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04250发布日期:2020-10-02 08:1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水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槽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水槽。



背景技术:

水槽是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或用来盛大量水并可用于洗净餐具、食物的仪器,其主要材料是不锈钢。除了不锈钢,还有铁搪瓷、陶瓷等。

目前,市场现有的厨用水槽主要用作清洗功能使用,厨用水槽安装时,厨用水槽的上侧边与所安装的厨用灶台平齐(形如台中盆一样的效果),在厨用水槽内进行清洗操作时,一部分清洗水溅射到厨用水槽的上台面(上边沿),在厨用水槽的台面(上边沿)上聚集过多时,清洗水会经水槽上台面、厨用灶台流向地面,造成地面湿滑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水槽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水槽,本实用新型既解决了台中盆的问题,又解决了现有水槽台面的水会流向地面,造成地面湿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水槽,包括水槽主体,水槽主体开口端沿其圆周方向设有蓄水边框,水槽主体开口端面上设有水管连接孔,水槽主体底部设有漏水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漏水孔为沉头孔,且沉头孔口径较大的一端位于水槽主体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漏水孔内套有第一过滤筒,上述第一过滤筒内套设有第二过滤筒,上述第二过滤筒的过滤孔径大于第一过滤筒的过滤孔径,且第二过滤筒的开口端密封第一过滤筒的开口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过滤筒开口端套设有第一限位片,且第一限位片的外壁与漏水孔口径较大的内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过滤筒的外径小于第一过滤筒的内径,上述第二过滤筒开口端套设有第二限位片,上述第二限位片的外径大于第一过滤筒的内径,且第二限位片的外径小于第一限位片的外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限位片上设有可放置第二限位片的槽口,且槽口的厚度等于第二限位片的厚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限位片的底侧设有第一磁铁,上述槽口上设有可与第一磁铁相接触吸引的第二磁铁,上述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分别内嵌在第二限位片、槽口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过滤筒内侧设有支架,上述第一过滤筒的内侧相对设有拉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漏水孔上设有与其口径较大端密闭配合的堵水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一种新型水槽,包括水槽主体,水槽主体开口端沿其圆周方向设有蓄水边框,水槽主体开口端面上设有水管连接孔,水槽主体底部设有漏水孔。水槽安装时,水槽主体的上侧与灶面平齐,水槽主体与蓄水边框、蓄水边框与灶面分别呈阶梯状,即蓄水边框的水平面低于水槽主体和灶面的上侧,在水槽主体内清洗蔬菜和碗筷时,为避免水源的浪费,首先堵住漏水孔(可通过毛巾、盖板堵塞,堵塞方式简单,且现有技术是完全解决了此项技术问题,申请人在这里就不再进行详细描述),在水槽主体内装入一定容积的水源,可将蔬菜或碗筷放入水槽主体内进行清洗,在清洗时,清洗水溅射到水槽主体上侧,在水槽主体上侧聚集过多时,一部分清洗水经水槽主体内侧回流至水槽主体内,经漏水孔排出,另一部分清洗水经水槽主体外侧流至蓄水边框上侧,避免了清洗水流向地面,上述,蓄水边框与水槽主体、灶面三者形成了蓄水槽,达到了清洗水的存储,使得清洗水不易流向地面,此种结构具有成本低、制作简单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既解决了台中盆的问题,又解决了现有水槽台面的水会流向地面,造成地面湿滑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新型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第二过滤筒的俯视图。

图标:1-水槽主体,2-蓄水边框,3-水管连接孔,4-堵塞盖,5-第一过滤筒,6-第二过滤筒,7-第一磁铁,8-第二磁铁,9-支架,10-拉环,11-漏水孔,12-第一限位片,13-第二限位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新型水槽的结构示意图,解决了现有水槽台面的水会流向地面,造成地面湿滑的问题。

一种新型水槽,包括水槽主体1,水槽主体1开口端沿其圆周方向设有蓄水边框2,水槽主体1开口端面上设有水管连接孔3,水槽主体1底部设有漏水孔11。

水槽安装时,水槽主体1的上侧与灶面平齐,水槽主体1与蓄水边框2、蓄水边框2与灶面分别呈阶梯状,即蓄水边框2的水平面低于水槽主体1和灶面的上侧,在水槽主体1内清洗蔬菜和碗筷时,为避免水源的浪费,首先堵住漏水孔11(可通过毛巾、盖板堵塞,堵塞方式简单,且现有技术是完全解决了此项技术问题,申请人在这里就不再进行详细描述),在水槽主体1内装入一定容积的水源,可将蔬菜或碗筷放入水槽主体1内进行清洗,在清洗时,清洗水溅射到水槽主体1上侧,在水槽主体1上侧聚集过多时,一部分清洗水经水槽主体1内侧回流至水槽主体1内,经漏水孔11排出,另一部分清洗水经水槽主体1外侧流至蓄水边框2上侧,避免了清洗水流向地面,上述,蓄水边框2与水槽主体1、灶面三者形成了蓄水槽,达到了清洗水的存储,使得清洗水不易流向地面,此种结构具有成本低、制作简单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现有水槽台面的水会流向地面,造成地面湿滑的问题。

