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及智能控制系统

文档序号:31765260发布日期:2022-10-12 04:1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组件(100),所述主体组件(100)包括机体(101)和浮垫(102),机体(101)与浮垫(102)为方型,机体(101)相对称的两侧为敞口,机体(101)的另外两侧均对称设置有浮垫(102);以及,收纳组件(200),收纳组件(200)位于机体(101)内,收纳组件(200)与机体(101)滑动连接,所述收纳组件(200)包括收纳筐(201)和抽屉(202),收纳筐(201)为方型,收纳筐(201)对称两侧为开口,抽屉(202)位于收纳筐(201)内且与收纳筐(201)滑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202)上设置有拉环(202a)。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100)还包括驱动电机(103)、螺旋桨(104)和连接杆(105),机体(101)底部两侧均设置有驱动电机(103)和连接杆(105),连接杆(105)一端与机体(101)相固定,连接杆(105)另一端与驱动电机(103)相固定,螺旋桨(104)与驱动电机(103)机轴连接。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100)还包括太阳能板(106),太阳能板(106)倾斜设置于机体(101)与浮垫(102)之间,太阳能板(106)与浮垫(102)相固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筐(201)内设置有分隔板(201a)和过渡板(201b),分隔板(201a)和过渡板(201b)相固定,过渡板(201b)从机体(101)开口侧呈弧形逐步收缩至分隔板(201a),收纳筐(201)底部还设置有若干个透水孔(201c)。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组件(200)还包括八字条(203),八字条(203)为矩形细长形状,八字条(203)敞口设置在机体(101)一端,八字条(203)与机体(101)相固定,机体(101)另一端外壁还设置有扳扣(101a),扳扣(101a)与机体(101)转动连接。7.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水面垃圾清理装置的水面垃圾清理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控制组件(300),所述控制组件(300)包括控制箱(301)、蓄电池(302)、主控制板(303)、光伏控制板(304)和电机控制板(305),控制箱(301)为方型,蓄电池(302)、主控制板(303)、光伏控制板(304)和电机控制板(305)均位于控制箱(301)内且与控制箱(301)内壁相固定,光伏控制板(304)与主控制板(303)相连接,电机控制板(305)前端与驱动电机(103)相连接,电机控制板(305)后端与主控制板(303)相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面垃圾清理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300)还包括防水摄像头(306)、5g信号天线(307)和图像信号发射板(308),图像信号发射板(308)前端与防水摄像头(306)相连接,图像信号发射板(308)后端与主控制板(303)有线连接,5g信号天线(307)与主控制板(303)相连接。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面垃圾清理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300)还包括设置在机体(101)顶部的一体化声光报警器(309)和设置在机体(101)一端外壁的液位计(310),一体化声光报警器(309)和液位计(310)分别与机体(101)相固定。10.如权利要求7、8和9任一项所述的水面垃圾清理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
制组件(300)还包括远程监视设备(311)和远程控制设备(312),图像信号发射板(308)后端与远程监视设备(311)无线连接,5g信号天线(307)与远程控制设备(312)无线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及智能控制系统,其包括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包括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机体和浮垫,机体与浮垫为方型,机体相对称的两侧为敞口,机体的另外两侧均对称设置有浮垫;以及收纳组件,收纳组件位于机体内,收纳组件与机体滑动连接,所述收纳组件包括收纳筐和抽屉,收纳筐为方型,收纳筐对称两侧为开口,抽屉位于收纳筐内且与收纳筐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带有分隔板和过渡板的收纳筐,能够及时对水面垃圾进行聚集清理,通过设置可移动的抽屉,能够及时扔掉装满收纳筐内的垃圾等杂物,通过设置机体前的八字条,能够扩大水面垃圾的清理范围。围。围。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 蒋秉翰 孙丽萍 王超凡 胡译文 黄健 马勇 陶金海 薛振宁 魏梓豪 刘璐 史双义 张慧慧 王友辉 李子豪 刘祎璠 冯浚轩 石柳清 张子豪 练琪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5.25
技术公布日:2022/10/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