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地铁深浅基坑斜换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73250发布日期:2022-09-20 22: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近地铁深浅基坑斜换撑结构,包括中隔连续墙、地下连续墙、深基坑和浅基坑,所述中隔连续墙和所述地下连续墙均竖向设置并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地下连续墙位于所述中隔连续墙的右边,所述深基坑位于所述中隔连续墙的左边,所述浅基坑位于所述中隔连续墙和所述地下连续墙之间,所述浅基坑具有浅基坑底板垫层、浅基坑基础底板、浅基坑地下室侧壁、浅基坑顶板、浅基坑第一支撑和浅基坑第二支撑,所述浅基坑底板垫层、所述浅基坑基础底板和所述浅基坑顶板均水平设置,所述浅基坑基础底板设置在所述浅基坑底板垫层上,所述浅基坑底板垫层的左端和右端以及所述浅基坑基础底板的左端和右端均分别连接所述中隔连续墙和所述地下连续墙,所述浅基坑地下室侧壁竖向设置并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且邻近所述地下连续墙设置,所述浅基坑地下室侧壁的底端设置在所述浅基坑基础底板上,所述浅基坑顶板位于所述浅基坑基础底板的上方,所述浅基坑顶板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连接所述中隔连续墙和所述浅基坑地下室侧壁的顶端,所述浅基坑第一支撑和所述浅基坑第二支撑均沿左右方向设置并从上而下依次间隔设置,所述浅基坑第一支撑高于所述浅基坑顶板,所述浅基坑第二支撑低于所述浅基坑顶板并高于所述浅基坑基础底板,所述浅基坑第一支撑的左端和右端以及所述浅基坑第二支撑的左端和右端均分别连接所述中隔连续墙和所述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地铁深浅基坑斜换撑结构还包括浅基坑斜换撑和浅基坑角撑板,所述浅基坑斜换撑沿所述左右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浅基坑斜换撑的右端高于所述浅基坑斜换撑的左端并低于所述浅基坑第二支撑,所述的浅基坑斜换撑的左端设置在所述浅基坑基础底板上,所述的浅基坑斜换撑的右端连接所述浅基坑地下室侧壁,所述浅基坑角撑板竖向设置并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所述浅基坑角撑板位于所述的浅基坑地下室侧壁的底端的左边以及所述浅基坑基础底板上并分别连接所述的浅基坑地下室侧壁的底端和所述浅基坑基础底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地铁深浅基坑斜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基坑斜换撑为钢筋混凝土斜换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地铁深浅基坑斜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基坑角撑板为混凝土角撑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地铁深浅基坑斜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基坑角撑板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连接所述的浅基坑地下室侧壁的底端和所述浅基坑基础底板。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近地铁深浅基坑斜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直角边均为1000mm,所述浅基坑角撑板的厚度为300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地铁深浅基坑斜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地铁深浅基坑斜换撑结构还包括压顶梁,所述深基坑具有深基坑底板垫层、深基坑基础底板、深基坑地下室侧壁、深基坑地下室b2楼板面、深基坑地下室b1楼板面、深基坑顶板、深基坑第一支撑、深基坑第二支撑、深基坑第三支撑和深基坑第四支撑,所述深基坑底板垫层、所述深基坑基础底板、所述深基坑地下室b2楼板面、所述深基坑地下室b1楼板面和所述深基坑顶板均水平设置,所述深基坑基础底板设置在所述深基坑底板垫层上,所述深基坑地下室侧壁竖向设置并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且邻近所述中隔连续墙设置,所述深基坑地下室侧壁的底端设置在所述深基坑基础底板上,所述深基坑地下室b1楼板面的右端连接所述深基坑地下室侧壁的顶端,所述深基坑地下室b2楼板面位于所述深基坑地下室b1楼板面和所述深基坑基础底
