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机及闸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9903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闸机及闸机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闸机及闸机组。



背景技术:

为方便管理人流并规范行人出入,闸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目前在地铁、高铁、写字楼、社区门禁、工厂、旅游区检票等有广泛的应用。人行闸机实现了被授权人可以通过,且一次只通过一人。闸机最基本的功能是实现一次只通过一人,可用于各种收费、门禁场合的入口闸机通道处。另外,随着安保管理和国家反恐的需要,需要对持票人的真实身份进行核验。

而随着我国经济、铁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发展,选择铁路出行的旅客越来越多,这对铁路的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全国各地大多数车站采用人工方式验证通行者身份信息,即便个别车站采用闸机自动验票或身份证,也仅仅是通过设置一道闸机门来控制通行者的通行。

然而,当前面的通行者刷票进入时,后面的通行者可能在不刷票的情况下尾随进入,无法保证通行者“一人一票”的进站,进站秩序比较混乱;而目前的闸机自动验票,无法识别持票者是否是乘客本人,进一步造成秩序的混乱。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通行者尾随进站、保证通行者“人-证-票”合一的进站的闸机及闸机组。

一种闸机,其中,该闸机包括:

第一侧机体;

第二侧机体,该第二侧机体与所述第一侧机体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一侧机体与所述第二侧机体之间形成闸机通道;

票证检测装置,设置于闸机通道的入口端,用于检测通行者的票证信息;

第一闸机门、第二闸机门及第三闸机门,沿所述闸机通道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闸机门设置于闸机通道的入口端,所述第三闸机门设置于闸机通道的出口端,所述第一闸机门用于根据证件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阻断或开放所述闸机通道;

身份识别装置,设置于第一闸机门与第三闸机门之间,用于识别通行者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二闸机门及第三闸机门根据身份识别装置的识别结果阻断或开放所述闸机通道;以及

导流门,设置于闸机通道一侧的第一闸机门与第二闸机门之间的第一侧机体上,用于当身份识别装置对身份信息的识别失败时打开,引导通行者从导流门退出闸机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机体包括间隔设置的前侧机体及后侧机体,所述入口端位于所述前侧机体,所述出口端位于所述后侧机体,所述导流门设置于前侧机体与后侧机体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身份识别装置设置于所述后侧机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身份识别装置包括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显示模块及补光装置,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对身份识别装置的识别结果进行显示,所述补光装置用于为人脸识别模块识别人脸时进行补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导流门控制按钮,设置于第一闸机门与第二闸机门之间的第一侧机体或第二侧机体上,用于控制导流门的开启及关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第一检测装置及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及第二检测装置分别设置于第一闸机门两侧,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置于入口端的第一侧机体或第二侧机体上,用于对闸机通道中准备通过第一闸机门的通行者数量进行检测;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设置于第一闸机门与第二闸机门之间的第一侧机体或第二侧机体上,用于对第一闸机门与第二闸机门之间的通行者人数进行检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票证检测装置和身份识别装置电连接,以交换数据信息。

一种闸机组,其中,所述闸机组包括第一闸机及第二闸机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闸机与第二闸机之间形成导流通道;所述第一闸机及第二闸机均分别包括:

第一侧机体与第二侧机体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侧机体与所述第二侧机体之间形成闸机通道;

票证检测装置,设置于闸机通道的入口端,用于检测通行者的票证信息;

第一闸机门、第二闸机门及第三闸机门,沿所述闸机通道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闸机门设置于闸机通道的入口端,所述第三闸机门设置于闸机通道的出口端,所述第一闸机门用于根据证件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阻断或开放所述闸机通道;

身份识别装置,设置于第一闸机门与第三闸机门之间,用于识别通行者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二闸机门及第三闸机门根据身份识别装置的识别结果阻断或开放所述闸机通道;以及

