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塔自动补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07632发布日期:2020-11-13 12:45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水塔自动补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生产加工用供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塔自动补水系统。



背景技术:

水塔作为常见的水存储装置被广泛使用,在混凝土生产加工厂中同样存在。

传统的水塔,通常依赖于人工启停补水控制模块控制是否对水塔补充水量,使用相对不便。

公告号为cn209597470u的专利:一种喷雾系统的自动补水水箱。水箱通过出水管和高压泵连接喷雾器,水箱内设置传感器,第一水位传感器位于第二水位传感器的下部,两个传感器分别连接控制器,所述的第一进水管上设置第一电磁阀,所述的第二进水管上设置第二电磁阀,所述的第一控制器连接第一电磁阀,所述的第二控制器连接第二电磁阀,所述的两个进水管的进口分别对接设置水箱上部的过滤器。

当两个传感器都没有检测到水位时,两个传感器分别给出信号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两个电磁阀打开,两个进水管均对水箱补水。当传感器检测到水位时,则控制器控制相应的电磁阀关闭,停止补水。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可自动补水的水箱,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但是其依旧存在以下问题:水箱的补水依赖于同一水源,一旦单一水源缺水等,则导致影响使用效果,因此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水塔自动补水系统,其可提高补水的稳定性,从而使用效果相对更佳。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水塔自动补水系统,包括用于对水容器输水的进水管、安装于进水管上的电控阀、用于控制电控阀的控制器以及电信号连接于控制器的水位检测组,所述水位检测组检测水容器内的水量,包括中转箱体,所述中转箱体设置有存储腔且进水管的进水端连通于中转箱体,所述中转箱体连通有多根补水管且至少一根补水管连通于市政供水网,一根补水管连通于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连通水源;

连通于市政供水网的所述补水管上安装有二次电控阀且和进水管上的电控阀同步启闭;

所述中转箱体内设置有用于检测存储腔内液位的二次水位检测器,所述二次水位检测器电信号连接于补水管路切换控制器,所述补水管路切换控制器电信号连接于水泵并根据液位检测信号控制水泵启闭;所述进水管的管径小于或等于连通于市政供水网的补水管的管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中转箱体设置为在正常时于箱体内保持一定水量;当需要向水容器(水塔、水箱等)输送水时,进水管开启做送水,此时连通市政供水网的补水管同步开启向中转箱体内补水,以避免中转箱体内水量过少,甚至没有水;当市政供水网停水,中转箱体内的水量逐渐减少;因此工作人员只需设置好二次水位检测器和补水管路切换控制器,使二次水位检测器检测到箱内水量过少时能反馈对应检测信号到补水管路切换控制器,由补水管路切换控制器对应控制水泵开启即可完成补水管路的切换,即可使本实用新型的补水相对更为稳定,从而使用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二次水位检测器包括浮球液位开关,所述补水管路切换控制器包括继电器k1,所述浮球液位开关的常闭点串联于继电器k1的线圈并耦接电源,所述继电器k1的常开点串联于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市政供水网正常,中转箱体内有水时,浮球开关常闭打开,继电器k1线圈失电,继电器k1的常开点保持断开水泵供电的状态;反之,水泵连通电源,向中转箱体内补水,从而本实用新型可自动完成补水管路的切换,从而使用效果相对更佳。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中转箱体的存储腔壁开设有连通外界的维护口,所述维护口处盖合连接有适配的封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必要时,工作人员可打开封盖,通过维护口对中转箱体内做所需的操作,从而使用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水管和中转箱体的连通点低于维护口且中转箱体上设置有竖向位置处于维护口和进水管进水端之间的有溢流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防止正常供水时,水漫过维护口;同时,溢流管可将中转箱体内多余的水排出,以保证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溢流管远离中转箱体的一端向下弯折且端头设置有防污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防污组件阻挡灰尘、蚊虫等进入溢流管,再进入中转箱体。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溢流管远离中转箱体的一端向下弯折且端头设置有防污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污组件的安装可采用捆扎的方式,从而安装相对方便且成本相对较低。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污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溢流管出水端的端管以及设置于端管内的浮球,所述端管远离溢流管的一端闭合且管壁开设有多个连通外界的出水孔,所述端管内设置有平行于其径向截面且呈竖向滑移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环绕侧边沿设置有用于封堵出水孔的环板,所述连接板沿厚度方向开设多个透水孔且至少一个透水孔固定有拉绳,所述拉绳连接于浮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溢流管内无水,浮球受重力下落至连接板,此时环板封堵出水孔;当溢流管内有水,浮球上浮并通过拉绳牵引连接板上移,即驱使环板脱离封堵出水孔的位置;此时溢流管内的水可依次通过透水孔、出水孔排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中转箱体还设置有连通其内腔的排空管,所述排空管上安装有排空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必要时,工作人员可操作排空阀打开排空管,利用排空管将在中转箱体内的水排空,以便做清理工作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设置中转箱体,中转箱体通过进水向水容器(水塔、水箱)送水;中转箱体又通过市政供水网或水泵供水;在中转箱体内设置浮球开关,浮球开关耦接于继电器k1,继电器k1耦接并控制水泵;市政供水网有水时,利用其向中转箱体补水;市政供水网无水识时导致中转箱体内水量过少而触发浮球开关,使得继电器k1对导通开启水泵,即本实用新型可在市政供水网停水时自动切换供水管路,从而供水相对更为稳定,使用效果相对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主要用以展示控制器的控制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三维剖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以展示补水管路切换控制器的控制结构;

