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摆减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5921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摩擦摆减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擦摆减震支座,包括支座上部和支座下部,所述支座上部设置于所述支座下部上表面,所述支座上部的上端设有连接部,所述支座上部的下端面为球形凸面,所述支座下部上表面设置有球形凹面,所述球形凹面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摩擦阻尼层,所述球形凸面与所述球形凹面的弧度相同。本实用新型的上支座下部可以产生相对滑移,并且在滑移过程消耗外来能量,从而起到减震的作用。
【专利说明】摩擦摆减震支座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领域的减震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摩擦摆减震支座。

【背景技术】
[0002] 减震支座是设在建筑物与基础之间的装置。早期的减震装置主要是由橡胶与薄钢 板交替叠合构成的叠层橡胶减震支座。后来又对其进行了改进,在叠层橡胶减震支座中加 入铅棒,形成铅芯叠层橡胶减震支座。
[0003] 如中国专利CN102061666A公开了一种铁路桥梁专用隔震减震支座,包括铅芯叠 层橡胶支座,X型软钢阻尼器和上下联结板,X型软钢阻尼器位于铅芯叠层橡胶支座的两 侦h并且固定于上下联结板上。
[0004] 这种结构的减震支座,可以提高支座的屈服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限制桥梁的位移。 但是容易在减震结构内产生次内力,损坏桥梁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擦摆减震支座,其上支座 下部可以产生相对滑移,并且在滑移过程消耗外来能量,从而起到减震的作用。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擦摆减震支座,包括支座上部和支座 下部,所述支座上部设置于所述支座下部上表面,所述支座上部的上端设有连接部,所述支 座上部的下端面为球形凸面,所述支座下部上表面设置有球形凹面,所述球形凹面的上表 面均匀设置有摩擦阻尼层,所述球形凸面与所述球形凹面的弧度相同。
[0007] 较佳的,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面为水平面。
[0008] 较佳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球形凸面之间设置有侧部,所述侧部为柱形。
[0009] 较佳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球形凸面之间设置有侧部,所述侧部为锥形。
[0010] 较佳的,所述摩擦阻尼层为超高压聚四氟乙烯纤维编织物、诺梅克斯(Nomex)、玻 璃纤维或芳纶纤维编织物新型耐磨耗摩擦材料。
[0011] 较佳的,所述支座下部的材料为低合金钢。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设计,由于将支座上部的下表 面和支座下部的凹面设计为球形,在任意方向外力的作用下,支座上部可以沿其相对方向 进行位移。
[0013] 此外,设置于凹面的摩擦阻尼层可以缓冲变形压力,损耗外力能量,从而达到耗能 减震的目的。
[0014]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 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施例摩擦摆减震支座主剖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施例摩擦摆减震支座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摩擦摆减震支座,包括支座上部2和支座下部3。 其中支座上部2的上端设有连接部21,该连接部用于连接支座上部2与桥梁。连接部21的 上端面为水平面,支座上部2的下端面为球形凸面23。连接部21与球形凸面23之间设置 有侧部22,侧部22为柱形。
[0018] 支座下部3采用低合金钢材料,其上表面为球形凹面32,球形凹面32的上表面均 匀设置有摩擦阻尼层31。球形凹面32与球形凸面23的弧度相同,两者接触后紧密配合。
[0019]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摩擦阻尼层为超高压聚四氟乙烯纤维编织物、Nomex、玻璃 纤维或芳纶纤维编织物新型耐磨耗摩擦材料,通过耐高温粘结剂将这种新型聚四氟乙烯 纤维编织物、Nomex、玻璃纤维或芳纶纤维编织物与球面可靠粘接,抗压设计承载力可达到 100?250Mpa,摩擦系数为0· 02?0· 10。
[0020] 设置于该结构的摩擦阻尼层31不仅可以缓冲由于温度或者位移引起的支座的变 形,而且可以增加上支座上下部相对移动的阻力,减小上支座上下部相对移动的位移。
[0021]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情况:如图2所示,将梁4固定设置于桥墩5上,然后将设 置有摩擦阻尼层的支座下部3固定于设置于梁4上。安装支座上部2,使其下表面的球形凸 面23位于支座下部3的球形凹面32上。用同样的方法,将数个摩擦摆减震支座安装于梁 上,然后将支座上部2与桥梁1固定连接。
[0022] 本实施例中,支座上下部的尺寸、支座上部的球形凸面以及支座下部球形凹面的 弧度可以根据具体减震要求进行调整,在此不再详述。
[0023] 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部的上表面可以为与桥梁底部结构相配合的其他形状,t匕 如矩形凹凸型等。
[0024]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球形凸面直接设置于连接部的下端,设置于连接部21和 球形凸面23之间的侧部22也可以为锥形或者其他形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0025] 该结构的桥梁减震支座,一方面可也起到普通支座的作用,即将桥梁上部载荷通 过支座上部2以及支座下部3均匀传递给下部结构。当桥梁由于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形时, 设置于支座上部和支座下部之间的摩擦阻尼层可以缓冲上述变形,避免结构内部产生较大 的次内力,从而减少对桥梁结构的损害,延长使用寿命。
[0026] 另一方面,该结构可以起到减震隔震的作用。发生震动时,在外力作用下,支座上 部将外力作用于支座下部的摩擦阻尼层,当摩擦阻尼层被压缩到极限时,支座上部开始产 生沿支座下部凹面上移的趋势,当外来震动力克服了该结构的垂直或者水平方向的载荷及 摩擦力时,支座上下部产生相对滑移。由于设置于支座下部摩擦阻尼层的阻尼作用,外来 的能量迅速被消耗,支座上部在自重以及桥梁重力的作用下复位,从而起到耗能减震的作 用。由于该结构的支座上部与支座下部之间的接触面为球面,所以无论是来自哪个方向的 震动,支座上部都可以相对支座下部向相对的方向发生位移,实现全方位减震隔震的目的。
[0027]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 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 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摩擦摆减震支座,包括支座上部和支座下部,所述支座上部设置于所述支座下 部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上部的上端设有连接部,所述支座上部的下端面为球形凸 面,所述支座下部上表面设置有球形凹面,所述球形凹面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摩擦阻尼层, 所述球形凸面与所述球形凹面的弧度相同。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摆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面为水平面。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摆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球形凸面之 间设置有侧部,所述侧部为柱形。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摆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球形凸面之 间设置有侧部,所述侧部为锥形。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摆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阻尼层为超高压聚四 氟乙烯纤维编织物、诺梅克斯、玻璃纤维或芳纶纤维编织物耐磨耗摩擦材料。
6. 如权利要求1或5任一项所述的摩擦摆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下部的材料 为低合金钢。
【文档编号】E01D19/04GK203878465SQ201420256910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0日
【发明者】王志强, 闫兴非, 周良, 年福龙, 汪罗英, 彭俊 申请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上海通桥桥梁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