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前挂式除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941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载前挂式除雪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雪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前挂式除雪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北方的冬季,遇到雪天,会造成路面的通行不便,这时就需 要对积雪进行清除,尤其在部队的训练场地、车场、营区进出道路的积雪,则更加需要及时 的清除,而如果使用除雪剂,不仅不能起到快速的清除效果,而且还会造成路面的泥泞,同 时除雪剂还会对路面、汽车轮胎以及人们穿的鞋子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是否可以快 速、高效且环保的除雪成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前挂式除雪装置,其目的是解决除雪剂除雪 的方式无法快速、高效且环保的清除积雪的问题。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车载前挂式除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雪装置包括运载平台、连接机构、 升降机构、发动机总成和除雪系统;所述除雪系统通过连接机构可以升降的设置在运载平 台的前方;所述除雪系统与运载平台之间设置发动机总成和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连接除雪 系统,控制除雪系统的升降;发动机总成连接升降机构和除雪系统。所述连接机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直接与运载平台连接,另一部分与除雪系统相 连,两部分之间为可拆卸式的连接;所述发动机总成包括柴油箱、发动机和液压油泵;升降 调整机构主要包括液压缸和升降机构框架,液压缸连接液压油泵;除雪系统包括搅雪系统 和抛雪系统。所述升降机构框架包括固定架和活动臂,活动臂的一端活动设置在固定架上,另 一端活动设置在除雪系统上,所述液压缸的固定端设置在固定架上,液压缸的伸缩端顶在 活动臂上;所述搅雪系统主要包括搅龙和推雪铲,所述搅龙通过搅龙轴设置在推雪铲前,搅 龙轴与发动机连接,在所述推雪铲上设置有进雪口 ;所述抛雪系统包括抛雪腔、抛雪转子和 抛雪筒,所述抛雪筒与抛雪腔联通,抛雪腔与进雪口对应,所述抛雪转子设置在抛雪腔内与 进雪口对应的位置并与发动机连接,抛雪转子可以将雪由进雪口吸进抛雪腔并可以将雪通 过抛雪筒甩出;所述搅龙为可以将雪带向进雪口的螺旋叶片。所述搅龙轴通过涡轮蜗杆连接至发动机,所述抛雪转子设置在连接搅龙轴和发动 机的蜗杆上;所述进雪口设置在推雪铲的中央位置,所述搅龙为对称设置的螺旋叶片。所述抛雪筒为弧形筒状结构,开口朝向整个除雪装置前进方向的左侧或右侧。所述搅龙通过搅龙支板设置在搅龙轴上,搅龙轴通过搅龙堵板和轴承座设置在推
雪铲上。优点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前挂式除雪装置,所述除雪装置包括运载 平台、连接机构、升降机构、发动机总成和除雪系统;所述除雪系统通过连接机构可以升降 的设置在运载平台的前方;所述除雪系统与运载平台之间设置发动机总成和升降机构,升 降机构连接除雪系统,控制除雪系统的升降;发动机总成连接升降机构和除雪系统。该实用新型通过运载平台的移动实现在行进中除雪的目的,通过升降油缸调整除
3雪系统高度。除雪装置工作时,打开除雪装置的控制面板,运载平台推动整个除雪装置前 进。发动机输出动力,通过皮带轮传动,带动涡轮蜗杆和搅雪轴,搅龙开始搅雪,同时抛雪转 子也旋转。搅龙不断将路面上的积雪破碎。随着运载平台的前进,搅龙后面的推雪铲将破 碎后的积雪推起,由搅龙上的钢制螺旋叶片将雪传送到抛雪腔内,最后将雪抛出。该实用新型针对解放运输车、东风运输车、延安越野车三种车型分别为运载平台 设计了除雪装置。该除雪装置以解放汽车为运载平台设计,以柴油机为除雪系统动力源,通 过液压装置驱动搅龙搅雪,并最终进行抛雪处理,该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1、底盘采用重载汽车底盘,动力转向,平头驾驶室,其视野开阔,越野轮胎的附着 力强,并且马力强劲。2、连接机构直接与车底盘连结,便于整车与除雪装置拆卸。升降机构上装有液压 油缸,发动机和除雪系统相连,该实用新型不仅充分利用空间的,还让此除雪车安装简便操 作灵活。