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桥梁防护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4237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的桥梁防护设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新型的桥梁防护设施,尤其涉及针对跨越重点构筑物(铁路、公路)上方桥梁中央分隔带处的防撞及防落物设施。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通行能力日趋饱和,服务水平逐渐降低,部分四车道的高速公路已不能满足交通量的增长需求,因此对其进行改扩建,由四车道加宽为六车道或八车道,提高其通行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桥梁在现代高速公路中占有较大比重,且桥梁加宽存在技术复杂、实施难度高、对现状交通影响大的特点,因此桥梁加宽改造成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重点。在桥梁加宽改造中,针对既有中央分隔带处的地褓、防撞护栏通常采用将既有地褓、防撞护栏拆除重建的方式作为其优选方案。当桥梁跨越重点构筑物(铁路、公路)时,其防撞护栏及地褓的拆除必将会对桥下通行的铁路、公路的安全产生很大的影响。如不对桥梁处采用相应的防撞、防护措施会对桥下的既有交通运行状况带来很大的影响。工程建设中,经常会有多处的跨越重点构筑物(如铁路),凡是在跨越重点构筑物处均均需设置防撞,每处防护的长度基本上为30多米,如果采用整体拆除方式,则施工难度很大,且安全防护也很难保证,因此,为了保证桥下通行交通状况的安全,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撞、防护措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桥梁防护设施,可以减少对桥下的既有交通状况的影响,并能明显提高对桥下重点构筑物的安全防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新型的桥梁防护设施予以实现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护栏、护栏支柱、地褓和与所述地褓连接的多个并列布置的预制钢梁构件,所述预制钢梁构件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焊接有多个加劲板,位于最外边两端的加劲板的外侧均分别焊接有腹板,所述底板的下面焊接有两个限位钢板,所述顶板和底板的宽度两侧均焊接有定位钢板;相邻的预制钢梁构件之间设有混凝土预制盖板;所述预制钢梁构件与地褓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组件,所述护栏支柱的侧面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顶板之间设有第二连接组件。本发明新型的桥梁防护设施,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均为螺栓连接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构造设置可以有效的减少施工工程中对桥下的既有交通运行状况的影响,并通过焊接形成整体的预制钢梁构件,不但易于锚固且易于安装、稳定性好;另外,混凝土预制盖板可以将多个预制钢梁构件形成紧密结合的整体,可以避免发生落物坠落于桥下的现象,在保证了施工安全的同时也保证了桥下的通行安全。


图1是本发明一种新型的桥梁防护设施的立面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新型的桥梁防护设施的平面示意图;图3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中B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1中所示预制钢梁构件的立面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预制钢梁构件的平面示意图;图7是图5中C处局部的立面放大图;图8是图5中C处局部的平面放大图。图中:1-桥面铺装层,2-地褓,3-第一连接组件,4-腹板,5-第二连接组件,6_预制钢梁构件,7-混凝土预制盖板,8-钢板,9-顶板,10-底板,11-加劲板,12-限位钢板,13-定位钢板,14-护栏,15-护栏立柱,16-支撑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桥梁防护设施,包括护栏14、护栏支柱15、地褓2和与所述地褓2连接的多个并列布置的预制钢梁构件6,图1和图2中I所示位置为桥面铺装层。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预制钢梁构件6由焊接在一起的顶板9、底板10、多个加劲板11、腹板4、限位钢板12和定位钢板13构成。