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熔可回收锚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38549发布日期:2020-11-25 14:47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热熔可回收锚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热熔可回收锚杆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作为岩土工程一个重要分支的锚杆技术也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广泛应用于基坑工程,尤其是作为深基坑的安全保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锚杆支护技术,无论是用于临时支护还是永久支护,作为施工后留在土体层中的锚杆,一般将永久埋于地下及土层中,造成地下空间的污染,同时锚杆施工后,其锚固段和一部分自由段将超出暴露在该建筑物征地红线范围外,对周围建筑的开发造成一定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熔可回收锚杆结构,解决现有的锚杆施工完成后埋于土体内造成地下空间污染,以及暴露于建筑物征地红线范围外,影响周围建筑开发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热熔可回收锚杆结构,包括:

锚固段,所述锚固段为内部预埋有通电热熔锚索的混凝土结构,所述通电热熔锚索的第一端部从所述锚固段穿出并贯穿设于所述锚固段的外侧的冠梁或钢腰梁,所述通电热熔锚索的第一端部通过锁定锚具固定于所述冠梁或钢腰梁远离所述锚固段的一侧,所述通电热熔锚索穿出所述锚固段的部分与所述第一端部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通电热熔锚索的自由段;

所述锚固段远离所述自由段的一端形成旋喷扩体端部,所述旋喷扩体端部内预埋有沿所述旋喷扩体端部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承压板,各所述承压板上固定有所述通电热熔锚索的第二端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承压板为圆形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旋喷扩体端部呈圆柱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锁定锚具与所述冠梁或钢腰梁之间设有垫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各所述承压板上设置两根所述通电热熔锚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自由段包裹于其周围的土体中,所述自由段与所述土体通过注浆加固的方式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位于旋喷扩体端部内的承压板是根据通电热熔锚索的锚固段所在的土层、锚索设计的极限承载力确定的,每个承压板上布置两索通电热熔锚索。本实用新型旋喷扩体段的设置能够大大提高所述锚固段的抗拉拔能力,提高锚杆结构的使用性能;待基坑回填完成处于安全状态后,通过采用36v安全电压对通电热熔锚索进行通电拆芯,通电到一定时间后,利用千斤顶对锚索进行加载,使通电热熔锚索与承压板连接处端头瞬间脱离,即可拔出通电热熔锚索,实现锚索回收。

(2)通过对通电热熔锚索进行通电拆芯,实现锚杆的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地下空间污染,避免通电热熔锚索在地下空间内影响周围建筑的开发;通过锚索的回收还可以节约大量钢材,降低工程造价,获得经济效益,具有深远的工程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热熔可回收锚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旋喷扩大端部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剖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张拉段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锚固段1;旋喷扩体端部11;承压板12;通电热熔锚索2;自由段3;冠梁或钢腰梁4;锁定锚具5;垫板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熔可回收锚杆结构,包括:

锚固段1,所述锚固段1为内部预埋有通电热熔锚索2的混凝土结构,所述通电热熔锚索2的第一端部从所述锚固段1穿出并贯穿设于所述锚固段1的外侧的冠梁或钢腰梁4,所述通电热熔锚索2的第一端部通过锁定锚具5固定于所述冠梁或钢腰梁4远离所述锚固段1的一侧,所述通电热熔锚索2穿出所述锚固段1的部分与所述第一端部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通电热熔锚索2的自由段3;如图2所示,所述锚固段1远离所述自由段3的一端形成旋喷扩体端部11,所述旋喷扩体端部11的直径大于所述锚固段1的靠近所述自由段3的直径,所述旋喷扩体端部11内预埋有沿所述旋喷扩体端部1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承压板12,各所述承压板12上固定有所述通电热熔锚索2的第二端部,所述通电热熔锚索2与所述承压板12之间的连接强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承压板12为圆形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旋喷扩体端部11呈圆柱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各所述承压板12上设置两根所述通电热熔锚索2。

优选地,所述锁定锚具5与所述冠梁或钢腰梁4之间设有垫板5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自由段3包裹于其周围的土体中,所述自由段3与所述土体通过注浆加固的方式连接固定。