导流门,设置于导流通道一侧,用于控制导流通道与闸机通道之间的阻断及开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闸机与所述第二闸机共用所述导流通道,所述第一闸机的导流门与第二闸机的导流门设置于所述导流通道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应急门设置于所述导流通道中,用于控制导流通道的阻断或开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应急门设置于导流门与出口端之间的导流通道中,用于将通过第三闸机门后的通行者,经过应急门从导流通道导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提供的闸机及闸机组,通过设置第一闸机门、第二闸机门及第三闸机门,一方面实现了严格的“一票一人”的进站顺序,避免尾随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实现了“票-证-人”合一的进站流程,从而有效阻止了冒用他人票证的现象以及强行闯关的现象,提高了车站的进站秩序;再者,通过设置导流门,使得非法通行者可通过导流门从核验区离开,而无需再倒回等待区,避免了与后续通行者的行进方向冲突,对后续排队秩序的影响,从而提高了通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闸机及闸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闸机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闸机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闸机及闸机组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提供的闸机1000包括第一侧机体1及第二侧机体2,所述第一侧机体1与所述第二侧机体2间隔设置形成闸机通道100,用于通行者通行。所述闸机通道100中设置有第一闸机门3、第二闸机门4、第三闸机门5及导流门6,所述第一闸机门3靠近闸机通道100的入口端设置,所述第二闸机门5设置于所述闸机通道100的出口端,所述第二闸机门4设置于第一闸机门3和第三闸机门5之间。所述导流门6设置于第一闸机门3与第二闸机门4之间。所述第一侧机体1上设置有票证检测装置110及身份识别装置7,所述票证检测装置110设置于第一侧机体1上,用于控制第一闸机门3的开启与关闭。所述身份识别装置7设置于第一闸机门3和第三闸机门5之间,用于对通行者的身份信息进行识别,并控制第二闸机门4与第三闸机门5的开启与关闭。

具体的,所述第一侧机体1与第二侧机体2相互间隔的设置,以形成闸机通道100用于通行者通行。所述第一侧机体1与第二侧机体2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以使通行者能够正常通行。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机体1与第二侧机体2之间的距离为0.65米。

所述第一闸机门3、第二闸机门4、第三闸机门5及导流门6可分别为辐闸、摆闸、翼闸、平移闸、转闸、一字闸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一闸机门3、第二闸机门4及第三闸机门5沿从入口端到出口端的顺序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闸机通道100中,用于阻断或开放所述闸机通道100。所述第一闸机门3、第二闸机门4及第三闸机门5的高度可以根据第一侧机体1及第二侧机体2的高度进行选择。进一步,所述第三闸机门5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侧机体1及第二侧机体2的高度,以避免非法通行者翻越所述第三闸机门5。所述第三闸机门5的高度可大于1.2米、大于1.5米、大于1.8米。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闸机门5的高度为1.35米,能够有效阻挡普通通行者翻越第三闸机门5。所述第一闸机门3、第二闸机门4及第三闸机门5将所述闸机通道100分为等待区101、核验区102及进站区103。具体的,所述第一闸机门3可与进入闸机通道100的等待区101连通,所述第一闸机门3与第二闸机门4之间形成核验区102,所述第二闸机门4与第三闸机门5之间形成进站区103。

所述导流门6可设置于闸机通道100的任意一侧,所述导流门6设置于第一闸机门3及第二闸机门4之间,即所述导流门6设置于核验区102中,用于将非法进入核验区102或者身份核验未通过的非法通行者引导出核验区102。进一步,所述导流门6可设置于第一侧机体1或第二侧机体2中,用于引导非法通行者从第一侧机体1或第二侧机体2离开核验区102,而无需倒流从第一闸机门1离开,从而避免对后续进入的通行者造成影响。所述导流门6可与所述闸机通道100外的导流通道200连通,以引导非法通行者通过导流通道200离开核验区102。所述导流门6可通过导流门控制按钮115手动控制开启及关闭,所述导流门控制按钮115可设置于第一侧机体1或第二侧机体2上,且靠近导流门6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门6设置于闸机通道100一侧的第一侧机体1中。

所述第一侧机体1可包括间隔设置的前侧机体11及后侧机体12,所述入口端位于前侧机体11,而所述出口端位于所述后侧机体12,即通行者从入口端进入所述闸机通道100后,依此经过前侧机体11、后侧机体12后,从出口端离开。所述导流门6设置于前侧机体11与后侧机体12之间,通过导流门6控制核验区域102与导流通道200之间的阻断或开放。

所述票证检测装置110设置于所述前侧机体11上,可用于对通行者的票据、证件进行检验,例如车票、门票、身份证等,以验证通行者是否持有合法票据或证件,以判断是否有权限通过所述第一闸机门3。可以理解,所述票证检测装置110也可设置于第二侧机体2上。另外,所述票据及证件也可在进入闸机100之前进行了绑定,因此可通过票据及证件中的任意一种进行验证,以实现票证合一。当所述票证检测装置110检验通行者持有的票证为合法时,则验证通过,并打开第一闸机门3,使闸机通道100开放,通行者经过第一闸机门3进入核验区102;否则,则保持第一闸机门3关闭,并同时进行报警。另外,所述第一侧机体1或第二侧机体2上还设置有通道指示灯111,用于指示闸机通道100是否被可用。当所述闸机通道100可用时,则显示绿灯,以指示通行者可通过等待区101进入闸机通道100;当所述闸机通道100已被占用时,则显示红灯,已警示通行者目前闸机通道100已被占用,需稍后进入闸机通道100。进一步,所述第一侧机体1或第二侧机体2上可设置有通行指示灯114,用于指示通行者是否有权限通过。所述通行指示灯114可在票证检测装置110验证通过时,显示绿灯,以提示通行者具有通过权限;所述通行指示灯114可在票证检测装置110对票证检测未通过时,显示红灯,以提醒通行者以及管理人员。本实施例中,所述票证检测装置110、通道指示灯111及所述通行指示灯114均设置于前侧机体11上。