图5为图3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2、电控阀;3、控制器;4、水位检测组;5、中转箱体;5a、维护口;5b、封盖;51、补水管;52、二次电控阀;53、排空管;531、排空阀;54、溢流管;6、防污组件;61、端管;611、出水孔;62、浮球;63、连接板;631、环板;632、透水孔;64、拉绳;71、二次水位检测器;72、补水管路切换控制器;8、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水塔自动补水系统,包括用于对水容器(水箱、水塔等)输水的进水管1,在进水管1上安装有适配的电控阀2,电控阀2可选择电磁阀,其电信号连接适配的控制器3,例如:单片机控制器;控制器3还电信号连接有用于检测水容器内水量的水位检测组4,水位检测组4包括多个水位传感器,其输出端连接于控制器3,以将水位检测信号反馈回控制器3,便于工作人员根据其做补水控制。

参照图1,为保证补水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设为多路供水并做如下设置:

设置中转箱体5,中转箱体5通过支架设立于指定位置,其位置高于水容器的高度且内部成型出用于临时存储水的存储腔;进水管1向上延伸且进水端连通于中转箱体5的内腔,以利用中转箱体5中的水做补充。

中转箱体5的内腔连通有多根补水管51,本实施例以两根为例,其中一根补水管51连通于市政供水网,另一根补水管51连通于水泵8,水泵8的进水端连通于水源(地下水)。

在连通于市政供水网的补水管51上安装适配的二次电控阀52(电磁阀)且其和进水管1上的电控阀2同步启闭,例如:并联设置。

参照图3和图4,在中转箱体5内(通过内壁的支架)安装用于检测存储腔内液位的二次水位检测器71,二次水位检测器71包括浮球开关,其有一常闭点且低水位保持闭合,高水位打开。

二次水位检测器71电信号连接有补水管路切换控制器72,补水管路切换控制器72包括继电器k1,其线圈耦接于电源且串联于浮球开关的常闭点;继电器k1的常开点串联于水泵8(供电回路)。

要求中转箱体5的存储腔正常状态下有一定水量,使浮球开关被触发,即常闭打开,此时继电器k1的线圈失电,其常开保持,水泵8停机。

进一步的,进水管1的管径小于或等于连通于市政供水网的补水管51的管径,本实施例以相同为例。

工作过程:

1、当需要向水容器输水时,同时开启二次电控阀52和电控阀2,利用进水管1向水容器输水,同时利用连通市政供水网的补水管51对其中转箱体5同步补水;

2、当市政供水网因为故障等断水时,随着中转箱体5内的水量减小,浮球开关回复,即常闭点回复,此时继电器k1的线圈得电,继电器的常开闭合,水泵8通电开启,开始通过与之连通的补水管51向中转箱体5补水。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可自动切换输送水的管路,从而水塔应用其后供水相对更为更稳定,使用效果相对更佳。

参照图3,中转箱体5的存储腔呈上开口结构且开口为维护口5a,在维护口5a处通过合页铰接有适配的封盖5b。进水管1和中转箱体5的连通点低于维护口5a,以防止正常使用时,水从维护口5a溢出。

参照图3,在中转箱体5的侧部固定有溢流管54,溢流管54一端连通中转箱体5的内腔,另一端连通于外界;溢流管54和中转箱体5的连接点位于维护口5a和进水管1的进水端之间,以用于在中转箱体5内水量过多时将其导出。

为防止灰尘、蚊虫等进入中转箱体5而影响使用效果,溢流管54远离中转箱体5的一端向下弯折且于端头安装有防污组件6,防污组件6有多种选择,本实施例展示两种:

1、防污组件6包括滤布,其以捆扎的方式固定于溢流管54的出水端;

2、参照图5,防污组件6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溢流管54的出水端的端管61,端管61呈柱状且其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和溢流管54固定,端管61远离溢流管54的一端闭合且于侧壁开设多个连通外界的出水孔611;

在端管61内设置有浮球62,浮球62的直径小于端管61的内径,以防止造成非正常堵塞;在浮球62的下方设置有平行端管61径向截面的连接板63,在连接板63的下部环绕板边成型有环板631;在连接板63上沿厚度方向开设有多个透水孔632,其中一个透水孔632内固定有拉绳64(细线),拉绳64的另一端固定于浮球。

当溢流管54内没有水时,浮球62受到重力作用下落于连接板63上,此时环板631封堵各个透水孔632,以防止污物等进入;

当溢流管54内有水时,浮球62受到浮力作用上移并带动连接板63上移,此时环板631不再封堵出水孔611且水先通过透水孔632,再通过出水孔611排出端管61。

参照,3,在中转箱体5的底部还固定有排空管53,排空管53连通于中转箱体5的内腔且其上安装有适配的排空阀531,排空阀531可选择手动阀门。

工作人员通过排空管53可以在必要时将中转箱体5内的水排空,以方便做清理等工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