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搅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28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沥青搅拌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浙青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浙青搅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公路行业的发展要求,则对改性浙青加工行业生产设备的要求也规范化,最终能实现生产高品质性能产品。而目前改性浙青设备行业中的搅拌系统,搅拌都采用立式叶片搅拌,不能很好的起到搅拌作用在罐中仍然存在搅拌死角,从而使生产出来的改性浙青品质大大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浙青搅拌系统, 使罐中无任何搅拌死角,提高了产品品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浙青搅拌系统,包括电机1,电机1和减速机2的输入连接,减速机2的输出和螺旋桨搅拌轴3的一端连接,螺旋桨搅拌轴3的另一端和螺旋桨叶片4连接,并伸入到浙青罐体5中。所述的浙青罐体5为卧式罐体。所述的螺旋桨搅拌轴3与浙青罐体5侧壁在安装时成15°夹角。本设备的有益效果是整个结构组成简单、成本低、安全、可靠、节能环保,克服了其它搅拌系统在工作时能耗高、留有搅拌死角等不利因素,大大提高了生产过程中,因搅拌带来的不利因素使产品品质得到保证。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参照附图,一种浙青搅拌系统,包括电机1,电机1和减速机2的输入连接,减速机 2的输出和螺旋桨搅拌轴3的一端连接,螺旋桨搅拌轴3的另一端和螺旋桨叶片4连接,并伸入到浙青罐体5中。所述的浙青罐体5为卧式罐体。所述的螺旋桨搅拌轴3与浙青罐体5侧壁在安装时成15°夹角。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先由电机1提供力矩给减速机2,再由减速机2传给螺旋桨搅拌轴3,最后由螺旋桨叶片4传送给罐中的浙青,由于采用螺旋桨叶片4工作时,给浙青提供力量使浙青动起来,运动起来后的浙青又给了叶片一个反作用,就这样反反复复使浙青的运动幅度大大加
3强,这样就不可能留有任何死角,从而提高了搅拌强度使生产的浙青品质提高。
权利要求1.一种浙青搅拌系统,包括电机(1),其特征在于电机(1)和减速机( 的输入连接, 减速机⑵的输出和螺旋桨搅拌轴⑶的一端连接,螺旋桨搅拌轴⑶的另一端和螺旋桨叶片⑷连接,并伸入到浙青罐体(5)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浙青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浙青罐体(5)为卧式罐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浙青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桨搅拌轴(3) 与浙青罐体(5)侧壁在安装时成15°夹角。
专利摘要一种沥青搅拌系统,包括电机,电机和减速机的输入连接,减速机的输出和螺旋桨搅拌轴的一端连接,螺旋桨搅拌轴的另一端和螺旋桨叶片连接,并伸入到沥青罐体中,先由电机提供力矩给减速机,再由减速机传给螺旋桨搅拌轴,最后由螺旋桨叶片传送给罐中的沥青,由于采用螺旋桨叶片工作时,给沥青提供力量使沥青动起来,运动起来后的沥青又给了叶片一个反作用,就这样反反复复使沥青的运动幅度大大加强,这样就不可能留有任何死角,从而提高了搅拌强度使生产的沥青品质提高。
文档编号E01C19/10GK202247612SQ20112040626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1日
发明者宋小朱, 张林军, 阳明华 申请人:西安远翔公路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