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钢砼组合梁翼缘悬臂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9377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跨度钢砼组合梁翼缘悬臂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臂支架,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大跨度钢砼组合梁翼缘悬臂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现在很多大跨度的公路、铁路桥梁均采用钢-砼组合梁结构,其下部为多根 "工"字形钢结构梁,上部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桥面。施工时通常先安装"工"字形钢结构梁, 再于"工"字形钢结构梁上搭设支架、安装模板、钢筋及浇筑砼等。由于临时搭设各种支架 不仅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还会拖慢工期,尤其是在高度较高的地方还会对施工人 员的安全构成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搭设支架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以及拖慢工期的 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具有很高安全系数,并能提高搭设效率的大跨度钢砼组合梁翼 缘悬臂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大跨度钢砼组合梁翼缘悬臂支架,主 要由立柱、固定在立柱上端并呈水平放置的横杆,以及与横杆另一端活动相连的斜杆组成, 且在立柱的下端还设置有可调底座。 为了便于拆卸,所述的立柱和横杆之间通过直角扣件相连,横杆与斜杆之间通过 旋转扣件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底座主要由底板、一端垂直固定在底板上的螺纹杆,以及设置
在该螺纹杆上并与之相匹配的转盘组成,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则位于立柱的内部。 为了确保安全和稳固,所述的立柱、横杆及斜杆均由①48mmX3.5mm的普通脚手
架钢管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材料均为通用施工周转材料,因此取材极为方便; (2)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且立柱的长度能根据实际钢梁的高
度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钢梁高度的需求; (3)本实用新型安装非常方便,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施工效率,且还能最大限度的降 低施工人员的安全隐患。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立柱1垂直的放置在钢梁8的上下翼之间,横杆2的一 端通过直角扣件与立柱1的上端相连,以使横杆2固定在立柱1上时呈水平放置。 斜杆3通过旋转扣件与横杆2的另一端相连,以使斜杆3通过该旋转扣件能绕横 杆2左右摆动。为了实现立柱1的可调节功能,在立柱1的下端还设置有可调底座4。 所述的可调底座4由一块底板5,垂直焊接在该底板5上的螺纹杆6,以及套在该 螺纹杆6上的转盘7组成。在该转盘7上还设有两个凸柱,以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旋转,而转 盘7中央的孔内设有与该螺纹杆6相对应的内螺纹,以便通过转盘7的旋转而升高或降低 转盘7的位置。 考虑到安全和成本因素,所述的立柱1、横杆2及斜杆3均采用①48mmX3. 5mm的 普通脚手架钢管制成。于是在施工时,需要将可调底座4的螺纹杆6放置在立柱1的钢管 内部,以通过旋转转盘7而达到将立柱1升高或减低的目的。通过对立柱1的调节,该立柱 便可以很好的卡在钢梁8的上下两翼之间,从而使立柱1、横杆2、斜杆3、可调底座4及钢 梁8共同形成一个稳定的悬臂支架体系,将钢梁8上部桥面的施工荷载通过横杆2承担并 传递给整个支架体系。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大跨度钢砼组合梁翼缘悬臂支架,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立柱(1)、固定在立柱(1)上端并呈水平放置的横杆(2),以及与横杆(2)另一端活动相连的斜杆(3)组成,且在立柱(1)的下端还设置有可调底座(4)。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大跨度钢砼组合梁翼缘悬臂支架,其特征在于,立柱(1)和横 杆(2)之间通过直角扣件相连。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大跨度钢砼组合梁翼缘悬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2) 与斜杆(3)之间通过旋转扣件相连。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钢砼组合梁翼缘悬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底 座(4)主要由底板(5)、一端垂直固定在底板上的螺纹杆(6),以及设置在该螺纹杆上并与 之相匹配的转盘(7)组成,所述螺纹杆(6)的另一端则位于立柱(1)的内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钢砼组合梁翼缘悬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 (1)、横杆(2)及斜杆(3)均由①48mmX3. 5mm的普通脚手架钢管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跨度钢砼组合梁翼缘悬臂支架,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立柱(1)、固定在立柱(1)上端并呈水平放置的横杆(2),以及与横杆(2)另一端活动相连的斜杆(3)组成,且在立柱(1)的下端还设置有可调底座(4)。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材料均为通用施工周转材料,因此取材极为方便,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立柱的长度还能根据实际钢梁的高度进行调整。
文档编号E01D21/00GK201460205SQ20092008119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7日
发明者李克明, 李朝勇 申请人: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