即该预制钢梁构件包括顶板9和底板10,所述顶板9和底板10之间焊接有多个加劲板11,位于最外边两端的加劲板11的外侧均分别焊接有腹板4,所述底板10的下面焊接有两个限位钢板12,所述顶板9和底板10的宽度两侧均焊接有定位钢板13,如图7和图8所示;如图2所示,相邻的预制钢梁构件6之间设有混凝土预制盖板7 ;所述预制钢梁构件6与既有构造物地褓2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组件3,所述第一连接组件3为螺栓连接件,其中连接螺栓31为后植入连接螺栓,地褓内设有扩底孔32,如图4所示;所述护栏支柱15的侧面焊接有支撑板16,所述支撑板16与顶板9之间设有第二连接组件5,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二连接组件5也是螺栓连接件,连接时最好在螺栓帽51的下面再设一层钢板8,如图3所示,图中52为锁紧螺母。所述预制钢梁构件各钢板间采用焊接工艺形成整体,其通过限位钢板12可限制整体预制钢梁构件的横向移动,同时通过底板10与地褓2间的连接螺栓限制其纵向移动;在各个节间处设置预制钢梁构件6后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与既有地褓2连接,混凝土预制盖板7置于各预制钢梁构件6之间,从而形成防落物体系;另外,通过第二连接组件5将顶板9与护栏立柱15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防撞体系。实施例:桥梁处设置的地褓长度为30m,其高度30cm,其宽度为lm,所采用的混凝土标号为C30,预制钢梁构件的顶板采用厚度分别为20mm和IOmm的钢板焊接组成,预制钢梁构件的底板采用厚度分别为20mm和IOmm的钢板焊接组成;在顶板与底板的对应位置处预留40mmX26mm的连接螺栓孔,以保证连接螺栓穿过顶板和底板,以形成锚固;腹板、加劲板、限位钢板均采用厚度为12mm的钢板;定位钢板采用30mmx30mm的定型方钢;预制钢梁构件与地褓采用M24后植入螺栓予以连接锚固;预制钢梁构件与波形护栏立柱采用M24地脚螺栓锚固。本发明安装简便、措施可靠。本发明的施工过程是:加工顶板9、底板10、腹板4、加劲板11、限位钢板12和定位钢板13后,将它们按照图示位置和结构焊接拼装为预制钢梁构件6。将既有现状的护栏立柱15及护栏14拆除,将预制钢梁构件6就位后进行打磨以保证表面平整,无明显坑槽、缺损。在预制钢梁构件6就位位置处进行标定以确定其准确位置,对既有地褓2进行钻孔,并钻出扩底孔,采用吊装设备使预制钢梁构件6就位,并植入连接螺栓31。将混凝土预制盖板7置于预制钢梁构件6的各个节间处,并在缝隙处采用砂浆予以勾缝填平,从而形成防落物体系。将护栏立柱15置于顶板9预留的螺栓孔处,并采用连接螺栓予以连接,后将护栏就位于护栏立柱处,从而形成防撞体系。尽管上面结合图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变形,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的桥梁防护设施,包括护栏(14)、护栏支柱(15)和地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地褓(2)连接的多个并列布置的预制钢梁构件(6),所述预制钢梁构件(6)包括顶板(9)和底板(10),所述顶板(9)和底板(10)之间焊接有多个加劲板(11),位于最外边两端的加劲板(11)的外侧均分别焊接有腹板(4),所述底板(10)的下面焊接有两个限位钢板(12),所述顶板(9)和底板(10)的宽度两侧均焊接有定位钢板(13);相邻的预制钢梁构件(6)之间设有混凝土预制盖板(7);所述预制钢梁构件(6)与地褓(2)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组件(3),所述护栏支柱(15)的侧面焊接有支撑板(16),所述支撑板(16)与顶板(9)之间设有第二连接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的桥梁防护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3)和第二连接组件(5)均为螺栓连接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桥梁防护设施,包括护栏、护栏支柱、地袱和与地袱连接的多个并列布置的预制钢梁构件,预制钢梁构件包括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之间焊接有多个加劲板,位于最外边两端的加劲板的外侧均分别焊接有腹板,底板的下面焊接有两个限位钢板,顶板和底板的宽度两侧均焊接有定位钢板;相邻的预制钢梁构件之间设有混凝土预制盖板。本发明防护设施可以有效的减少施工工程中对桥下的既有交通运行状况的影响,不但易于锚固且易于安装、稳定性好;另外,混凝土预制盖板可以将多个预制钢梁构件形成紧密结合的整体,可以避免发生落物坠落于桥下的现象,在保证了施工安全的同时也保证了桥下的通行安全。
文档编号E01D19/10GK103147389SQ20131008371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5日
发明者曹景, 何玉宝, 丁雪松, 张洪海, 谢斌, 杨洁, 张四国, 李焱, 陆华臻, 张一卓, 何文飞, 吕耀秀 申请人: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