一种利用温差骤变生成水的新能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5709发布日期:2019-11-15 23:29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温差骤变生成水的新能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开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温差骤变生成水的新能源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户外探险,但是户外探险时补充水分非常重要,特别是长途或者野外探险时,饮用水的储备尤为关键,但是水带多了增加自重,会给探险造成麻烦,带少了又怕不够喝更加苦恼,针对这一问题,在纯净水资源不充足的野外或长途旅行时能够通过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水滴并储存为饮用水的设备被人们制造出来,这种设备虽然能够将空气中的水分提取出来,但仍需外部提高能源才能实现这一功能,因此又出现了太阳能为能源的储水设备,但野外环境复杂,水汽多的地区阴雨天气较多,而这种太阳能储水设备就失去了作用,因此一种利用温差骤变生成水的新能源装置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上述利用旅行者移动时产生的晃动提供电源储水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温差骤变生成水的新能源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中空通道,中空通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弹簧,中空通道的两侧活动连接有液流通道,液流通道与中空通道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冷凝箱,液流通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柔性管,柔性管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再生机构,所述再生机构包括扇叶,扇叶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丝杆,丝杆的表面套接有滑块,扇叶的表面且位于丝杆的两侧开设有滴入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壳体放置在野外探险者的身上,壳体内的弹簧随着探险者的移动而进行有规律的上下移动,弹簧晃动带动其表面的丝杆进行螺旋运动,使扇叶进行旋转,扇叶旋转在壳体内部产生一个抽吸力,利用此抽吸力可将空气抽吸进来,当空气与冷凝箱接触后,会因为温度骤变而使其中的水分凝结成水珠,水珠从液流通道流出经过滤板过滤后,从滴入口流入储液槽中,完成储水工作,与此同时,弹簧驱动扇叶进行旋转加之水珠从滴入口滴进来,在两者的双重作用下,电子部件会将扇叶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稳压蓄电池中,从而达到了利用旅行者移动时产生的晃动提供电能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冷凝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板,过滤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储杂箱。储杂箱可将过滤后空气或者水珠中的杂质储存下来,防止污染。

优选的,所述冷凝箱远离柔性管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抽吸口。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两侧均与弹簧活动连接,弹簧的上下晃动可带动丝杆旋转。

优选的,所述扇叶的表面铰接有弧形板,弧形板的弯曲角度与扇叶的旋转角度相同,起到增加扇叶旋转速度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滴入口与柔性管活动连接,柔性管具有一定的弹性,且起到限位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为弧形设计,贴合冷凝箱的内壁,防止人体晃动过大而脱离。

优选的,所述中空通道的内部设置有储水槽,中空通道远离储水槽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稳压蓄电池,稳压蓄电池的规格根据壳体的尺寸而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壳体结构主视图;

图2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壳体结构主视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再生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壳体结构俯视图。

图中:1-壳体、2-中空通道、3-弹簧、4-液流通道、5-冷凝箱、6-柔性管、7-再生机构、8-扇叶、9-丝杆、10-滑块、11-滴入口、12-过滤板、13-储杂箱、14-抽吸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利用温差骤变生成水的新能源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中空通道2,中空通道2的内部设置有储水槽,中空通道2远离储水槽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稳压蓄电池,稳压蓄电池的规格根据壳体1的尺寸而定,中空通道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弹簧3,中空通道2的两侧活动连接有液流通道4,液流通道4与中空通道2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冷凝箱5,冷凝箱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板12,过滤板12为弧形设计,贴合冷凝箱5的内壁,防止人体晃动过大而脱离,过滤板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储杂箱13。储杂箱13可将过滤后空气或者水珠中的杂质储存下来,防止污染,液流通道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柔性管6,冷凝箱5远离柔性管6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抽吸口14,柔性管6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再生机构7,再生机构7包括扇叶8,扇叶8的表面铰接有弧形板,弧形板的弯曲角度与扇叶8的旋转角度相同,起到增加扇叶8旋转速度的作用,扇叶8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丝杆9,丝杆9的两侧均与弹簧3活动连接,弹簧3的上下晃动可带动丝杆9旋转,丝杆9的表面套接有滑块10,扇叶8的表面且位于丝杆9的两侧开设有滴入口11,滴入口11与柔性管6活动连接,柔性管6具有一定的弹性,且起到限位的作用。

在使用时,将壳体1放置在野外探险者的身上,壳体1内的弹簧3随着探险者的晃动而进行有规律的上下移动,弹簧3晃动带动其表面的丝杆9进行螺旋运动,使滑块10在其表面进行上下移动,带动扇叶8进行旋转,扇叶8旋转在壳体1内部产生一个抽吸力,利用此抽吸力可将外部空气抽吸进来,当空气与冷凝箱5接触后,会因为温度骤变而使其中的水分凝结成水珠,水珠从液流通道4流出经滤板12过滤后,从滴入口11流入储液槽中,完成储水工作,根据储水槽内的水量,可在中空通道2的表面移动冷凝箱5,而冷凝箱5通过柔性管6相连接,不会被隔断,与此同时,弹簧3驱动扇叶8进行旋转加之水珠从滴入口11滴进来,在两者的双重作用下,电子部件会将扇叶8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稳压蓄电池中,起到利用旅行者移动时产生的晃动提供电能的作用。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温差骤变生成水的新能源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中空通道(2),中空通道(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弹簧(3),中空通道(2)的两侧活动连接有液流通道(4),液流通道(4)与中空通道(2)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冷凝箱(5),液流通道(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柔性管(6),柔性管(6)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再生机构(7)。

所述再生机构(7)包括扇叶(8),扇叶(8)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丝杆(9),丝杆(9)的表面套接有滑块(10),扇叶(8)的表面且位于丝杆(9)的两侧开设有滴入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差骤变生成水的新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箱(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板(12),过滤板(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储杂箱(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差骤变生成水的新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箱(5)远离柔性管(6)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抽吸口(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差骤变生成水的新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9)的两侧均与弹簧(3)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差骤变生成水的新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8)的表面铰接有弧形板,弧形板的弯曲角度与扇叶(8)的旋转角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差骤变生成水的新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入口(11)与柔性管(6)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差骤变生成水的新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12)为弧形设计,贴合冷凝箱(5)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差骤变生成水的新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通道(2)的内部设置有储水槽,中空通道(2)远离储水槽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稳压蓄电池。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开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利用温差骤变生成水的新能源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中空通道,中空通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弹簧,中空通道的两侧活动连接有液流通道,液流通道与中空通道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冷凝箱,液流通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柔性管,柔性管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再生机构,所述再生机构包括扇叶。水珠从液流通道流出经过滤板过滤后,从滴入口流入储液槽中,完成储水工作,与此同时,弹簧驱动扇叶进行旋转加之水珠从滴入口滴进来,在两者的双重作用下,电子部件会将扇叶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稳压蓄电池中,从而达到了利用旅行者移动时产生的晃动提供电能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唐润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欣奇前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2
技术公布日:2019.1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