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覆盖层上面板坝迎水面分缝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75048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深覆盖层上面板坝迎水面分缝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深覆盖层上面板坝,尤其是涉及深覆盖层上面板坝迎水面分缝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混凝土面板是面板堆石坝防渗的主体结构,位于坝体的上游表面。面板的结构型式通常为钢筋混凝土薄板,其混凝土性能、配筋、分缝及止水常取决于面板坝的高度。已建面板堆石坝的原型观测资料表明,在水压力作用下,面板大部分处于双向受压状态,面板在河床覆盖层区域为受压区,在左右岸岩石基础区域为受拉区,在周边缝和面板顶部附近较小的区域出现最大拉应力。为减小周边缝的变形,已建面板堆石坝的面板垂直缝(纵缝)之间为硬接触,即“硬拼缝”。高坝因顺坝轴线方向变形引起面板垂直缝间应力高度集中,使得硬拼缝导致面板挤压破坏严重。面板向泄水建筑物的转折处无法进行垂直于河流方向的直线型布置;面板在纵缝部位、周边缝部位以及面板分期浇筑的施工缝(横缝),处均会产生很大的变形。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覆盖层上面板坝迎水面分缝布置结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覆盖层上面板坝迎水面分缝布置结构,包括设置在左、右岸基岩上的混凝土趾板之间的周边缝,河床混凝土趾板与水平设置在覆盖层上的河床混凝土连接板分缝、河床混凝土连接板与混凝土防渗墙顶部分缝,沿钢筋混凝土面板的横向间隔开设有多条面板垂直分缝;位于钢筋混凝土面板上部沿横向开设有一条水平分缝;在每条面板垂直分缝内均设置有弹性隔缝材料;在垂直于河流方向的面板转折处采用面板混凝土连接板;面板近缝部位全面设置加强筋。
[0006]所述弹性隔缝材料为浙青浸溃杉木板。
[0007]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改善钢筋混凝土面板、趾板、连接板、防渗墙顶部所承受的应力状态,避免或减小钢筋混凝土面板、趾板、连接板、防渗墙顶部因受力导致的变形,有利于减小钢筋混凝土面板的拉应力,抵抗这些部位可能产生的不均匀变形;而充填在每条面板垂直分缝内的弹性隔缝材料既防止了钢筋混凝土面板被挤压破坏,又不至于使周边缝产生过大的位移。高面板坝面板在纵缝、横缝及周边缝附近布设双层钢筋,以抵抗这些部位可能产生的不均匀变形。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的I部放大示意图。
[0010]图3是图1的J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覆盖层上面板坝迎水面分缝布置结构,包括设置在左、右岸基岩上的混凝土趾板1、2,设置在所述左、右岸基岩混凝土趾板1、2之间堆石坝上游表面的钢筋混凝土面板3,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3的底面与河床覆盖层之间自上而下依次水平设置有河床混凝土趾板4、河床混凝土连接板5、混凝土防渗墙6,沿钢筋混凝土面板3的横向间隔开设有多条面板垂直分缝(压性缝7,张性缝8,其中张性缝8的间距在左岸坝肩面板受拉区趾板地形陡峻区域为6m,压性缝7在河床部位的间距为12m);位于钢筋混凝土面板3上部沿横向开设有一条水平分缝12 ;在每条面板垂直分缝(压性缝7,张性缝8)内均设置有由浙青浸溃杉木板9构成的弹性隔缝材料。所述水平分缝12的缝面应经凿毛处理,清理干净后用水湿润,铺一薄层高强度砂浆,钢筋混凝土面板3的钢筋10穿过水平分缝12的缝面。钢筋混凝土面板面板3在转折处设置混凝土面板连接板11进行连接至溢洪道14。面板垂直分缝(压性缝7,张性缝8)在与趾板接头处应垂直趾板“X”线13长为a (不大于lm)。
【主权项】
1.一种深覆盖层上面板坝迎水面分缝布置结构,包括设置在左、右岸基岩上的混凝土趾板之间的周边缝,河床混凝土趾板与水平设置在覆盖层上的河床混凝土连接板分缝、河床混凝土连接板与混凝土防渗墙顶部分缝,沿钢筋混凝土面板的横向间隔开设有多条面板垂直分缝;位于钢筋混凝土面板上部沿横向开设有一条水平分缝;在每条面板垂直分缝内均设置有弹性隔缝材料;在垂直于河流方向的面板转折处采用面板混凝土连接板;面板近缝部位全面设置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覆盖层上面板坝迎水面分缝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隔缝材料为浙青浸溃杉木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覆盖层上面板坝迎水面分缝布置结构,包括设置面板与在左、右岸基岩上的混凝土趾板之间的周边缝,河床混凝土趾板与水平设置在覆盖层上的河床混凝土连接板分缝、河床混凝土连接板与混凝土防渗墙顶部分缝,沿钢筋混凝土面板的横向间隔开设有多条面板垂直分缝;位于钢筋混凝土面板上部沿横向开设有一条水平分缝;位于每条面板垂直分缝内均设置有弹性隔缝材料;在垂直于河流方向的面板转折处采用面板混凝土连接板;面板近缝部位全面设置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改善钢筋混凝土面板、趾板、连接板、防渗墙顶部所承受的应力状态,避免或减小钢筋混凝土面板、趾板、连接板、防渗墙顶部因受力导致的变形。
【IPC分类】E02B3-16
【公开号】CN204282303
【申请号】CN201420728308
【发明人】姜苏阳, 董甲甲, 孙凯, 李泽民, 李远程, 许凯, 韩健
【申请人】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