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交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8625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立交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立交桥,特别是涉及一种环岛上方及下方设直行车道、环岛实现车辆平面转向的立交桥。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保有率越来越高,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也日益严重。城市交通在道路交叉时呈现出的车辆堵塞现象普遍存在,如果在早晚高峰期则更为严重。现在通常都是利用电子信号灯按照车流量分配时间对通过交叉路口的车辆进行直行、左转等控制,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效率低下,日益严重的堵车现象任然无法得到彻底的解决。建立交桥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现在在两条道路相交处建的立交桥,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如果对路况不是很熟悉很容易走错方向,这种结构复杂的立交桥,不仅行驶起来容易使迷失方向,而且其工程造价昂贵,占地面积大,目前还没有很理想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交桥,其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立交桥结构复杂、造价闻、占地面积大等发明所存在的问题。技术方案 —种立交桥,所述立交桥为三层结构,主要是由下层直行车道、地面环岛车道和上层直行车道构成的;所述地面环岛车道设置在地面上,地面环岛车道的下方为下层直行车道,地面环岛车道上方为上层直行车道,下层直行车道与上层直行车道垂直。在所述地面环岛车道旁边的人行通道上还架设有过街天桥。所述下层直行车道设置为东西方向。所述下层直行车道设置为南北方向。优点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立交桥,具有如下优点(I)、结构简单。(2)、工程量小。(3)、造价低。(4)、占地面积小。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下层直行车道;2、地面环岛车道;3、上层直行车道;4、人行通道;5、过街天桥。[0022]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交桥,如图I、图2中所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交桥共分为三层结构,主要是由下层直行车道I、地面环岛车道2和上层直行车道3构成的;所述地面环岛车道2就设置在地面上,在地面环岛车道2的下方设置为下层直行车道1,在地面环岛车道2的上方设置为上层直行车道3,下层直行车道I与上层直行车道3垂直。如图2中所示,在所述的地面环岛车道2旁边设置有人行通道4,在人行通道4上还架设有过街天桥5,可供行人通过。所述下层直行车道I可以设置为东西方向。所述下层直行车道I也可以设置为南北方向。具体方向可以根据实际施工的要求或地质结构以及周边建筑等情况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这种立交桥,在地面环岛车道2的上方及下方设置直行车道,使用时,通过地面环岛车道2实现车辆的平面转向,直行车辆通过上层直行车道I或者下层直行车道3直接通过路口,转弯车辆可以通过地面环岛车道2进行方向调节。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工程量小、造价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适于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1.一种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交桥为三层结构,主要是由下层直行车道(I)、地面环岛车道(2)和上层直行车道(3)构成的;所述地面环岛车道(2)设置在地面上,地面环岛车道(2)的下方为下层直行车道(1),地面环岛车道(2)上方为上层直行车道(3),下层直行车道(I)与上层直行车道(3 )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立交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地面环岛车道(2)旁边的人行通道(4 )上还架设有过街天桥(5 )。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直行车道(I)设置为东西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直行车道(I)设置为南北方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涉及一种立交桥,所述立交桥为三层结构,主要是由下层直行车道、地面环岛车道和上层直行车道构成的;所述地面环岛车道设置在地面上,地面环岛车道的下方为下层直行车道,地面环岛车道上方为上层直行车道,下层直行车道与上层直行车道垂直。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立交桥结构复杂、造价高、占地面积大等反面存在的问题,适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E01C1/04GK202466335SQ20122000263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5日
发明者吕贵刚, 张华勋, 王德成 申请人:王德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