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建设施,特别涉及一种防止热交换的路基隔热设施。
背景技术:
在多年冻土区修筑高速公路,由于受到工程投资、地形等因素的限制,需采用分离式路基通过。当分离式路基坡脚间距小于5m时,两分离路基相互之间会产生热干扰效应。在新道路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也会遇到在一条旧的道路旁边铺设一条分隔的新道路的情况。这时,如果旧的道路和新道路相距小于5米,两个道路路基之间会产生热干扰效应。一侧路基边坡的吸热会严重影响另一侧路基的热量收支平衡,造成路基土体温度升高,上限下降,影响路基的稳定,并且间距越小,其热干扰效应越显著。为了保护旧的道路结构不受影响,应避免对旧的道路做大的调整,因此,需要一种设置在新道路路基中以保护原有道路路基结构同时将相邻道路之间进行隔热的防止热交换的路基隔热设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置在新道路路基中以保护原有道路路基结构同时将相邻道路之间进行隔热的防止热交换的路基隔热设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发明的防止热交换的路基隔热设施,包括后建路基及位于后建路基地下层的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至上而下依次铺设第一层土工格栅、碎石块、隔热材料和第二层土工格栅。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隔热材料和第二层土工格栅之间铺设碎石块。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隔热材料为珍珠岩材料。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隔热材料为隔热砖材料。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隔热层中设置有热棒。
更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热棒为竖直热棒或L型热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防止热交换的路基隔热设施通过隔热材料有效的将两个相邻路基之间进行隔热,再通过碎石块有效的散热,防止局部热量过高,两者结合使用,具有防止热交换的作用,所述碎石块铺设在隔热材料的上侧,便于充分吸收和扩散热量。采用两层土工格栅,使粒状填料与网格互相锁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平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后建路基;2.第一层土工格栅;3.碎石块;4.隔热材料;5.第二层土工格栅;6.热棒。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防止热交换的路基隔热设施的优选实施例,包括后建路基1及位于后建路基1地下层的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至上而下依次铺设第一层土工格栅2、碎石块3、隔热材料4和第二层土工格栅5。优选的,所述隔热材料4和第二层土工格栅5之间铺设碎石块3。优选的,所述隔热材料4为珍珠岩材料。优选的,所述隔热材料4为隔热砖材料。所述隔热层中设置有热棒6。所述热棒6为竖直热棒或L型热棒。
本发明的防止热交换的路基隔热设施通过隔热材料4有效的将两个相邻路基之间进行隔热,再通过碎石块3有效的散热,防止局部热量过高,两者结合使用,具有防止热交换的作用,所述碎石块3铺设在隔热材料4的上侧,便于充分吸收和扩散热量,采用两层土工格栅,使粒状填料与网格互相锁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平面。所述隔热材料4和第二层土工格栅5之间铺设碎石块3,在隔热材料4的上下两侧同时铺设碎石块3,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所述隔热材料4为珍珠岩材料,珍珠岩是经膨胀而成的一种轻质、多功能新型材料,具有表观密度轻、导热系数低、化学稳定性好、使用温度范围广、吸湿能力小等特点。所述隔热材料4也可以是隔热砖材料,隔热砖是一种隔热性能优良的材料,具有体积密度小,容重轻,导热系数低,隔热、保湿效果好的特点。所述隔热层中设置有热棒6,热棒6是一种由碳素无缝钢管制成的高效热导装置,5米埋入地下,地面露出2米。它具有独特的单向传热性能:热量只能从地面下端向地面上端传输,反向不能传热。所述热棒6为竖直热棒或L型热棒,选用竖直热棒或L型热棒适应道路路基的不同需要,具有更好的实用效果。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