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栓密封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0554发布日期:2020-03-31 16:12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锚栓密封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锚栓密封套。



背景技术:

随着风电机组机型不断增大,为提高塔架基础与法兰的连接强度,各风机主机厂家,相继推出了锚栓笼结构,以替代原有的基础环结构。锚栓笼由上、下锚板,锚栓组件和下锚板支撑件组成。对于锚栓组件,除了要保证机械性能外,防腐是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为了防止混凝土浇注时的水和雨水等对锚栓造成腐蚀,锚栓采用热缩管、pvc(聚氯乙烯)管等进行防腐防护。原有的设计为:在锚栓上套上一段pvc管,而后在锚栓的端部套上一光孔防护帽,pvc管插入防护帽内,从而保证锚栓的外露段的密封性。原来的设计虽考虑了密封作用,但实际使用时,工人在安装锚栓时,pvc管一直向上移位,造成安装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锚栓上的pvc管会发生移位,导致安装困难的缺陷,提供一种确保锚栓上的pvc管不会发生移位的锚栓密封套。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锚栓密封套,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有:

开口部,所述开口部具有第一空腔,所述开口部的一端为开口端;

密封部,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开口部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密封部具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相连通,所述密封部的内壁上设有用于连接锚栓的内螺纹,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空腔的内径。

较佳地,所述锚栓密封套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开口部的内壁上开有密封槽,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密封槽内。

较佳地,所述密封部内设有多条沿轴向延伸的凸起,多条所述凸起沿周向均布,所述内螺纹位于多条所述凸起上。

较佳地,所述凸起的数量为4条。

较佳地,所述锚栓密封套的材质为塑料。

较佳地,所述内螺纹的轴向长度为1至1.5个螺距。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密封部内的内螺纹能够与锚栓可靠连接,使得锚栓密封套起到了固定套于锚栓上的pvc管的作用,防止在安装锚栓过程中pvc管发生移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锚栓密封套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锚栓密封套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锚栓密封套与pvc管、锚栓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开口部100

第一空腔110

开口端120

密封部200

第二空腔210

内螺纹220

密封槽230

凸起240

密封圈300

pvc管400

锚栓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和图2示出了一种锚栓密封套,其包括有:开口部100和密封部200。开口部100具有第一空腔110,开口部100的一端为开口端120。密封部200与开口部100的另一端相连接,密封部200具有第二空腔210,第一空腔110与第二空腔210相连通,密封部200的内壁上设有用于连接锚栓500的内螺纹220,第一空腔110的内径大于第二空腔210的内径。

如图3所示,利用锚栓密封套密封锚栓500时:首先将pvc管400从锚栓500的端部沿轴向套于锚栓500的外露段上,而后将锚栓密封套的开口端120朝向锚栓500的端部,将锚栓密封套套于锚栓500的端部,此时锚栓500的端部穿过第一空腔110进入第二空腔210,pvc管400插入第一空腔110内,而后旋转锚栓密封套,将锚栓密封套与锚栓500螺纹连接。锚栓密封套起到了固定pvc管400的作用,防止在安装锚栓500过程中pvc管400发生移位。

为了保证锚栓密封套与pvc管400能够起到较好的密封作用,锚栓密封套还包括密封圈300,开口部100的内壁上开有密封槽230,密封圈300位于密封槽230内。当pvc管400插入第一空腔110内时,密封圈300与pvc管400的外表面相抵接,保证水无法进入锚栓密封套与pvc管400内。

为了降低锚栓密封套的内螺纹220的加工难度,密封部200内设有多条沿轴向延伸的凸起240,多条凸起240沿周向均布,内螺纹220位于多条凸起240上。在本案中,凸起240的数量为4条。为了便于旋合锚栓密封套,选定了6g加大0.3mm的螺纹精度,用手即可轻松旋合。

本实施例中,锚栓密封套的材质为塑料。塑料材料价格便宜,易于注塑成型,且不会产生锈蚀。

本方案中内螺纹220的轴向长度为1至1.5个螺距。采用较短的螺纹长度,能够保证螺纹能够承受的载荷≤20kn,确保锚栓500在后期张拉时,螺纹部分能够被顺利拉脱,不对锚栓500的受力产生任何影响。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