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管廊混凝土用养护装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33456发布日期:2021-03-27 00:42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综合管廊混凝土用养护装修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养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综合管廊混凝土用养护装修装置。


背景技术:

2.混凝土浇注完成后,需要及时进行养护,因当温度较高、空气干燥,如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水分就会蒸发过快,形成脱水现象,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进行充分水化,从而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脱落。另外,在混凝土未达到足够的强度时,水分蒸发的过快还会产生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纹,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整体性。
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表面往往会出现蜂窝麻面等混凝土表观问题,需要施工人员进行打磨装修,传统的施工方法需要焊接一个单独的可移动台车,这样给施工增加了成本;
4.现有的综合管廊混凝土用养护装修装置,一般为两个体,施工成本高,以及其在使用时,养护效率低、养护的均匀性低,且施工安全风险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综合管廊混凝土用养护装修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管廊混凝土用养护装修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综合管廊混凝土用养护装修装置,一般为两个体,施工成本高,以及其在使用时,养护效率低、养护的均匀性低,且施工安全风险高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综合管廊混凝土用养护装修装置,包括支腿、自动行走系统、底座、水泵、温湿度传感器和集中控制系统,所述支腿的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有顶板,且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并且支腿的下表面安装有自动行走系统和万向轮,所述支腿的中部外侧固定连接有侧板,且侧板的内部等间距开设有贯穿孔,所述底座位于右端支腿的左下侧,且底座的左端内侧设置有水箱,并且底座的后上端内侧安装有集中控制系统,所述水箱的中部右侧连接有水泵,且水泵的前侧连接有通管,所述通管的前后两侧均螺纹连接有导管,且导管的外侧连接有雾化喷头,并且导管的外侧安装有加固件,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框架,且框架的下端内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并且侧板的外端中部内侧和框架的上端内侧均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
7.优选的,所述支腿、顶板和支撑板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且顶板为倾斜状结构,并且自动行走系统和万向轮分别呈对角与支腿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侧板和底座均与支腿焊接连接,且温湿度传感器与侧板和框架镶嵌连接,并且集中控制系统与底座镶嵌连接,而且水泵、温湿度传感器和集中控制系统之间为电连接。
9.优选的,所述水箱通过底座和通管与导管构成连通结构,且导管呈“u”字型结构。
10.优选的,所述导管与支腿和框架通过加固件和螺钉固定连接,且雾化喷头在导管
上均匀设置。
11.优选的,所述框架与防护板为一体化结构,且防护板与支撑板贴合连接,并且防护板呈波浪状结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综合管廊混凝土用养护装修装置,实现了自动化养护,能够提高养护效率和养护的均匀性,降低施工安全风险,并且能实现一体两用,节约了施工成本;
13.1.设置有支腿、支撑板、自动行走系统和万向轮,通过支撑板上固定连接的框架,以及框架内侧固定连接的防护板,便于形成具有防护的装修平台,降低施工安全风险,实现一体两用,以及通过支腿下侧安装的自动行走系统和万向轮,便于起到自动行走及转弯便捷的作用;
14.2.设置有水箱、水泵、通管和雾化喷头,通过水泵进行作业,便于使得水箱内部的水由水泵和通管通过雾化喷头进行自动化雾化喷水,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同时能使养护分布更均匀;