进一步,所述等待区101还设置有第一检测装置112,用于检测等待区101中的人数。具体的,当通行者在等待区101排队等候进站时,设置在等待区101的第一检测装置112检测到等待区101内的等待人数不为零,则所述通道指示灯111处于红色状态,表示闸机通道100已被占用。如果有其他通行者强行闯入等待区101,则第一检测装置112检测到等待区101的人数多于1人,则控制通行指示灯114亮红灯并发出警报,以提示后面的通行者退出等待区101,以保证等待区101中只有一人。所述第一检测装置112可设置于第一侧机体1与第二侧机体2上,进一步,所述第二检测装置113可设置于前侧机体11与第二侧机体2上。

另外,所述核验区102还设置有第二检测装置113,用于检测核验区102中是否有人,并将检测到的人数信息上传至控制中心。所述第二检测装置113可对称设置于第一侧机体1及第二侧机体2上,具体的,所述第二检测装置113可对称设置于前侧机体11与第二侧机体2上。进一步,所述第二检测装置113与第一检测装置11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闸机门3的两侧。

若第二检测装置113检测到核验区102内只有一人时,说明当前核验区102内有通行者正在进行核验。此时可控制身份识别装置7处于启用状态,以等待通行者进行身份核验,同时所述票证检测装置110处于待机状态而不进行票证检测;并且可控制第一闸机门3及第二闸机门4处于关闭状态,以阻挡其他的通行者进入核验区102。进一步,若第二检测装置113检测到核验区102中有多人时,即有其他通行者尾随强行闯入核验区102,则可控制第一闸机门3处于打开状态,保持第二闸机门4处于关闭状态,以使尾随的通行者从第一闸机门3离开核验区102,此时可同时控制身份识别装置7处于待机状态而不进行身份核验。进一步,所述尾随的通行者也可通过导流门6退出核验区102。若第二检测装置113检测到核验区102无人,则可控制票证检测装置110处于启用状态,以等待通行者进行票证的验证工作。

通过所述第一闸机门3、第二闸机门4,将核验区102隔离出来,再通过所述第二检测装置113的检测,可避免核验区102中存在多人的情况。一旦出现多人,则第二闸机门4保持关闭状态,且身份识别装置7也始终处于停用状态,无法核验任何通行者的身份认证,因此第二闸机门4也保持关闭状态,多个通行者均无法通过第二闸机门4,严格控制“一票一人”的进站,从而有效阻止了多个通行者尾随进站现象的发生,提高了车站的进站秩序,使通行者排队进站秩序井然,提高了排队进站的效率,为车站安全、有序地开展工作提供了保障;同时该防尾随的控制方法全程自动控制,无需工作人员或需要很少工作人员的参与,效率高且成本低。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检测装置112和第二检测装置113可以采用相同的器件来实现相应的功能,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器件来实现相应的功能,例如:第一检测装置通过光电传感器实现检测功能,第二检测装置通过红外传感器实现检测功能;或第一、第二检测装置均通过红外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实现检测功能。

优选地,第一检测装置112和第二检测装置113为设置在闸机通道100两侧侧壁沿通行者行走方向上的条形红外传感器或条形光电传感器,条形红外传感器或条形光电传感器在闸机通道100的两侧侧壁上对称设置。通过检测通过闸机通道100的通行者的红外热量信息、造影信息或对传感器的遮挡信息来获知通行者的数量及相应区域内是否有人。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检测装置112和第二检测装置113也可以通过设置在相应区域内的摄像装置来实现检测人数信息的目的。