不除雪时,可直接拆卸连接机构。该实用新型操作简便,结构合理,可以快速、高效且环保的达到清除积雪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除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前挂式除雪装置,所述除雪装置包括运载 平台1、连接机构2、升降机构3、发动机总成4和除雪系统5 ;所述除雪系统5通过连接机构 2可以升降的设置在运载平台1的前方;所述除雪系统5与运载平台1之间设置发动机总 成4和升降机构3,升降机构连接除雪系统5,控制除雪系统5的升降;发动机总成4连接升 降机构3和除雪系统5。所述的运载平台1可以为解放运输车、东风运输车或延安越野车三种车型,因为 这些车的底盘采用重载汽车底盘,并且具有动力转向、平头驾驶室、视野开阔、装配附着力 强的越野轮胎和马力强劲的特点。同时,发动机总成4可以采用柴油机为整个除雪装置提 供动力源。所述连接机构2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直接与运载平台1连接,另一部分与除雪 系统5相连,两部分之间为可拆卸式的连接,这样一来便于运载平台1所使用的车辆与升降 机构3、发动机总成4和除雪系统5的拆卸。另外,把发动机总成4和升降机构3设置在运 载平台1和除雪系统5之间,充分利用空间的同时,让此除雪车安装简便操作灵活。不除雪 时,可直接拆卸连接机构。所述发动机总成4包括柴油箱、发动机和液压油泵;升降调整机构主要包括液压 缸3. 1和升降机构框架,液压缸3. 1连接液压油泵;除雪系统5包括搅雪系统和抛雪系统。 所述升降机构框架包括固定架3. 2和活动臂3. 3,活动臂3. 3的一端活动设置在固定架上 3. 2上,另一端活动设置在除雪系统5上,所述液压缸3. 1的固定端设置在固定架3. 2上,液 压缸的伸缩端顶在活动臂3. 3上,这样一来如图1所示,当液压缸3. 1伸出时,活动臂3. 3 就会在液压缸3. 1的顶力作用下向上抬起,这时,就会带动除雪系统5也向上抬起,而当需 要将除雪系统5放下时,则需要将液压缸3. 1收缩,这时,活动臂3. 3就会慢慢下降,同时带动除雪系统5也慢慢下降,从而完成整个除雪系统5的升降;如图2所示,所述搅雪系统主 要包括搅龙5. 3和推雪铲5. 8,所述搅龙5. 3通过搅龙轴5. 4设置在推雪铲5. 8前,在所述 推雪铲5. 8上设置有进雪口 6 ;所述抛雪系统包括抛雪腔、抛雪转子5. 7和抛雪筒5. 1,所述 抛雪筒5. 1与抛雪腔联通,抛雪腔与进雪口 6连通,所述抛雪转子5. 7设置在抛雪腔内与进 雪口 6对应的位置并与发动机连接,抛雪转子5. 7可以将雪由进雪口 6吸进抛雪腔并可以 将雪通过抛雪筒5. 1甩出,抛雪转子5. 7由三片叶片组成,采用高强度锰钢板制造,发动机 带动抛雪转子5. 7旋转;所述搅龙5. 3为可以将雪带向进雪口 6的螺旋叶片,可以是对称方 向设置的螺旋叶片。所述搅龙轴5. 4通过涡轮蜗杆5. 6连接至发动机,所述抛雪转子5. 7就设置在连 接搅龙轴5. 4和发动机之间的蜗杆上,也就是说发动机通过皮带轮带动涡轮蜗杆5. 6旋转; 然后涡轮蜗杆5. 6带动搅龙轴旋转,以实现除雪过程,此时,设置在蜗杆上的抛雪转子5. 7 也随之旋转。搅龙5. 3的叶片为锯齿形设计,可以将压实的积雪破碎并抛出。其叶片为左右对 称旋转,将搅雪腔两边的积雪同时搅向中间的进雪口 6处,吸入抛雪腔,增加了搅雪效率。搅龙5. 3的工作原理是,雪在推雪铲5. 8的推力作用下受挤压到一定程度,当搅龙 5. 3旋转时,在雪层上切割出一条雪带,并将雪沿轴向移动至进雪口前方。搅龙5. 3的叶片 安装为双向对称式,在中间留出一定空间,以减小雪进入抛雪腔的阻力。所述进雪口 6可以设置在推雪铲5. 8的中央位置,所述抛雪筒为弧形筒状结构,开 口朝向整个除雪装置前进方向的左侧或右侧,下部与搅雪腔用紧固螺栓连接,这样一来抛 雪转子5. 7转动时产生吸引力,搅龙5. 3搅入的积雪就被吸引进入抛雪腔并从抛雪筒5. 1 抛出,从而实现将雪抛向两边以实现清除积雪的目的。所述搅龙5. 3通过搅龙支板5. 5设置在搅龙轴5. 4上,搅龙轴5. 4通过搅龙堵板 5. 2和轴承座5. 9设置在推雪铲5. 8上。该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作为运载平台1的车辆将整个装置开到指定地点,然 后通过液压缸3. 1将除雪系统5放下,并调整除雪系统5的高度以适应除雪的要求,液压缸 3. 1通过液压油泵控制。然后启动发动机总成4中的发动机使其输出动力,并通过皮带轮 的传动带动涡轮蜗杆和搅雪轴旋转,这时搅龙5. 3开始旋转搅雪,同时抛雪转子5. 7也在蜗 杆的带动下旋转。随着运载平台1的车辆的缓慢前进,搅龙5. 3不断将路面上的积雪破碎。 搅龙后面的推雪铲5. 8将破碎后的积雪推起,由搅龙5. 3的钢制螺旋叶片将雪传送到中间 的进雪口 6,抛雪转子5. 7将雪吸进抛雪腔并通过抛雪筒5. 1甩出,从而完成除雪。该实用新型操作简便,结构合理,可以快速、高效且环保的达到清除积雪的目的。
