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82267发布日期:2021-04-06 12:30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建施工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在钻孔时用的护壁设备。



背景技术:

在建筑地基施工中经常需要钻孔灌注桩施工,目前,不采用泥浆护壁的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首先,通过机械设备将施工钢护筒压入地层中,然后在钢护筒的保护下,采用旋挖钻机进行钻孔;

接着,将地层中的泥土,通过钻头进行搜集;

最后,将钻头提升至孔口,移动钻杆,并最终将泥土倒到外面。

这样的施工存在的问题是施工效率低。因为每次钻完后就要提升钻杆、移动钻头,不能实现连续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筒,本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筒不但具有护壁的功能还能将钻下的土抽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筒,包括护壁筒体,所述护壁筒体设置有抽浆孔,所述抽浆孔进液口位于护壁筒体底部,抽浆孔上端出口连接抽泥泵,所述护壁筒体周向对称设置至少两个抽浆孔,所述护壁筒体周向均布有四个抽浆孔,所述抽浆孔进液口朝向护壁筒体内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活动的套在所述护壁筒体内的内套筒,所述内套筒底部的筒壁上开设有与其中三个抽浆孔的进液口对应的通孔,所述内套筒由转动装置驱动相对所述护壁筒体转动;所述内套筒由升降装置控制相对所述护壁筒体升降。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装置为绳索悬吊装置,绳索悬吊装置通过绳索悬吊内套筒,还包括位移感测装置,位移感测装置检测所述护壁筒体相对所述内套筒的位移变化。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移感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护壁筒体上与所述四个抽浆孔对应的四个压力传感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套筒上的通孔为与所述四个抽浆孔对应的四个,其中两个相对的通孔的旁边均设置有辅助通孔,且两个辅助通孔位于两个通孔连线的同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另外两个相对的通孔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通孔,通孔与临近的辅助通孔的距离均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筒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护壁筒上设置吸泥孔可以在一边钻孔将泥抽走,通过设置可控制抽浆孔的内套筒,可以控制抽浆孔的抽泥及控制护壁筒体的倾斜。

附图说明

在附图(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可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不同字母后缀的相似附图标记可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示例。附图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大体示出了本文中所讨论的各个实施例。

图1是实施例一的护壁筒体的轴截面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护壁筒体的b-b截面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的护壁筒体的轴截面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护壁筒体的a-a截面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的内套筒顺时针转动90度的示意图。

图中,护壁筒体1,抽浆孔2,进液口201,内套筒3,锯形齿301,齿圈4,电机5,通孔6,倾角检测传感器7,止推轴承装置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以下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权利要求书所涉及的实用新型。此外,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的所有组合未必是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须的。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所有的定向参考(例如,上方、下方、向上、上、向下、下、顶部、底部、左、右、垂直、水平等)描述性地用于附图以有助于读者理解,且不表示(例如,对位置、方位或用途等)对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制。另外,术语“基本上”可以是指条件、量、值或尺寸等的轻微不精确或轻微偏差,其中的一些在制造偏差或容限范围内。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筒,包括护壁筒体1,所述护壁筒体周向均布有四个抽浆孔2,所述抽浆孔的进液口201位于护壁筒体底部,进液口朝向护壁筒体内侧,抽浆孔上端出口用于连接抽泥泵,从而将钻下的泥混合水后形成的泥浆不断的抽走,如果土的湿度不够可以加入,以便土形成泥浆,便于抽出。这里所说的泥浆护壁不是指泥浆护壁的施工工艺的护壁,而是指防止外部泥浆的进入的护壁。

实施例二

如图3、4、5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还包括活动的套在所述护壁筒体内的内套筒3,内套筒与所述护壁筒体贴近,所述内套筒为薄壁筒,筒壁较薄、质量较轻,钻头位于内套筒内钻挖泥土,所述内套筒由转动装置驱动相对所述护壁筒体转动,例如可以在内套筒外壁上设置齿圈4在护壁筒体上设置电机5,电机通过与齿圈啮合的齿轮控制内套筒转动。所述内套筒底部的筒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抽浆孔进液口同一高度的7个通孔6,其中相邻的两个通孔周向角度相差90度,其余的通孔间周向角度相差45度,当内套筒与所述护壁筒体处于如图4所示的对应状态时,四个抽浆孔均能通过与其联通的通孔抽取筒内的泥浆。如图5所示,当某抽浆孔处的筒体下降的较快,即筒体向该方向倾斜,此时可以转动内套筒,使得该处的抽浆孔与具有90度周向角度差的两个通孔中间的位置对应,即使得该处的抽浆孔(附图中右方的抽浆孔)被内套筒遮挡,而使得,其他三个抽浆孔与对应的通孔联通,从而使得其他三个抽浆孔处的泥浆快速排出,这样有利于护壁筒体保持直立,防止倾斜。可以在在护壁筒体上设置有与每个所述抽浆孔对应的倾角检测传感器7,以便于检测筒体的倾斜方向。所述内套筒底部边缘可以设置绞泥齿,以便在必要时实现辅助绞泥,简单的可为朝下的锯形齿301,沿着筒壁向下切割土层,因为这部分的土不容易被钻头切割到。所述抽浆孔可以联通同一台抽泥泵,这样简化设备,而通过内套筒的转动来调节平衡。也可以转动内套筒使得通孔与抽浆孔均不联通,即起到封闭抽浆孔的作用。所述内套筒可以通过止推轴承装置8支撑在护壁筒上端部。当然本装置也可以用于主动的控制护壁筒体的倾斜方向及大小,原理与上述相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这里不再做赘述。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一些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说明书及附图中所示的装置及方法中的动作、步骤等执行顺序,只要没有特别明示顺序的限定,只要前面处理的输出并不用在后面的处理中,则可以任意顺序实现。为描述方便起见而使用“首先”、“接着”等的说明,并不意味着必须依照这样的顺序实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筒,包括护壁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壁筒体设置有抽浆孔,所述抽浆孔进液口位于护壁筒体底部,抽浆孔上端出口连接抽泥泵;所述护壁筒体周向均布有四个抽浆孔,所述抽浆孔进液口朝向护壁筒体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的套在所述护壁筒体内的内套筒,所述内套筒由转动装置驱动相对所述护壁筒体转动,所述内套筒底部的筒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抽浆孔进液口同一高度的7个通孔,其中相邻的两个通孔周向角度相差90度,其余的通孔间周向角度相差45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底部边缘设置绞泥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筒,其特征在于,在护壁筒体上设置有与每个所述抽浆孔对应的倾角检测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浆孔均联通同一台抽泥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筒,涉及一种钻孔时用的护壁设备。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钻孔便排泥的问题。本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筒,包括护壁筒体,所述护壁筒体设置有抽浆孔,所述抽浆孔进液口位于护壁筒体底部,抽浆孔上端出口连接抽泥泵。所述护壁筒体周向均布有四个抽浆孔。所述内套筒底部的筒壁上开设有与其中三个抽浆孔的进液口对应的通孔,所述内套筒由转动装置驱动相对所述护壁筒体转动;所述内套筒由升降装置控制相对所述护壁筒体升降。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护壁筒上设置吸泥孔可以在一边钻孔将泥抽走,通过设置可控制抽浆孔的内套筒,可以控制抽浆孔的抽泥及控制护壁筒体的倾斜。

技术研发人员:祝小坚;王栋;包慧珠;施佩鋆;周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中正岩土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