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交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287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立交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立交桥,特别是ー种适用于十字路ロ的立交桥,属交通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ー些立交桥,有的结构虽简单,但功能不全,通行能力差;或者功能完整,但结构复杂,往往为求全其功能,出现不符合交通习惯的结构设计,甚至让人感觉上桥如走迷宫。最常见的左转弯方式为过桥后从右道旋回入道,这种结构占地面积大,且因不符合左转靠左行的常规习惯,不熟悉路况的容易发生变道错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立交桥,完全符合传统交通习惯的前提下实现直行,左、右转弯和调头无障碍通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立交桥设置在纵向道和横向道的交叉ロ,包括直行道、左转道和右转道,右转道沿桥体的外缘无坡度右转弯,直行道向上起拱并同时沿一圓弧的右半圈延伸,跨过右邻横向道后逐渐降低,至相向的纵向道后直出,四条直行道各在其右邻直行道的桥拱下穿过,相互穿插围成一立交转盘;左转道进入立交转盘内后左转,在接近立交转盘中心位置小转弯,从左邻横向道向左直出,相対的两条左转道俯视为相切走向,为ー对儿;另两条相対的左转道俯视方向同样在立交转盘中间位置小转弯,为另一对儿;两对儿左转道在转盘中心相互交叉,交叉部位上下错位,其中ー对儿在转盘中心部分向上拱起,另ー对儿在转盘中心部分向下倒拱,各左转道从相向直行道下穿过。本实用新型的进ー步改进在于每条左转道入口处开辟调头小弯道。在桥体底部,形成与立交转盘同心的环状转盘。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本实用新型突破了现有立交桥直行走直道、转弯走弯道的习惯模式,将立交桥和转盘原理相结合,将直行道设计为弧旋弯道,扩大了道路交汇空间;四条直行道的弧旋弯道围成立交转盘,将路ロ中央空间空出,实现了左转道在最佳空间分配;使左转道相对独立,并设置在立交转盘中央,使空间发挥最大作用。直行道的立体弧旋拱桥结构,起到延长拱桥长度、减小坡度、降低桥体高度的作用。四条直行道相互穿插,围成一座立交转盘,彼此独立进出,避免了交叉通行和进出ロ拥堵,实现了出入井然有序。
图I是ー种立交桥的俯视图。其中1、左转道,2、直行道,3、右转道,4、调头小弯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ー步详细说明图I所示,本新型立交桥,设置在纵向道和横向道的交叉ロ,包括直行道2、左转道I和右转道3。右转道3沿桥体的外缘无坡度右转弯;直行道2向上起拱并同时沿一圓弧的右半圈延伸,跨过右邻横向道后逐渐降低,至相向纵向道后直出,四条直行道2各在其右邻直行道的桥拱下穿过,相互穿插围成一立交转盘;左转道I在接近立交转盘中间位置小半 径90度左转弯,相对的两条左转道俯视为相切走向,为一对儿;另两条相对的左转道I俯视方向同样在接近立交转盘中间位置小半径90度左转弯,为另ー对儿;两对儿左转道I在转盘中心相互交叉,交叉部位上下错位,其中ー对儿在转盘中心部分向上拱起,另ー对儿在转盘中心部分向下倒拱,各左转道从相向直行道下穿过。每条左转道I入口处开辟调头小弯道4。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直行,左、右转弯和调头无障碍通行,整体像一个花篮,结构紧凑,造型美观。在立交桥地平线以下部分,形成一个与立交桥同圆心、同直径的环状转盘,供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中央部分可以修建停车场或花坛。将立交桥和转盘的优势结合,提供了道路交汇空间,实现了左转道在最佳空间分配。每条直行道2既纵向起拱又沿弧线右向旋转成为立体弧旋拱桥,四条直行道2的立体弧旋拱桥从右邻直行道的桥拱下通出,共同围成一座立交转盘。左转道I的立交桥相对独立,设置在立交转盘中央,有效利用空间。突破了现有立交桥直行走直道、转弯走弯道的习惯模式,将立交桥和转盘原理相结合,将直行道设计为弧旋弯道,扩大了道路交汇空间;四条直行道2的弧旋弯道围成立交转盘,将路ロ中央空间空出,实现了左转道I在最佳空间分配。直行道2的立体弧旋拱桥结构,起到延长拱桥长度、减小坡度、降低桥体高度的作用。四条直行道2相互穿插,围成一座立交转盘,为左转道I提供了最佳空间,彼此独立进出,避免了交叉通行和进出口拥堵,实现了出入井然有序。左转道I相对独立,设置在立交转盘中央,使空间发挥最大作用。该新型立交桥符合立交桥空间分配、分道行驶的原理;将立交桥和转盘的优势结合在一起,解决了左转道I的设计难题,使立交桥设计更合理,功能更齐全。该新型立交桥不仅完全实现了无障碍通行,而且实现了不间断连续通行,一旦形成网络,将成倍提高城市通行率,有效避免车辆拥堵,缓解交通压カ。适用于十字路ロ建造,尤其以结构紧凑、造型美观,而且随场地、通行要求可大可小,适宜城市繁华路ロ建造。
权利要求1.ー种立交桥,设置在纵向道和横向道的交叉ロ,包括直行道、左转道和右转道,右转道沿桥体的外缘无坡度右转弯,其特征在干直行道向上起拱并同时沿一圓弧的右半圈延イ申,跨过右邻横向道后逐渐降低,至相向的纵向道后直出,四条直行道各在其右邻直行道的桥拱下穿过,相互穿插围成一立交转盘;左转道进入立交转盘内后左转,在接近立交转盘中心位置左转弯,从左邻横向道向左直出,相对的两条左转道俯视为相切走向,为一对左转道;另两条相対的左转道俯视方向同样在立交转盘中间位置左转弯,为另一对左转道;两对左转道在转盘中心相互交叉,交叉部位上下错位,其中ー对在转盘中心部分向上拱起,另ー对在转盘中心部分向下倒拱,各左转道从相向直行道下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每条左转道入口处开辟调头弯道。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立交桥,其特征在于在桥体底部,形成与立交转盘同心的环状转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交桥,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十字路口的立交桥,属交通设施技术领域;设置在纵向道和横向道的交叉口,包括直行道、左转道和右转道,右转道沿桥体的外缘无坡度右转弯,其特征在于直行道向上起拱并同时沿一圆弧的右半圈延伸,跨过右邻横向道后逐渐降低,至相向的纵向道后直出,四条直行道各在其右邻直行道的桥拱下穿过,相互穿插围成一立交转盘;左转道进入立交转盘内后左转,从左邻横向道向左直出,两对儿左转道在转盘中心相互交叉,交叉部位上下错位,其中一对儿在转盘中心部分向上拱起,另一对儿在转盘中心部分向下倒拱,各左转道从相向直行道下穿过;本实用新型将立交桥和转盘原理相结合,将直行道设计为弧旋弯道,使左转道相对独立。
文档编号E01C1/04GK202430606SQ20112053907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1日
发明者张维平, 张耀坤 申请人:张耀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