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结构及压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1052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结构及压路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结构及压路 机。
背景技术
压路机的振动轮和振动轮支板之间装设有振动轮的支承结构,支承结构通过内部 的轴承起到支承振动轮并允许振动轮发生转动。专利号为00225480. 8的实用新型公开了 一种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结构,该支承结构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主要包括支承体1和支承 套3,支承套3通过轴承4套设于支承体1上,所述轴承4的一侧的支承体1和支承套3之 间设有浮动密封圈2、轴承4的另一侧设有油封7。但是,该支承结构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浮动密封圈2比较容 易损坏,主要原因是支承体1与支承套3之间容易积存杂质,杂质进入浮动密封圈后,容易 加剧其磨损、导致浮动密封圈损坏,这种情况在压实水泥混凝土大坝等工况下会特别显著, 水泥砂浆流入浮动密封圈的结合部后很容易加剧其磨损;二是轴承中的润滑油脂补充不方 便,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轴承中的润滑油脂必然会有所损耗,必须适时进行补充,但是该 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结构没有设置加油装置,因此添加润滑油非常不方便,补充油脂时必 须拆下如图1中所示的端盖6、压盖5、油封7以及安装于本机构上的马达等其他零部件,非 常不方便。因此,现有的设备容易产生磨损,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且维护成本高,容易导致 设备产生磨损,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延长浮动密封圈以及轴承的使 用寿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维护成本低、润滑效果好的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结构及压路 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压路机振动轮的支 承结构,它包括支承体和支承套,所述支承套通过轴承套设于支承体上,所述轴承的一侧在 支承体和支承套之间设有浮动密封圈、轴承的另一侧设有油封,所述浮动密封圈的外侧设 有防尘机构;作为该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尘机构包括防尘圈和设于支承体上的环形槽,所述支承体上设有套设于所 述支承套外的凸缘,所述环形槽设于凸缘上,所述防尘圈套设于所述支承套上并嵌设于所 述环形槽中;或者,所述防尘机构包括防尘圈和设于支承体上的环形槽,所述支承套上设有套 设于所述支承体外的凸缘,所述防尘圈嵌设于所述环形槽中并内嵌于凸缘内;或者,所述防尘机构包括防尘圈和设于支承体上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设于所述 支承体与支承套的结合端面上,所述防尘圈嵌设于所述环形槽中并与所述支承套接触;[0010] 或者,所述防尘机构包括防尘圈和设于支承套上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设于所述 支承套与支承体的结合端面上,所述防尘圈嵌设于所述环形槽中并与所述支承体接触; 所述支承套上设有加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加油口和出油口通过油道与所述轴承的 内腔连通。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压路机,包括机架、振动轮和支承结构,所述振动轮通过所 述支承结构支承于所述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结构为上述支承结构;所述振动轮 与所述支承结构的支承体相连,所述支承结构的支承套与所述机架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浮动密封圈的外侧设有防尘机构, 可防止外部的杂质、灰尘等进入浮动密封圈,改善了浮动密封圈的工作状况、提高浮动密封 圈的使用寿命,降低机器的维护成本;防尘机构由环形槽和防尘圈组成,结构简单、成本低 廉;通过在支承套上设有加油口和出油口,可以方便地对轴承进行加油润滑,定期补充油 脂,有效改善和保证了轴承的润滑状况,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图1为现有技术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路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支承结构包括支承体1和支承套3,支 承套3通过轴承4套设于支承体1上,轴承4的一侧在支承体1和支承套3之间设有浮动 密封圈2,轴承4的另一侧设有油封7,浮动密封圈2的外侧设有防尘机构。在本实施例中, 防尘机构包括防尘圈9和设于支承体1上的环形槽8,支承体1上设有套设于支承套3外 的凸缘12,环形槽8设于凸缘12上,防尘圈9套设于支承套3上并嵌设于环形槽8中。轴 承4的内圈通过一压盖5固定于支承体1上,轴承4的外圈则固定于支承套3中。支承套 3上位于油封7的外侧设有端盖6,本实施例中油封7设于压盖5和端盖6之间,且压盖5 与支承体1之间通过密封圈保持接缝密闭,端盖6和支承套3之间通过密封圈保持接缝密 闭,浮动密封圈2和油封7 —起构成将轴承4包含在内的润滑油腔,而由防尘圈9和设于支 承体1上的环形槽8组成的防尘机构一起防止灰尘和杂物进入浮动密封圈2的内侧,因此 可以保持轴承4润滑,延长轴承4的使用寿命。由于压路机轴承中的润滑油脂必然会随着 运行有所损耗,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支承套3上设有加油口 31和出油口 32,加油口 31和出 油口 32通过油道33与轴承4的内腔保持连通,通过加油口 31和出油口 32及时或定期补 充油脂,可以有效改善和保证轴承的润滑状况,从而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加油 口 31中设有油嘴、油嘴座、油嘴座密封圈,轴承4的外圈中部具有油环及孔,可以将从油嘴 过来的油引入轴承4的内腔。出油口 32中设有堵头,需要加油时拧开堵头,即可加注润滑 油脂。
