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7072发布日期:2020-11-03 23:51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设领域中,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行的进一步升级发展,密集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容易对管线造成损害,尤其是由于部分管线处于基坑边缘,在施工中容易遭受破坏;施工现场周边存在少数建筑物,大型机械施工时产生的震动,也容易受到影响,为了规范施工过程中对地下管线及地上建筑物的保护方法和程序,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对本工程施工范围内既有的自来水管、燃气管、信息管、供电杆等管杆线及周边建筑物造成破坏,保证各种管线的正常运行和建筑物的稳定安全,特提出集中管廊的保护技术,管廊为城市中各种大型系统管路的集中通入廊道,将集成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检修系统和检修通道,可以做到集中管控,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对于现代化管廊为了做到保护产品和高承重能力的要求,要严格控制管廊内部空气的湿度和温度,因此要严格控制管廊系统的透水特性和温度扩散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的如何针对控制管廊的渗水偷温特性,而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其实现了集中式建设管理包括雨水、污水、给水、燃气、热力、电力、信息综合控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包括管廊主体,管廊主体包括作为管廊基础的基底,位于基底上方设置两列并列的防水基础部,位于防水基础部上方设置作为管廊顶部的顶板;

所述的防水基础部包括外层墙板、内层墙板,外层墙板与内层墙板并列设置,位于外层墙板与内层墙板之间形成中空夹层,在中空夹层设置用于通入循环风的轴流风机。

进一步的,位于基底上方具有防水层。

进一步的,位于外层墙板的底部设置楔形支撑部,楔形支撑部包括三个拼合的楔形单元,楔形支撑部具有凹槽,外层墙板的底部嵌合在所述凹槽中。

进一步的,位于基底下方设置有作为排水渠的箱体基础,位于箱体基础两侧设置肋状侧支撑。

进一步的,箱体基础为矩形支撑体,箱体基础的内部为中空腔体通道,管廊主体与箱体基础通过排水管联通。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而言具有的有益效果:

采用了夹层设计,可以形成气流层,气流层可以阻隔外部湿气进入管廊内部,在空气层在冬季还具有一定保温作用,符合环保原则。

采用了下排水渠的结构设计,排水渠可以提供大流量排水,当管廊内部发生泄漏事故时,防止因为泄漏而导致的整体系统紊乱,排水渠可以集成到城市水系环中,性能优良。

整体结构简单高效,性能优良,具备良好的实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示意图。

其中,顶板1、防水基础部2、基底3、箱体基础4、肋状侧支撑5、中空夹层6。

具体实施方式

整体组成为: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包括管廊主体,管廊主体包括作为管廊基础的基底3,位于基底上方铺覆附着有防水层,防水层采用热粘贴工艺烘烤胶粘在基底上层,基底两端具有向上弯折的折弯,位于基底上方设置两列并列的防水基础部2,位于防水基础部上方设置作为管廊顶部的顶板1,顶板与防水基础部接触部分采用嵌合限位结构;

所述的防水基础部包括外层墙板、内层墙板,外层墙板与内层墙板并列设置,位于外层墙板与内层墙板之间形成中空夹层6,在中空夹层设置用于通入循环风的轴流风机。

为保证根部的紧固性能和防水性能,位于外层墙板的底部设置楔形支撑部,楔形支撑部包括三个拼合的楔形单元,楔形单元皆为带有楔形面的条体部分,楔形单元的楔形面注入防水砂浆固化,中部的楔形单元高度较低形成凹槽,楔形支撑部具有凹槽,外层墙板的底部嵌合在所述凹槽中。

底部的排水部分结构为,位于基底下方设置有作为排水渠的箱体基础4,位于箱体基础两侧设置肋状侧支撑5,箱体基础为矩形支撑体,箱体基础的内部为中空腔体通道,管廊主体与箱体基础通过排水管联通。

本机构在的建造步骤为:

(1)各专业施工队负责人应组织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会,将由开设线路附近的,各种杆管线的详细情况对施工班组人员、机械作业人员做详细说明,并针对杆管线的详细情况交底,施工工人、机械作业人员应服从工地管理人员的安排,有责任向有关人员详细了解施工范围内灯杆、电线杆及地下管线的情况。

(2)桩基钻进、管线沟槽及基坑开挖前必须做好原有管道(管线)的探测和迁移工作,进行所施工部位的管线调查,查清有无地下管线通过。方法为先用管线探测仪进行探测,对仪器控测出有管线的部位或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可能有管线的位置再利用人工开挖探槽进一步证明。在开挖探槽时,先由带破碎锤的挖机清除表面的沥青或混凝土面层,清理完毕后由人工用铁揪开挖,以免损伤管线。基坑挖开后,将优先将底部箱体基础,因为基坑可能发生较大沉降而造成箱体悬空的,沿线设置若干支撑点支撑管线。支撑体可考虑是临时的,如打设支撑桩、砖支墩支撑块,本工艺选择肋状侧支撑,肋状侧支撑与箱体接触处设置混凝土凝结,使之链接为一体。

(3)凝结结束后,在箱体基础上表面烘烤防水毡,基底3通过配装工装配装在箱体基础上,位于箱体基础内设置作为引脚的楔形单元,楔形单元的外侧拐角具有用于卡合楔形单元的凸起沿,通过凸起沿防止楔形单元侧移,本方案采用悬吊法配装组件。要注意吊索的变形伸长以及吊索固定点位置影不受土体的影响。悬吊法管线受力、位移明确,并可以通过吊索不断调整管线的位移和受力点,具备居多有点。

(4)防水基础部与防水基础部之间预留300mm-500mm间隙,空气层内设置有防蚀支撑架,该间隙作为空气层用于防止基础的水体渗透,顶板1及顶板1与防水基础部间的固定件作为顶板同时对防水基础部进行限位。

建造结束后建造要求为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廊主体,管廊主体包括作为管廊基础的基底,位于基底上方设置两列并列的防水基础部,位于防水基础部上方设置作为管廊顶部的顶板;

所述的防水基础部包括外层墙板、内层墙板,外层墙板与内层墙板并列设置,位于外层墙板与内层墙板之间形成中空夹层,在中空夹层设置用于通入循环风的轴流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位于基底上方具有防水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位于外层墙板的底部设置楔形支撑部,楔形支撑部包括三个拼合的楔形单元,楔形支撑部具有凹槽,外层墙板的底部嵌合在所述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位于基底下方设置有作为排水渠的箱体基础,位于箱体基础两侧设置肋状侧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箱体基础为矩形支撑体,箱体基础的内部为中空腔体通道,管廊主体与箱体基础通过排水管联通。


技术总结
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包括管廊主体,管廊主体包括作为管廊基础的基底,位于基底上方设置两列并列的防水基础部,位于防水基础部上方设置作为管廊顶部的顶板;所述的防水基础部包括外层墙板、内层墙板,外层墙板与内层墙板并列设置,位于外层墙板与内层墙板之间形成中空夹层,在中空夹层设置用于通入循环风的轴流风机。整体结构简单高效,性能优良,具备良好的实施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瑾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瑾瑞
技术研发日:2019.12.24
技术公布日:2020.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