15.3.设置有水泵、框架、温湿度传感器和集中控制系统,通过侧板和框架内镶嵌连接的温湿度传感器,便于感应混凝土表面的温湿度,以及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和水泵均与集中控制系统为电连接,因此便于将温湿度的信息传输至施工人员的遥控器内,及时的做出提醒,避免混凝土养护不及时。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侧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侧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集中控制系统与底座连接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支腿;2、顶板;3、支撑板;4、自动行走系统;5、万向轮;6、侧板;7、贯穿孔;8、底座;9、水箱;10、水泵;11、通管;12、导管;13、雾化喷头;14、加固件;15、框架;16、防护板;17、温湿度传感器;18、集中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综合管廊混凝土用养护装修装置,包括支腿1、顶板2、支撑板3、自动行走系统4、万向轮5、侧板6、贯穿孔7、底座8、水箱9、水泵10、通管11、导管12、雾化喷头13、加固件14、框架15、防护板16、温湿度传感器17和集中控制系统18,支腿1的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有顶板2,且顶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并且支腿1的下表面安装有自动行走系统4和万向轮5,支腿1的中部外侧固定连接有侧板6,且侧板6的内部等间距开设有贯穿孔7,底座8位于右端支腿1的左下侧,且底座8的左端内侧设置有水箱9,并且底座8的后上端内侧安装有集中控制系统18,水箱9的中部右侧连接有水泵
10,且水泵10的前侧连接有通管11,通管11的前后两侧均螺纹连接有导管12,且导管12的外侧连接有雾化喷头13,并且导管12的外侧安装有加固件14,支撑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框架15,且框架15的下端内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6,并且侧板6的外端中部内侧和框架15的上端内侧均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17;
23.如图1、图2和图3中支腿1、顶板2和支撑板3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且顶板2为倾斜状结构,并且自动行走系统4和万向轮5分别呈对角与支腿1固定连接,便于使该装置的牢固稳定性高,以及使该装置进行移动,如图1、图2和图4中侧板6和底座8均与支腿1焊接连接,且温湿度传感器17与侧板6和框架15镶嵌连接,并且集中控制系统18与底座8镶嵌连接,而且水泵10、温湿度传感器17和集中控制系统18之间为电连接,便于对水泵10、温湿度传感器17和集中控制系统18进行定位;
24.如图1、图2和图4中水箱9通过底座8和通管11与导管12构成连通结构,且导管12呈“u”字型结构,便于进行喷雾,如图1、图2和图3中导管12与支腿1和框架15通过加固件14和螺钉固定连接,且雾化喷头13在导管12上均匀设置,便于对导管12进行定位,框架15与防护板16为一体化结构,且防护板16与支撑板3贴合连接,并且防护板16呈波浪状结构,便于进行防护。
25.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综合管廊混凝土用养护装修装置时,如图1、图2、图3和图4,首先将支腿1和框架15分别与支撑板3的外端下表面和上表面进行焊接,然后将顶板2的上下端与支撑板3和支腿1进行焊接,接着将侧板6和底座8分别与支腿1进行焊接,焊接完毕后,将水箱9放置于底座8的内侧,再通过螺钉将与水箱9连接的水泵10安装在底座8上,接着再将集中控制系统18镶嵌在底座8的后端内侧,以及将温湿度传感器17镶嵌于侧板6和框架15的中部内侧,再通过加固件14和螺钉将导管12与支腿1和框架15固定连接,最后再将通管11和雾化喷头13均与导管12连接即可完成该装置的组装;
26.如图1、图2和图3,通过支腿1下侧对角安装的自动行走系统4和万向轮5,能够自助移动,将该装置推进移动,操作简单,能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当将该装置移动至作业地点后,可通过侧板6和框架15内镶嵌连接的温湿度传感器17对混凝土表面的温湿度进行感应,由于温湿度传感器17和水泵10均与集中控制系统18为电连接,因此便于将温湿度的信息传输至施工人员的遥控器内,做出及时的提醒,使工作人员操作集中控制系统18控制水泵10进行作业,由于水箱9通过水泵10和通管11与导管12为连通连接,雾化喷头13在导管12上均匀设置,因此便于使得水箱9内部的水通至导管12的内部由雾化喷头13向外自动化雾化喷水,从而便于提高养护的效率,以及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同时能使养护分布更均匀,养护完毕后,如图1、图2和图3,通过侧板6内开设的贯穿孔7,便于辅助工作人员攀登至由支撑板3、框架15和防护板16形成具有防护的装修平台进行装修施工,从而便于降低施工安全风险,实现养护、装修一套两用,节约了施工成本,以上便完成该综合管廊混凝土用养护装修装置的一系列操作,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7.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
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8.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