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性骨架及塔柱钢筋绑扎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2266716阅读:29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劲性骨架及塔柱钢筋绑扎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具体涉及劲性骨架及塔柱钢筋绑扎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桥梁工程中,高墩施工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为了确保高墩施工的施工质量以及安全性,利用劲性骨架进行施工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劲性骨架在钢筋固定以及模板巩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地说,增加了劲性骨架后,由于劲性骨架刚性较大,钢筋、模板可以在劲性骨架上固定,从而预防钢筋骨架整体歪倒和模板垮塌事件的发生,同时工人操作时,可以利用劲性骨架固定安全带,对操作工人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另外,在钢筋安装过程中,可以利用劲性骨架进行纠偏、固定,保证钢筋安装位置准确,使保护层质量得到保证。传统的劲性骨架一般由骨架立柱、骨架横杆和骨架斜杆三部分组成桁架式结构, 劲性骨架安装完成后,进行塔柱钢筋绑扎,劲性骨架起到支撑塔柱主筋并保证塔柱主筋在竖直方向上定位的作用。但是,传统的劲性骨架却很难控制塔柱主筋在水平方向上的定位, 使塔柱主筋绑扎时在水平方向上定位精准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塔柱主筋绑扎时在水平方向上定位精准度较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劲性骨架,包括矩形桁架式结构的骨架主体,所述骨架主体的顶端和底端前、后外侧面上分别固定设有主筋定位板,所述主筋定位板水平放置且外端面上均勻设置有多个用于定位主筋的开口槽,位于同一侧上、下设置的两块主筋定位板上的开口槽内分别放置塔柱主筋,且所述主筋绑扎在所述骨架主体上。在上述劲性骨架中,所述主筋定位板为具有水平部和竖直部的角钢,所述竖直部的背面与所述骨架主体焊接,所述水平部朝向所述骨架主体的外侧,所述开口槽设置在所述水平部的外端面上。在上述劲性骨架中,所述开口槽为U形,开口深度可容纳双筋结构的主筋。在上述劲性骨架中,所述主筋定位板的外端面上焊接有限位钢筋,封闭所有开口槽的开口端。在上述劲性骨架中,所述主筋的上伸出端固定设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的外径大于所述开口槽的槽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塔柱钢筋绑扎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0、在骨架拼装场地拼装单节劲性骨架,所述单节劲性骨架包括矩形桁架式结构的骨架主体,所述骨架主体的顶端和底端前、后外侧面上分别固定设有主筋定位板,所述主筋定位板水平放置且外端面上均勻设置有多个用于定位主筋的开口槽;A20、将相应的塔柱主筋分别放置在所述主筋定位板上的开口槽内,并焊接限位钢筋将所述开口槽封住,在塔柱主筋的上端固定设置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的外径大于所述开口槽的槽宽;
A30、利用起吊设备将已安装有塔柱主筋的单节劲性骨架起吊至待安装位置,将其与塔座内预埋段或下方的单节劲性骨架焊接拼接;
A40、对下方单节劲性骨架上的塔柱主筋进行微调,调整到位后通过连接套筒将两节单节劲性骨架上相对设置的塔柱主筋对接。本发明提供的劲性骨架,在骨架主体的顶端和底端前、后外侧面上分别固定设有主筋定位板,主筋定位板上均勻设置有多个用于定位主筋的开口槽,塔柱主筋可以放置在开口槽内与骨架主体进行绑扎,因此可以有效控制塔柱主筋在水平方向上的定位,使塔柱主筋绑扎时在水平方向上的定位精准度大幅提高。本发明提供的塔柱钢筋绑扎施工方法,塔柱主筋在地面场地进行绑扎并整体吊装对接,避免了绑扎工作的高空作业,加快了桥梁主塔的施工进度。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单节劲性骨架立面图(主筋未示出); 图2为图1的俯视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单节劲性骨架中主筋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图3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出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单节劲性骨架立面图,单节劲性骨架包括矩形桁架式结构的骨架主体,骨架主体由竖向并排设置的骨架立柱11、12、13以及横向并排设置的骨架横杆 21、22、23、M以及多根骨架斜杆3焊接而成。骨架立柱11、12、13承受劲性骨架及塔柱钢筋的重量,所以一般选用大型号的角钢。在骨架主体的前、后外侧面上设有主筋定位板,前侧面的主筋定位板41、42分别位于劲性骨架的顶端和底端且与骨架横杆21、22、23、M平行, 主筋定位板41略高于最上端的骨架横杆21,主筋定位板42略高于最下端的骨架横杆M, 主筋定位板41、42为具有水平部和竖直部的角钢,竖直部的背面与骨架主体焊接,水平部朝向骨架主体的外侧。再参见图2,图2为图1俯视图,主筋定位板41的外端面上根据塔柱主筋的设计间距开设有相应的U形开口槽1,开口槽1设置在塔柱主筋的水平部上且开口向外。再参见图3、图4,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单节劲性骨架中主筋的安装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塔柱主筋4分别设置在开口槽1内并与骨架主体绑扎,开口槽1的宽度略大于塔柱主筋4的直径,开口槽1的开口深度以可容纳双筋结构的塔柱主筋为准,对于双筋结构的塔柱主筋,两根塔柱主筋4、5需要通过铁丝8绑扎在一起,在主筋定位板41、42的外端面上焊接限位钢筋9将主筋定位板41、42上的所有开口槽的开口端封闭,限位钢筋9与主筋定位板41平行。限位钢筋9与主筋定位板41、42大幅提高了塔柱主筋绑扎时在水平方向上的定位精准度。