参见图2、图3,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上述漏水孔11为沉头孔,且沉头孔口径较大的一端位于水槽主体1内侧。沉头孔是一种阶梯状的孔,包括口径较大的一端部与口径较小的一端部,将漏水孔11设计为此种形状,以便于可在漏水孔11内布置设计过滤装置(目前多使用过滤筒)来实现杂质和清洗水的分离,避免杂质流进下水管道,对下水管道起堵塞的坏处。

上述漏水孔11内套有第一过滤筒5,上述第一过滤筒5内套设有第二过滤筒6,上述第二过滤筒6的过滤孔径大于第一过滤筒5的过滤孔径,且第二过滤筒6的开口端密封第一过滤筒5的开口端。水槽主体1内的清洗水首先进入第二过滤筒6内,经第二过滤筒6的初步过滤后,较大的杂质遗留在第二过滤筒6内,较小的杂质随清洗水进入第一过滤筒5内,经第一过滤筒5的再次过滤,使较小的杂质遗留在第一过滤筒5内,通过上述第二过滤筒6、第一过滤筒5的逐级过滤,达到清洗水快速过滤杂质的目的,避免采用较小孔径过滤网单次过滤时,体积较大的杂质与体积较小的杂质集中覆盖在过滤网时,过滤效率低的问题。

上述第一过滤筒5开口端套设有第一限位片12,且第一限位片12的外壁与漏水孔11口径较大的内壁接触。第一限位片12套设在第一过滤筒5上,且第一限位片12的上侧面与第一过滤筒5的上侧面平齐,将第一过滤筒5放置在漏水孔11内时,第一过滤筒5与漏水孔11口径较小的端部贴合,第一限位片12与漏水孔11口径较大的端部贴合,第一限位片12放置在漏水孔11口径较大端部的底侧时,第一限位片12不能再下移,间接的限制了第一过滤筒5的位置,使第一过滤筒5稳定安装再漏水孔11内。

上述第二过滤筒6的外径小于第一过滤筒5的内径,上述第二过滤筒6开口端套设有第二限位片13,上述第二限位片13的外径大于第一过滤筒5的内径,且第二限位片13的外径小于第一限位片12的外径。第二限位片13套设再第二过滤筒6上,且第二限位片13的上侧面与第二过滤筒6的上侧面平齐,将第二过滤筒6放置在第一过滤筒5内时,第二限位片13重叠放置在第一限位片12的上侧,即达到了第二限位片13限位作用,间接达到第二过滤筒6的限位作用,使第二过滤筒6稳定安装在第一过滤筒5内。

上述第一限位片12上设有可放置第二限位片13的槽口,且槽口的厚度等于第二限位片13的厚度。在第一限位片12上设置槽口,槽口呈环形,第二限位片13放置在槽口内,使得第一限位片12与第二限位片13重叠放置时,厚度更小,也使第一限位片12与第二限位片13的相对稳定性更佳。

上述第二限位片13的底侧设有第一磁铁7,上述槽口上设有可与第一磁铁7相接触吸引的第二磁铁8,上述第一磁铁7、第二磁铁8分别内嵌在第二限位片13、槽口上。第一限位片12与第二限位片13接触时,通过第一磁铁7与第二磁铁8之间的吸引力作用,使第一限位片12与第二限位片13之间稳定连接。

参见图4,图4为图2中第二过滤筒6的俯视图,上述第二过滤筒6内侧设有支架9,上述第一过滤筒5的内侧相对设有拉环10。第二过滤筒6内设置支架9,在第二过滤筒6内填充大量的杂质时,拉动支架9,使第二过滤筒6拉离水槽主体1,以便于达到第二过滤筒6内杂质清理的目的,同理,第一过滤筒5内设置拉环10,在第一过滤筒5内填充大量的杂质时,拉动拉环10,使第一过滤筒5拉离水槽主体1,以便于达到第一过滤筒5内杂质清理的目的。

上述漏水孔11上设有与其口径较大端密闭配合的堵水盖。堵水盖可实现漏水孔11的堵塞与开通,堵塞时可在水槽主体1内蓄水,进行清洗,开通时,达到水槽主体1内排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岩土工程边坡的防渗水结构,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水槽安装时,水槽主体1的上侧与灶面平齐,水槽主体1与蓄水边框2、蓄水边框2与灶面分别呈阶梯状,即蓄水边框2的水平面低于水槽主体1和灶面的上侧,在水槽主体1内清洗蔬菜和碗筷时,为避免水源的浪费,首先堵住漏水孔11(可通过毛巾、盖板堵塞,堵塞方式简单,且现有技术是完全解决了此项技术问题,申请人在这里就不再进行详细描述),在水槽主体1内装入一定容积的水源,可将蔬菜或碗筷放入水槽主体1内进行清洗,在清洗时,清洗水溅射到水槽主体1上侧,在水槽主体1上侧聚集过多时,一部分清洗水经水槽主体1内侧回流至水槽主体1内,经漏水孔11排出,另一部分清洗水经水槽主体1外侧流至蓄水边框2上侧,避免了清洗水流向地面,上述,蓄水边框2与水槽主体1、灶面三者形成了蓄水槽,达到了清洗水的存储,使得清洗水不易流向地面,此种结构具有成本低、制作简单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既解决了台中盆的问题,又解决了现有水槽台面的水会流向地面,造成地面湿滑的问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