以上具体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热熔可回收锚杆结构,以下说明其施工方法。

首先,结合基坑支护设计图纸,根据图纸内锚杆的设计位置进行定位放线,并做好标记和预检,位置确认无误后,进行锚杆钻机安装、就位、调平、稳固等工作;

然后采用错角度跳打方式进行施工,并对锚杆进行组装,采用4根φ15.2mm的1860级通电热熔锚索2,将通电热熔锚索2绑扎安装在锚杆钻机钻头上,插入锚杆时将承压板12与钻杆同时放至钻孔底部;

待锚杆钻机钻到孔底后利用高压泵注入水泥浆形成高压,使锚杆钻机一边切割土体一边旋转往上提形成热熔可回收锚杆的旋喷扩体端部11;

然后对热熔可回收锚杆的锚固段1以及自由段3进行高压注浆,注浆采用搅拌均匀的水泥净浆,具体地,旋喷扩体端部11的注浆压力为25mpa,水平钻进速度为0.10m/min,喷嘴钻速10~15r/min,锚固段1除旋喷扩体端部11以外的部分及自由段3的旋喷注浆压力为15mpa,水平钻进速度为0.15m/min;施工完毕对通电热熔锚索2进行通电检测;

待锚杆固体强度满足要求后,进行锚杆的张拉锁定。张拉前先将垫板51放好并与冠梁或钢腰梁4进行简单固定,采用往返循环张拉的方式,采用油压式张拉机和千斤顶进行整体张拉,张拉压力稳定后将热熔可回收锚杆的锁定锚具5锁定,完成张拉锁定。

待基坑回填已处于安全状态后,即可开展锚索回收工序,首先对通电热熔锚索2外露的部分及导线接头进行梳理,完成电压转换器的安装,并与通电热熔锚索2上的导线相连接,对其进行通电拆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电拆芯采用的电压为36v安全电压。待通电拆芯时间满足要求后,利用千斤顶对通电热熔锚索2进行加载,使通电热熔锚索2的第二端部与承压板12的连接处瞬间脱离,千斤顶卸载后用人工或借助其他外力(卷扬机等)拉出通电热熔锚索2,完成回收。

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热熔可回收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锚固段,所述锚固段为内部预埋有通电热熔锚索的混凝土结构,所述通电热熔锚索的第一端部从所述锚固段穿出并贯穿设于所述锚固段的外侧的冠梁或钢腰梁,所述通电热熔锚索的第一端部通过锁定锚具固定于所述冠梁或钢腰梁远离所述锚固段的一侧,所述通电热熔锚索穿出所述锚固段的部分与所述第一端部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通电热熔锚索的自由段;

所述锚固段远离所述自由段的一端形成旋喷扩体端部,所述旋喷扩体端部内预埋有沿所述旋喷扩体端部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承压板,各所述承压板上固定有所述通电热熔锚索的第二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可回收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板为圆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可回收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喷扩体端部呈圆柱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可回收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锚具与所述冠梁或钢腰梁之间设有垫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可回收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承压板上设置两根所述通电热熔锚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可回收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段包裹于其周围的土体中,所述自由段与所述土体通过注浆加固的方式连接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熔可回收锚杆结构,包括:锚固段,所述锚固段为内部预埋有通电热熔锚索的混凝土结构,所述通电热熔锚索的第一端部从所述锚固段穿出并贯穿设于所述锚固段的外侧的冠梁或钢腰梁,所述通电热熔锚索的第一端部通过锁定锚具与所述冠梁或钢腰梁固定,所述通电热熔锚索穿出所述锚固段的部分与所述第一端部之间的部分为自由段;所述锚固段远离所述自由段的一端为旋喷扩体端部,所述旋喷扩体端部内预埋有间隔设置的承压板,各所述承压板上固定有所述通电热熔锚索的第二端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锚杆的回收利用,节约大量钢材,减少地下空间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高轩;安腾飞;于成江;王帅军;徐飞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06
技术公布日:2020.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