开口宽度略大于塔柱主筋4的直径,主筋定位板42的开口槽宽度与开口槽1略有不同,以塔柱主筋对位时有足够的调整空间为准。塔柱主筋4的顶端焊接固定有连接套筒 2,连接套筒2的外径略大于开口槽1的宽度。连接套筒2用于实现上下两节劲性骨架中的塔柱主筋对接。主筋定位板41与骨架立柱11的连接处焊接有两块加劲板进行加固,上加劲板6 一端固定于骨架立柱11,另一端固定于主筋定位板41水平部的自由端,下加劲板7以主筋定位板41水平部为轴线与上加劲板6对称设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塔柱钢筋绑扎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0、在骨架拼装场地拼装桁架式单节劲性骨架,在骨架主体的顶端和底端前、后外侧面上分别焊接固定主筋定位板,主筋定位板41、42水平放置且外端面上均勻设置有多个用于定位主筋的U形开口槽1,在主筋定位板41、42与骨架立柱11、12、13的连接处分别焊接两块加劲板6、7进行加固;
A20、将相应的塔柱主筋4、5分别放置在主筋定位板41、42上的开口槽内,并焊接限位钢筋9将开口槽1封住,在塔柱主筋4、5的上端固定设置连接套筒2,连接套筒2的外径大于开口槽1的槽宽;
A30、利用起吊设备将已安装有塔柱主筋4、5的单节劲性骨架起吊至待安装位置,将其与塔座内预埋段或下方的单节劲性骨架焊接拼接;
A40、对下方单节劲性骨架上的塔柱主筋进行微调,调整到位后通过连接套筒2将两节单节劲性骨架上相对设置的塔柱主筋对接。本发明提供的塔柱钢筋绑扎施工方法中,塔柱主筋无需在劲性骨架吊装完成后再进行绑扎,从而使传统的绑扎高空作业变成陆地作业,减少了绑扎钢筋时的高空作业量,降低了绑扎钢筋的施工难度和施工风险。另外,塔柱主筋绑扎与劲性骨架拼装可同步进行,从而缩短了塔柱的施工工期,尤其对于塔高较高、钢筋较多的主塔,能有效地加快施工进度。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劲性骨架,包括矩形桁架式结构的骨架主体,所述骨架主体的顶端和底端前、后外侧面上分别固定设有主筋定位板,所述主筋定位板水平放置且外端面上均勻设置有多个用于定位主筋的开口槽,位于同一侧上、下设置的两块主筋定位板上的开口槽内分别放置塔柱主筋,且所述主筋绑扎在所述骨架主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劲性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筋定位板为具有水平部和竖直部的角钢,所述竖直部的背面与所述骨架主体焊接,所述水平部朝向所述骨架主体的外侧, 所述开口槽设置在所述水平部的外端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劲性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槽为U形,开口深度可容纳双筋结构的主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劲性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筋定位板的外端面上焊接有限位钢筋,封闭所有开口槽的开口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劲性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筋的上伸出端固定设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的外径大于所述开口槽的槽宽。
6.塔柱钢筋绑扎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10、在骨架拼装场地拼装单节劲性骨架,所述单节劲性骨架包括矩形桁架式结构的骨架主体,所述骨架主体的顶端和底端前、后外侧面上分别固定设有主筋定位板,所述主筋定位板水平放置且外端面上均勻设置有多个用于定位主筋的开口槽;A20、将相应的塔柱主筋分别放置在所述主筋定位板上的开口槽内,并焊接限位钢筋将所述开口槽封住,在塔柱主筋的上端固定设置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的外径大于所述开口槽的槽宽;A30、利用起吊设备将已安装有塔柱主筋的单节劲性骨架起吊至待安装位置,将其与塔座内预埋段或下方的单节劲性骨架焊接拼接;A40、对下方单节劲性骨架上的塔柱主筋进行微调,调整到位后通过连接套筒将两节单节劲性骨架上相对设置的塔柱主筋对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劲性骨架及塔柱钢筋绑扎施工方法,劲性骨架包括矩形桁架式结构的骨架主体,所述骨架主体的顶端和底端前、后外侧面上分别固定设有主筋定位板,所述主筋定位板水平放置且外端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定位主筋的开口槽,位于同一侧上、下设置的两块主筋定位板上的开口槽内分别放置塔柱主筋,且所述主筋绑扎在所述骨架主体上。本发明,塔柱主筋可以放置在主筋定位板上的开口槽内与骨架主体绑扎,因此可以有效控制塔柱主筋在水平方向上的定位,使塔柱主筋绑扎时在水平方向上的定位精准度大幅提高,另外,塔柱主筋在地面场地进行绑扎并整体吊装对接,避免了绑扎工作的高空作业,加快了桥梁主塔的施工进度。
文档编号E01D21/00GK102561197SQ20121000718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1日
发明者余本俊, 周外男, 张爱花, 李军堂, 林明伟, 汪芳进, 涂满明, 王东辉, 王寅峰, 胡军 申请人: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