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井施工用外支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8744发布日期:2019-11-15 21:57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井施工用外支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井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沉井施工用外支架系统。



背景技术:

沉井是施工常用的一种施工工艺。沉井有方形、圆形、椭圆形等形式,施工时提前浇筑首节,凝固后掏空下方,混凝土块开始下沉,随后继续浇筑上方,完成后再掏空,依次循环,直至开挖到基础底部,由壁、隔墙、支撑组成。目前,沉井在市政排水管网中应用通常是设置多个方形沉井呈九宫格排列,将市政管网中排出的水经过沉井的过滤然后在将水向外排出,避免脏水污染外部水资源。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沉井管节浇筑时,通常是在沉井四周设置外支架用于支撑管节外模板用,但是在地质软的地区,在浇筑沉井管节混凝土时,管节会向下沉降30-50cm,造成外支架无法充分的对外模进行支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沉井施工用外支架系统,该支架既能够对外模板进行支撑,又能够在外模板发生沉降时,允许外模板向下移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沉井施工用外支架系统,包括外模板和外支架,外支架包括三角片单元和连接杆,所述三角片单元沿沉井四周间隔设置多片,相邻所述三角片单元通过多根连接杆连接为整体,所述三角片单元包括竖直导杆、斜支撑和水平杆,所述竖直导杆上朝向沉井外模板的一侧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沿竖直导杆高度方向间隔均匀设置多个,所述滚轮抵接在外模板上用于支撑外模板;所述斜支撑的一端与竖直导杆上端连接,另一端与水平杆连接,所述水平杆远离斜支撑的一端连接竖直导杆的下端;所述三角片单元框架内设置有多道加强横杆和加强立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外支架时,吊装多片三角片单元沿沉井墙体四周间隔设置,然后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同时将滚轮抵接在外模板上对外模板进行支撑,同时在浇筑混凝土时,如果发生沉降,外模板能够沿着滚轮向下发生移动,同时外支架持续对外模板进行支撑。该系统具有既能够对外模板进行支撑,又能够在外模板发生沉降时,允许外模板向下移动的优点。避免了在地质软的地区,在浇筑沉井管节混凝土时,管节会向下沉降30-50cm,造成外支架无法充分的对外模进行支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分别设置在相邻竖直导杆之间、相邻斜支撑之间和相邻水平杆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杆将相邻的三角片单元连接为整体,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轮包括连接轴、辊轴和滑轮,所述连接轴一端固定设置在竖直导杆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辊轴,所述辊轴上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抵接在外模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轴一端固定在竖直导杆上,另一端通过滑轮抵接在外模板上,能够使外模板在发生沉降时,沿着滑轮进行移动,同时又能够对外模板进行支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轮包括连接轴、辊轴和两个滑轮,所述连接轴一端固定设置在竖直导杆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辊轴,所述辊轴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抵接在外模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称设置两个滑轮,增加与外模板的接触面积,在外模板发生沉降时,使外模板移动更加平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模板的侧壁上于滑轮相对应的位置固定焊接有一对角钢,每对所述角钢之间形成用于卡嵌滑轮的滑槽,所述滑槽沿外模板竖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轮卡嵌在滑槽内,既能够对外模板具有支撑作用,又能够滑轮通过滑槽使外模板只能发生上下的移动,不会在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引起相邻外模板发生倾斜;同时滑槽能够对外模板的移动方向具有限制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对所述角钢的侧壁上间隔开设有用于使滑轮放入滑槽的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外模板上,不必从上方依次将滑轮卡入滑槽内,只需要将滑轮从缺口处卡入滑槽即可,使外模板的安装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轴设置为可伸缩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安装外模板时,滚轮抵接不到外模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轴包括外套管、内套杆和定位插销,所述外套管一端固定设置在竖直导杆上,所述内套杆套设在外套管内,所述内套杆朝向外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辊轴,在所述外套管和内套杆上间隔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分别与外套管和内套杆上下两侧贯通,所述定位插销插入调节孔且伸出外套管底部将内套杆固定在外套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内套杆伸出外套管的长度,使滑轮能够抵接在外模板上,增加外支架的支撑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模板为铝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铝模板重量轻,吊装方便,造价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在外支架上设置滚轮,既能够对外模板进行支撑,又能够在外模板发生沉降时,允许外模板向下移动,适应性更强;