4[0021]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支承 套3上设有套设于支承体1外的凸缘12,防尘圈9嵌设于环形槽8中并内嵌于凸缘12内。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防尘 机构包括防尘圈9和设于支承体1上的环形槽8,环形槽8设于支承体1与支承套3的结合 端面上,防尘圈9嵌设于环形槽8中并与支承套3接触。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防尘 机构包括防尘圈9和设于支承套3上的环形槽8,环形槽8设于支承套3与支承体1的结合 端面上,防尘圈9嵌设于环形槽8中并与支承体1接触。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压路机包括机架10、振动轮11和支承结构,振动轮11 通过支承结构支承于机架10上,其中支承结构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支承结构,振动轮 11与支承结构的支承体1相连,支承结构的支承套3与机架10相连。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 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 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 润饰,例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或者第二实施例中将环形槽8设于支承套3上,又或者采用其他 的防尘机构等等,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结构,它包括支承体(1)和支承套(3),所述支承套(3)通过轴承(4)套设于支承体(1)上,所述轴承(4)的一侧在支承体(1)和支承套(3)之间设有浮动密封圈(2)、轴承(4)的另一侧设有油封(7),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密封圈(2)的外侧设有防尘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机构包括 防尘圈(9)和设于支承体(1)上的环形槽(8),所述支承体(1)上设有套设于所述支承套 (3)外的凸缘(12),所述环形槽(8)设于凸缘(12)上,所述防尘圈(9)套设于所述支承套 (3)上并嵌设于所述环形槽(8)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机构包括 防尘圈(9)和设于支承体(1)上的环形槽(8),所述支承套(3)上设有套设于所述支承体 ⑴外的凸缘(12),所述防尘圈(9)嵌设于所述环形槽⑶中并内嵌于凸缘(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机构包括 防尘圈(9)和设于支承体(1)上的环形槽(8),所述环形槽(8)设于所述支承体(1)与支承 套(3)的结合端面上,所述防尘圈(9)嵌设于所述环形槽(8)中并与所述支承套(3)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机构包括 防尘圈(9)和设于支承套(3)上的环形槽(8),所述环形槽(8)设于所述支承套(3)与支承 体(1)的结合端面上,所述防尘圈(9)嵌设于所述环形槽(8)中并与所述支承体(1)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的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 套⑶上设有加油口(31)和出油口(32),所述加油口(31)和出油口(32)通过油道(33) 与所述轴承(4)的内腔连通。
7.—种压路机,包括机架(10)、振动轮(11)和支承结构,所述振动轮(11)通过所述支 承结构支承于所述机架(1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结构为权利要求1 6任一所述的 支承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轮(11)与所述支承结构的支 承体⑴相连,所述支承结构的支承套⑶与所述机架(10)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路机振动轮的支承结构和压路机,支承结构包括支承体(1)和支承套(3),所述支承套(3)通过轴承(4)套设于支承体(1)上,所述轴承(4)的一侧在支承体(1)和支承套(3)之间设有浮动密封圈(2)、轴承(4)的另一侧设有油封(7),所述浮动密封圈(2)的外侧设有防尘机构,压路机包括机架、振动轮和上述支承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延长浮动密封圈以及轴承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维护成本低、润滑效果好的优点。
文档编号E01C19/28GK201704608SQ20102014013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4日
发明者陈乐尧 申请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