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桥梁施工支撑基础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436665发布日期:2020-10-02 10:29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桥梁施工支撑基础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创造属于市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城市桥梁施工支撑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桥梁施工中,往往由于现有交通的影响,桥梁支撑体系需要跨越现有道路以支撑桥梁施工荷载进行施工。在具体施工中,如果施工桥梁荷载较大时,往往通过扩大条形基础面积或者采用预制混凝土管桩、钻孔灌注桩或挖孔桩等作为地下基础以提供足够的承载力,但这几种措施往往造成对现有交通影响过大,且破坏原有道路结构,同时,施工成本较高,施工过程中较容易对城市环境造成危害。另外,城市桥梁施工中一般采用现浇混凝土,从支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再到强度达到要求,工期较长,严重影响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城市桥梁施工支撑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城市桥梁施工支撑基础,包括由数个预制混凝土块拼接而成的条形基础,以及条形基础下端固定的插打入土层中的地下钢管;所述地下钢管布置在相邻两预制混凝土块衔接处。

进一步,各预制混凝土块间通过定位件定位,并由固结材料粘结。

进一步,所述地下钢管上端设有钢管法兰。

进一步,所述预制混凝土块呈z型、t型或凵型。

进一步,所述钢管法兰呈矩形或圆形,其厚度为10-30mm。

进一步,钢管法兰焊接、螺栓连接或直接插扣连接在地下钢管上。

进一步,各所述预制混凝土块间通过固结材料粘结固定。

进一步,所述固结材料采用环氧树脂或水泥砂浆。

一种应用上述城市桥梁施工支撑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承载需求向土层中间隔的插打入数根地下钢管;

在地下钢管上端固定钢管法兰;

拼装预制混凝土块,使每一钢管法兰分别同其两侧相邻的预制混凝土块连接,相邻的预制混凝土块间通过固结材料粘结,将多个预制混凝土块组合成条形基础;

在条形基础上架设桥梁施工所需的支架,进行桥梁施工;

桥梁施工完成后拆除预制混凝土块、拆除钢管法兰、拔出地下钢管,循环使用;

对地下钢管拔出后地面所留的缝隙进行填补。

进一步,当地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时,用沥青冷补料对路面结构进行修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创造采用预制混凝土块拼装的结构形式,并由地下钢管形成支撑,代替了现有技术施工中运用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作为地下基础,解决了城市桥梁施工中跨越现有道路时支撑体系基础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满足城市桥梁施工工期紧、环保要求高的现状,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各项材料循环使用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中桥梁施工支撑基础采用z型预制混凝土块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z型预制混凝土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中桥梁施工支撑基础采用t型预制混凝土块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中桥梁施工支撑基础采用凵型预制混凝土块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预制混凝土块;2-地下钢管;3-定位件;4-固结材料;5-钢管法兰;6-拼接部;7-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

一种城市桥梁施工支撑基础,如图1至4所示,包括由数个预制混凝土块1拼接而成的条形基础,以及条形基础下端固定的插打入土层中的地下钢管2,地下钢管间距一般为1.5m-4.5m;所述地下钢管布置在相邻两预制混凝土块衔接处,条形基础底面一般与地面标高一致,当然,根据安装或使用的需要,也可将条形基础固定在稍高于地面的位置。

通常,各所述预制混凝土块间通过定位件3定位,并由固结材料4粘结。具体结构设计可以是,上述预制混凝土块制成z型结构、或t型结构、或凵型结构,即,预制混凝土块为标准制式,可以自由组合拼接,每一预制混凝土块两侧均设有与相邻预制混凝土块相配合的拼接部6,在拼接部上设有插孔7(相邻两预制混凝土块上的插孔对应),通过在插孔内插装上定位件,即可将相邻两预制混凝土块定位固定。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表达,附图1、3、4中的插孔及定位件均采用虚线标示处位置,实际在配合面上根据需要开设插孔即可。如图2所述,能够利用插入插孔的定位件进行定位即可。

预制混凝土块每一侧拼接部上的插孔可以设置数个,以保证定位的可靠,也提高了预制混凝土块连接固定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插孔是否设计为贯通式的过孔结构,取决于定位件的结构,只要能够定位件能够保持在两预制混凝土块之间,发挥定位和固定作用即可,插孔的具体结构形式并不做过多限定。作为举例,在拼装的接触面根据需求设置2-10个预留孔,直径为8mm-50mm。预制混凝土块预留的插孔插入定位件(如钢筋或者钢棒)后进行拼装定位,同时通过固结材料进行粘结。

如图1所示,为预制混凝土为z型结构时的桥梁施工支撑基础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预制混凝土为t型结构时的桥梁施工支撑基础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预制混凝土为凵型结构时的桥梁施工支撑基础的示意图,当采用凵行结构的预制混凝土块时,可以在凹槽底部以及拼接部上均设置插孔,便于预制混凝土块拼装组合时定位。

所述地下钢管上端设有钢管法兰5。作为举例,上述钢管法兰呈矩形或圆形,其厚度为10-30mm。通常,上述钢管法兰焊接、螺栓连接或直接插扣连接在地下钢管上。至于钢管法兰与预制混凝土块之间的连接固定方式,一般通过螺栓固定即可,比如,在预制混凝土块下侧预埋螺杆(螺纹钢),通过将螺杆插入钢管法兰的连接孔,并用螺母锁紧固定,即可实现钢管与预制混凝土块的固定,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它的结构设计形式。

各所述预制混凝土块间通过固结材料(临时)粘结固定。通常,上述固结材料采用环氧树脂或水泥砂浆。当拆除条形基础后,根据需要,还可以将预制混凝土块分离,便于运输。当然为了下一处场地施工方便,并不必须将预制混凝土块分离,或者说,并不必须将所有预制混凝土块均分离为单块的形式,保留两块、三块预制混凝土块的连接,也是可行的,只要不妨碍运输和使用即可。

本发明吸取常规施工中运用钻孔灌注桩或挖孔桩为地下支撑构筑物的经验,改为向地下插打钢管,利用钢管与地层的摩擦力提供承载能力,降低了施工过程对环境的污染,简化了施工工艺,提升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本发明运用预制混凝土块拼装条形基础作为传力结构,能够循环利用,施工工期短,施工简便,符合城市施工的发展要求,降低了对城市交通的干扰,具有较广泛的借鉴意义。

下面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城市桥梁施工支撑基础的施工方法:

根据承载需求向土层中间隔的插打入数根地下钢管;

在地下钢管上端固定钢管法兰;

拼装预制混凝土块(提前预制,通常混凝土强度可采用c15-c55强度等级),使每一钢管法兰分别同其两侧相邻的预制混凝土块连接,相邻的预制混凝土块间通过固结材料粘结,将多个预制混凝土块组合成条形基础;

在条形基础上架设桥梁施工所需的支架,进行桥梁施工;

桥梁施工完成后拆除预制混凝土块、拆除钢管法兰、拔出地下钢管,循环使用;

对地下钢管拔出后地面所留的缝隙进行填补。通常,拔除后的缝隙如有需求可利用胶凝材料对缝隙进行填补,作为举例,胶凝材料可选用水泥浆等材料。主要用于对地下钢管施工完成后拔除后的缝隙进行填充强化,如地下钢管施工部位为沥青混凝土路面,采用沥青冷补料进行施工完成后的路面缝隙填补。

本发明创造采用预制混凝土块拼装的结构形式,并由地下钢管形成支撑,代替了现有技术施工中运用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作为地下基础,解决了城市桥梁施工中跨越现有道路时支撑体系基础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满足城市桥梁施工工期紧、环保要求高的现状,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各项材料循环使用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