2.通过设置角钢,能够对外模板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定,使沉井墙体浇筑质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滚轮与竖直导杆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外模板;2、外支架;21、三角片单元;211、竖直导杆;212、斜支撑;213、水平杆;22、连接杆;3、滚轮;31、连接轴;311、外套管;312、内套杆;313、定位插销;32、辊轴;33、滑轮;4、加强横杆;5、加强立杆;6、角钢;61、滑槽;62、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沉井施工用外支架系统,在施工之前首先在沉井四周的地面上浇筑有混凝土垫层,外支架2系统包括外模板1和设置在沉井四周用于支撑外模板1的外支架2,外支架2包括三角片单元21和连接杆22,三角片单元21沿沉井四周间隔均匀设置多片,相邻的三角片单元21之间通过连接杆22连接为一个稳定的整体。三角片单元21包括竖直导杆211、斜支撑212和水平杆213,水平杆213垂直与沉井墙体放置在混凝土垫层上,水平杆213靠近沉井墙体的一端连接有竖直导杆211,竖直导管和水平杆213相互背离的两端通过斜支撑212连接形成三角片单元21。竖直导杆211朝向在竖直导杆211朝向沉井外模板1的一侧设置有滚轮3,滚轮3沿竖直导杆211高度方向间隔均匀设置多个,滚轮3(见图3)抵接在外模板1上用于支撑外模板1且使外模板1能够上下移动。连接杆22分别设置在相邻的竖直导杆211、相邻的斜支撑212和相邻的水平杆213之间,并且设置多道。

参照图1,为了增加三角片单元21的稳定性,在三角片单元21框架内设置多道加强横杆4和加强立杆5,加强横杆4沿竖直导杆211的高度方向设置多道,加强横杆4一端与斜支撑212连接,另一端与竖直导杆211连接。加强立杆5沿水平杆213长度方向设置多道,一端与斜支撑212连接,另一端与水平杆213连接。

参照图3和图4,滚轮3包括连接轴31、辊轴32和滑轮33,连接轴31一端固定设置在竖直导杆211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辊轴32,在辊轴32上套设有滑轮33,滑轮33抵接在外模板1的侧壁上用于支撑外模板1,滚轮3支撑在外模板1上能够对外模板1具有支撑作用,同时在浇筑混凝土时,如果外模板1发生沉降,外模板1能够沿着滑轮33向下移动,在外模板1移动过程中始终与滑轮33抵接,滑轮33持续对外模板1进行支撑,同时不影响外支架2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滑轮33可以对称的设置在辊轴32的两端,两个滑轮33能够增加与外模板1的接触面积,同时使外模板1沿滑轮33移动时更加稳定,平稳。

参照图4,为了增加外模板1发生沉降时的稳定性,在外模板1的侧壁上于滑轮33相对应的位置固定焊接有一对角钢6,每对角钢6之间形成用于卡嵌滑轮33的滑槽61,滑槽61沿外模板1竖直设置。滑轮33卡嵌在滑槽61内,既能够对外模板1具有支撑作用,又能够滑轮33通过滑槽61使外模板1只能发生上下的移动,不会在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引起相邻外模板1发生倾斜;同时滑槽61能够对外模板1的移动方向具有限制作用。进一步的,每对角钢6的侧壁上间隔开设有用于使滑轮33放入滑槽61的缺口62,在安装外模板1上,不必从上方依次将滑轮33卡入滑槽61内,只需要将滑轮33从缺口62处卡入滑槽61即可,使外模板1的安装更加方便。

参照图4,由于外支架2是在安装外模板1之前搭设完成的,所以在安装外模板1时,很容易造成外模板1与滑轮33抵接不上,造成外支架2无法对外模板1具有支撑作用,影响沉井的浇筑质量,所以将连接轴31设置为可伸缩结构,连接轴31包括外套管311、内套杆312和定位插销313,外套管311一端固定设置在竖直导杆211上,内套杆312套设在外套管311内,内套杆312朝向外模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辊轴32,在外套管311和内套杆312上间隔设置有调节孔,调节孔分别与外套管311和内套杆312上下两侧贯通,定位插销313插入调节孔且伸出外套管311底部将内套杆312固定在外套管311上。在安装外模板1时,可以通过调节内套杆312伸出外套管311的长度来使滑轮33与外模板1进行抵接,从而使外支架2对外模板1能够具有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外模板1优选铝模板,铝模板重量轻,吊装方便,造价低。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施工之前首先在沉井四周浇筑混凝土垫层,将三角片单元21沿沉井四周边间隔均匀的固定在垫层上,将相邻的竖直导杆211之间、相邻的斜支撑212之间和相邻的水平杆213之间通过连接杆22连接。在外支架2搭设完成之后,将进行外模板1的安装,安装外模板1时,将滑轮33从外模板1上的缺口62处卡入滑槽61内,同时调节内套杆312伸出外套管311的长度,使滑轮33抵接在外模板1上,对外模板1进行支撑。然后进行沉井混凝土浇筑即可,在浇筑时,外模板1如果发生沉降,外模板1能够沿着滑轮33向下移动,同时滑轮33持续对外模板1具有支撑作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