所述身份识别装置7可设置于所述核验区102中,用于对核验区102的通行者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所述身份识别装置7可设置于第一侧机体1或第二侧机体2上,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具体的,所述身份识别装置7可设置于后侧机体12上,以对第二闸机门4的开启及关闭进行控制。所述身份识别装置7可包括人脸识别模块、指纹验证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实施例中,所述身份识别装置7包括人脸识别模块701及指纹识别模块702。所述人脸识别模块701用于对通行者的面部特征进行采集识别,以验证通行者的身份信息;同时,所述指纹识别模块702用于对通行者的指纹进行采集识别,以验证通行者的身份信息。所述人脸识别模块701可包括摄像头,用于对通行者的面部特征进行采集;所述指纹识别模块702可包括指纹收集器,用于对通行者的指纹进行收集。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模块701及指纹识别模块702,可判断所述通行者是否有权限通过所述第二闸机门4。当所述身份识别装置7对通行者的身份信息验证通过时,则开启第二闸机门4及第三闸机门5,以使通行者经过进站区103通过闸机;否则,则保持第二闸机门4及第三闸机门5保持关闭状态。进一步,当通行者未通过所述身份识别装置7的验证时,所述身份识别装置7可控制导流门7打开,以使非法通行者从导流门7离开闸机通道1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身份识别装置7还可包括验证信息显示屏703,用于对显示通行者身份信息的识别结果。另外,所述身份识别装置7还可包括补光灯704,用于在弱光环境下对通行者进行补光,以使人脸识别模块701能够准确、快速的采集到通行者的面部特征。

通过所述身份识别装置7,能够准确的获取通行者的身份信息,并可将获取的身份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中,以与服务器中保存的持票证者相关联的身份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通过,则可控制第二闸机门4及第二闸机门5开启,使通行者通过闸机通道100;另一方面,若验证未通过,则可控制导流门6开启,使非法通行者从导流门6即可离开核验区102,而无需再经过第一闸机门3以及等待区101,从而避免对后续排队等待的通行者造成影响,提高了车站的进站秩序,从而提高了闸机1000的通行效率。

进一步,所述闸机还包括报警装置121,所述报警装置121可设置于第一侧机体1及第二侧机体2上,用于发出警报信息,以提醒管理者进行人工干预。具体的,所述报警装置121可设置于所述后侧机体12上,可用于通行者的身份识别未通过时,发出报警。另外,如果有通行者未经过身份验证而强行闯入进站区103的时候,所述报警装置121可发出报警,以提示管理者进行干预;同时,所述第三闸机门5保持关闭状态,使非法通行者无法通过闸机通道。所述报警装置121可为发光装置或发声装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报警装置121为一指示灯。

本发明提供的闸机,通过设置第一闸机门、第二闸机门及第三闸机门,将闸机通道分割为功能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具有不同的功能,并且结合票证检测装置及身份识别装置,一方面实现了严格的“一票一人”的进站顺序,避免尾随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实现了“票-证-人”合一的进站流程,从而有效阻止了冒用他人票证的现象以及强行闯关的现象,提高了车站的进站秩序;为车站安全、有序地开展工作提供了保障;再者,通过设置导流门,使得非法通行者可通过导流门从核验区离开,而无需再倒回等待区,避免了与后续通行者的行进方向冲突,对后续排队秩序的影响,从而提高了通行效率;另外,所述闸机可全程自动控制,无需工作人员或需要很少工作人员的参与,效率高且成本低。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闸机组,所述闸机组包括第一闸机及第二闸机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闸机与第二闸机与所述闸机1000的结构相同。

具体的,所述第一闸机与第二闸机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闸机与第二闸机之间共用导流通道200,所述第一闸机的导流门与所述第二闸机的导流门设置于所述导流通道200的两侧,且均与所述导流通道200连通,用于第一闸机或第二闸机中的非法通行者通过导流通道200离开闸机通道100。所述第一闸机的导流门可与第二闸机的导流门对称分布于所述导流通道200的两侧。

进一步,请一并参阅图3,所述闸机组还可包括应急门8,所述应急门8设置于第一闸机与第二闸机之间。所述应急门8设置于导流通道200中,用以控制导流通道200的阻断与导通。具体的,所述应急门8在正常状态下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应急门8用于在通行者已经通过闸机通道且发生紧急情况发生时,允许通行者通过应急门8离开,而避免通行者从闸机通道100退出,对后续的通行者造成影响。所述应急门8可为单向门,即所述应急门8只允许通过闸机通道100进入站台的通行者离开,而不允许通行者从导流通道200经过应急门进入站台。具体的,所述应急门8可设置于靠近第一闸机及第二闸机的出口端设置,因此非法通行者可经过导流门从入口端的方向离开第一闸机或第二闸机。进一步,所述闸机组可包括应急门控制按钮801,用于控制应急门8的开启及关闭。所述应急门控制按钮801可设置于第一闸机或第二闸机的出口端,且与应急门8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以避免非法通行者经过导流通道200触碰到应急门控制按钮801,以避免应急门8的异常开启,防止通行者穿过导流通道200进入站台等。

在所述闸机组中,通过在第一闸机与第二闸机之间设置导流通道,使得非法进入核验区的通行者可以从导流通道离开,避免与后续通行者的行进方向冲突,对后续的排队秩序造成影响,从而提高了通行效率;另外,所述第一闸机与第二闸机共用所述导流通道,也减少了占用面积。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