板之间,所述深基坑地下室b2楼板面的右端连接所述深基坑地下室侧壁,所述深基坑顶板位于所述深基坑地下室b1楼板面的上方,所述深基坑底板垫层的右端、所述深基坑基础底板的右端和所述深基坑顶板的右端均连接所述中隔连续墙,所述压顶梁水平设置并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且设置在所述中隔连续墙的顶端上,所述深基坑第一支撑、所述深基坑第二支撑、所述深基坑第三支撑和所述深基坑第四支撑均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深基坑第一支撑高于深基坑顶板,所述深基坑第一支撑的右端连接所述压顶梁,所述深基坑第二支撑低于所述深基坑顶板并高于所述深基坑地下室b1楼板面,所述深基坑第三支撑低于所述深基坑地下室b1楼板面并高于所述深基坑地下室b2楼板面,所述深基坑第四支撑低于所述深基坑地下室b2楼板面并高于所述深基坑基础底板,所述深基坑第二支撑的右端、所述深基坑第三支撑的右端和所述深基坑第四支撑的右端均连接所述中隔连续墙,所述浅基坑顶板与所述深基坑顶板等高,所述浅基坑底板垫层和所述浅基坑基础底板均低于所述深基坑地下室b1楼板面并均高于所述深基坑地下室b2楼板面,所述浅基坑基础底板和所述深基坑第三支撑等高。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地铁深浅基坑斜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地铁深浅基坑斜换撑结构还包括上止水条、下止水条、填充层、水平防水卷材、竖向防水卷材、横向植筋、板底横向主筋和板顶横向主筋,所述填充层设置在所述浅基坑底板垫层下并连接所述浅基坑底板垫层,所述填充层的左端连接所述中隔连续墙,所述上止水条和所述下止水条均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且从上而下依次间隔设置,所述上止水条位于所述中隔连续墙和所述的填充层的左端的上部之间并分别抵靠所述中隔连续墙和所述的填充层的左端的上部,所述下止水条位于所述中隔连续墙和所述的填充层的左端的下部之间并分别抵靠所述中隔连续墙和所述的填充层的左端的下部,所述水平防水卷材位于所述浅基坑底板垫层和所述浅基坑基础底板之间并分别抵靠所述浅基坑底板垫层和所述浅基坑基础底板,所述浅基坑基础底板的上部的左端具有缺口,所述竖向防水卷材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竖向防水卷材的下部位于所述中隔连续墙和所述浅基坑基础底板的下部的左端之间并分别抵靠所述中隔连续墙和所述的浅基坑基础底板的下部的左端,所述竖向防水卷材的上部位于所述中隔连续墙的右边并贴合所中隔连续墙,所述板底横向主筋位于所述的浅基坑基础底板的下部中,所述横向植筋的左端植筋在所述中隔连续墙中,所述横向植筋的右端沿所述左右方向穿设所述的竖向防水卷材的下部并插设在所述的浅基坑基础底板的下部的左端中且连接所述板底横向主筋的左端,所述板顶横向主筋位于所述的浅基坑基础底板的上部中,所述板顶横向主筋的左端裸露在所述缺口中。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近地铁深浅基坑斜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为混凝土填充层。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近地铁深浅基坑斜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顶横向主筋的左端的外侧面设置有外螺纹。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近地铁深浅基坑斜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地铁深浅基坑斜换撑结构还包括连接套筒,所述的横向植筋的右端通过所述连接套筒连接所述的板底横向主筋的左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近地铁深浅基坑斜换撑结构,以浅基坑斜换撑和浅基坑角撑板替换浅基坑第一换撑、浅基坑第二换撑和浅基坑第三支撑,浅基坑斜换撑沿左右方向倾斜设置,浅基坑斜换撑的右端高于浅基坑斜换撑的左端并低于浅基坑第二支撑,浅基坑斜换撑的左端设置在浅基坑基础底板上,浅基坑斜换撑的右端连接浅基坑地下室侧壁,浅基坑角撑板竖向设置并沿左右方向设置,浅基坑角撑板位于浅基坑地下室侧壁的底端的左边以及浅基坑基础底板上并分别连接浅基坑地下室侧壁的底端和浅基坑基础底板。本实用新型的近地铁深浅基坑斜换撑结构能够将中隔连续墙和浅基坑支撑同步拆除,且浅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传力路线更直接、安全。安全。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徐勇 段涛 杨尊林 刘诗宇 张琨 张峰 李超 郭磊 金国栋 梁科文 戚陈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4
技术公布日:2022/9/1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