权利要求一种车载前挂式除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雪装置包括运载平台(1)、连接机构(2)、升降机构(3)、发动机总成(4)和除雪系统(5);所述除雪系统(5)通过连接机构(2)可以升降的设置在运载平台(1)的前方;所述除雪系统(5)与运载平台(1)之间设置发动机总成(4)和升降机构(3),升降机构连接除雪系统(5),控制除雪系统(5)的升降;发动机总成(4)连接升降机构(3)和除雪系统(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前挂式除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分为 两部分,一部分直接与运载平台(1)连接,另一部分与除雪系统(5)相连,两部分之间为可 拆卸式的连接;所述发动机总成(4)包括柴油箱、发动机和液压油泵;升降调整机构主要包 括液压缸(3. 1)和升降机构框架,液压缸(3. 1)连接液压油泵;除雪系统(5)包括搅雪系统 和抛雪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前挂式除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框架包括 固定架(3. 2)和活动臂(3. 3),活动臂的一端活动设置在固定架上(3. 2),另一端活动设置 在除雪系统(5)上,所述液压缸(3. 1)的固定端设置在固定架(3.2)上,液压缸(3. 1)的 伸缩端顶在活动臂(3. 3)上;所述搅雪系统主要包括搅龙(5. 3)和推雪铲(5. 8),所述搅龙 (5. 3)通过搅龙轴(5.4)设置在推雪铲(5.8)前,搅龙轴(5.4)与发动机连接,在所述推雪 铲(5. 8)上设置有进雪口(6);所述抛雪系统包括抛雪腔、抛雪转子(5. 7)和抛雪筒(5. 1), 所述抛雪筒(5. 1)与抛雪腔联通,抛雪腔与进雪口(6)对应,所述抛雪转子(5. 7)设置在抛 雪腔内与进雪口(6)对应的位置并与发动机连接,抛雪转子(5.7)可以将雪由进雪口(6) 吸进抛雪腔并可以将雪通过抛雪筒甩出;所述搅龙(5.3)为可以将雪带向进雪口(6)的螺 旋叶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前挂式除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龙轴(5.4)通过 涡轮蜗杆(5.6)连接至发动机,所述抛雪转子(5. 7)设置在连接搅龙轴(5.4)和发动机的 蜗杆上;所述进雪口(6)设置在推雪铲(5. 8)的中央位置,所述搅龙(5. 3)为对称设置的螺 旋叶片。
5.根据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载前挂式除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雪筒为 弧形筒状结构,开口朝向整个除雪装置前进方向的左侧或右侧。
6.根据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前挂式除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龙(5.3)通 过搅龙支板(5.5)设置在搅龙轴(5.4)上,搅龙轴(5.4)通过搅龙堵板(5.2)和轴承座 (5.9)设置在推雪铲(5.8)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前挂式除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雪装置包括运载平台、连接机构、升降机构、发动机总成和除雪系统;所述除雪系统通过连接机构和升降机构可以升降的设置在运载平台的前方,所述除雪系统与运载平台之间设置发动机总成;发动机总成连接升降机构和除雪系统。该实用新型解决了以往除雪剂除雪存在的速度慢、低效且不环保的问题,该实用新型操作简便,结构合理,可以快速、高效且环保。
文档编号E01H5/04GK201627170SQ20102012412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5日
发明者伍建丹, 夏建满, 张忠钢, 曲云, 李秀良, 王勇, 蒋美华, 贾维维, 郭振东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空军专用车辆技术保障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