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清扫机扫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6032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清扫机扫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新型清扫机扫帚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路面清扫机主要功能的扫帚,属环保机械领域。 马路上常见的动力淸扫机其实是吸尘器,因其吸尘气进气口的吸入幅宽有 限,因而在其二側各加伞形扫帚(以下简称伞帚)以帮助将垃圾扫向进气口集中 吸进,但效果不好,原因在于沿伞帚切线方向运动的垃圾呈扇面抛撒,对斜沟内 的垃圾则更无能为力,这也是无可奈何的问题。上述伞帯尤其不适合于
00131296 0号专利技术说明书所述的人力清扫机该机两侧伞帚在工作时除将 相对少量垃圾扫入清扫机下方被有效收集外,还将更多垃圾以更快的速度向前方 抛撒,至使條伏于地面的灰沙再次被人为扬起污染空气,严重影响了该清扫机的 工作效率及环保效果。
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实用新型的清扫机扫帚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扫帚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伞帚的圆周运动改为直线运动,且将 扫帚在有效工作段即直线运动段的方向直指清扫机底部辊帚的工作范围,为此,. 将原装在伞帚上的刷毛改装于皮带上,且该皮带包在主动与从动带轮上。而该二 带轮由相互铰接的二杆支承,其中主支杆支承于清扫机机座上,并相对机座可作 水平摆动,而与其铰接的支杆可作相对上下摆动,二轮中的主动轮被与清扫机承 重轮同轴固接的带轮经传动带传动后再传动扫帚工作,为避免皮带在作扫斜沟工 作(即可作上下摆动的支杆下摆)时脱带,在二杆铰接点二侧设置导带轮以保证 皮带即扫帚的正常运行及工作。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使得原被伞帚无序抛撒的垃圾在本扫帚的作用下被有 效刷扫于淸扫机底部收集,且不存在清扫机壳体外伞帚或辊帚对灰尘垃圾的抛撒 作用,又因本扫帚的有效扫幅幅宽由二带轮的中心距确定,故本扫帚相对伞帚的 占地面积得以大大减少。


图1是00131296 O号专利技术说明书中所述辊帚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扫帚的简易结构及其水平摆动位置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装有刷毛的五角皮带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图2的A-A示意图,同时也是扫斜沟时的下摆示意图。 现结合附图对前述方案的实施例作说明如下
图l-a即是00131296.0号发明专利说明书中所述的直接将垃圾扫入撮箕的辊 帚,而本实用新型所说的扫帚(图4)的主支杆l即支承在00131296.0号所说清 扫机的壳体上,己装好刷毛的皮带(图3)则包在图2所示的二带轮2、 3上, 当该清扫机以图l-b所示方向推进时,图2-2所示带轮(图4-2)将经皮带被与 清扫机承重轮同轴固接的带轮趋动且运动方向如图2-c所示。以实现将扫帚(图 3)迎面所遇垃圾扫入清扫机辊帚(图l)的有效工作范围。由于本扫帚(图2) 有二个,并且分别装在清扫机二側,且扫帚有效扫幅幅宽又是由二带轮(图2-2、 3)的中心距确定的,假设图2-2、 3二轮的中心距为1米,则清扫机的全部有效 扫幅幅宽等于1米(图2) X2+辊帚幅宽,已远远大于二米,这在有些人行道及 小街小巷是行不通的,因此将主支杆l (图4)空套于清扫机壳体支座内,以达 到清扫机有效扫幅之宽窄可调的目的(图2-d)。将支承带轮3的支杆4铰接于主 支杆l,使其能上下摆动(图4),当遇斜路沟时只需调整杆4的摆角(图4)即 可将沟内垃圾同时扫出至清扫机内(图2)。在杆4与杆铰接点的二边各设导 带轮5,以保证杆4在下摆时(图4)带6及其刷毛仍能正常运行并工作。
当然,若专扫无斜沟的路面,则杆l、杆4可为同一杆(图2),无需铰接, 同时可取消诱导轮5。
权利要求1、一种清扫机扫帚,包括主支杆(1)、连杆(4)、主动带轮(2)、从动带轮(3)、导向滑轮(5)、传动带(7)、刷毛(8),其特征是刷毛固定在传动带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帚,其特征是支承从动轮的支杆(4)铰接于 支杆(1)。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清扫机扫帚,其特征是在支杆(1)上还装有二 个导带轮(5)。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帚,其特征是支杆(1)支承于清扫机机座上, 其支承点为空套连接。
专利摘要本设计为新型实用的扫帚,它是将现有清扫机常用的伞帚刷毛安装在皮带上,该皮带又包于主动与从动二带轮,二轮由相互铰接的二杆支承,其中主杆支承于清扫机机座上,并可作相对水平摆动,而与其铰接的支杆可作相对上下摆动,其中主动轮被与清扫机承重轮同轴且固接的带轮经传动带传动后再传动安装了刷毛的皮带即扫帚工作,为避免扫斜沟(即可上下摆动的支杆下摆)时皮带脱轮,在二杆铰接点二侧设置了导带轮以保证扫帚正常运行工作。
文档编号E01H1/00GK201224875SQ20082006631
公开日2009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日
发明者杨楚樵 申请人:杨楚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