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高速公路分流处护栏端部的防撞技术,特别是一种提高吸能能力的吸能桶式可导向防撞垫,通过高吸能型防撞垫结构设计有效保障车辆碰撞事故发生时车内乘员的安全。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分流处的护栏端部,往往是防护的薄弱环节,一旦发生碰撞事故,会给车辆和司乘人员造成严重伤害,由于其位置和事故特征的特殊性,需要采用防撞缓冲设施。防撞垫是世界各国公认的高速公路分流处的护栏端部有效防护设施,已成为当前保障公路交通分流处或障碍物前端安全的一种必要装备,其主要功能一方面是在车辆碰撞时通过自体变形吸收碰撞能量使车辆安全停驶或平稳导出,降低事故严重程度;另一方面可通过其表面颜色和图形符号起警告和诱导作用,减少事故发生概率。目前,现有技术中防撞垫大部分利用吸能材料消耗车辆碰撞能量,目前较多的采用特殊混凝土材料吸能、充水形式吸能、钢管变形吸能及特殊塑料材料等方式实现吸能作用,但这些防撞垫吸能效率较低,导致防撞垫长度较长,结构复杂、成本高,适用范围受到限制,同时塑料材料耐久性较差,性能需要进一步改进。随着我国《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JTG B05-01—2013)的颁布实施,新标准新增加了防撞垫的防护等级要求,明确规定防撞垫应采用实车足尺碰撞试验进行评价,并给出具体的试验检测方法和评价指标。为此,本发明人完成了本实用新型,以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便宜、质量轻便且满足新标准的高吸能型可导向防撞垫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提高吸能能力的吸能桶式可导向防撞垫,通过高吸能型防撞垫结构设计有效保障车辆碰撞事故发生时车内乘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吸能能力的吸能桶式可导向防撞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后端的锚固支架和位于前端的锚固底板,在所述锚固支架与所述锚固底板之间的纵向空间内包括沿纵向排列的一组滑动支架,该组滑动支架串联在导轨上,所述导轨的前端固定在所述锚固底板上, 所述导轨的后端固定在所述锚固支架上,所述滑动支架的左侧通过滑动螺栓连接左侧导向板,所述滑动支架的右侧通过滑动螺栓连接右侧导向板,前后相邻的滑动支架之间设置有吸能桶,所述吸能桶的桶壁与滑动支架相连接,相邻的滑动支架之间的距离自前往后逐节增加,相应的各节吸能桶的纵向长度自前往后逐节增加。
所述吸能桶呈扁形,所述吸能桶的内面设置有加强构件。
所述吸能桶呈扁八边形,所述吸能桶的内面设置有加强构件。
所述相邻的滑动支架之间的距离自前往后逐节增加的方式成等差数列分布,相应的各节吸能桶的纵向长度自前往后逐节增加的方式成等差数列分布。
所述加强构件采用肋板或圆管焊接结构,相邻滑动支架之间上下居中设置一个吸能桶。
所述加强构件为环形,所述吸能桶纵向中线与吸能桶右端之间的中部设置有加强构件,所述吸能桶纵向中线与吸能桶左端之间的中部设置有加强构件。
所述滑动支架的下部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轨穿越所述导向孔。
所述导向板为波形梁或其他梁,所述锚固底板的上方设置有圆弧形鼻端,所述圆弧形鼻端连接所述导向板。
所述吸能桶的桶壁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所述滑动支架,或者通过错台搭接结构连接所述滑动支架。
所述滑动支架包括挂钩结构,所述吸能桶的桶壁下端设置有槽孔,所述滑动支架与所述吸能桶的桶壁之间采用挂钩搭接结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吸能能力的吸能桶式可导向防撞垫,通过高吸能型可导向防撞垫结构设计,例如逐节增加的间距设计和逐节增加的吸能桶纵向长度设计(本文中纵向指公路行车方向,即公路长度方向,横向指公路宽度方向),使整个结构纵向刚度从前向后依次增强,同时在滑动支架与导向板之间采用了滑动螺栓连接结构,在纵向撞击时能够有利于使整个防撞垫从前向后依次纵向压缩,从而有效保障车辆碰撞事故发生时车内乘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吸能能力的吸能桶式可导向防撞垫结构示意图。
图2是滑动支架与吸能桶的螺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滑动支架与吸能桶的挂钩搭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滑动支架与吸能桶的错台搭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示如下:1-吸能桶;2-导向板;3-滑动支架;4-导轨;5-锚固支架;6-圆弧形鼻端;7-锚固底板;8-滑动螺栓;9-加强构件;10-紧固螺栓;11-挂钩搭接结构;12-错台搭接结构;13-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图1-图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图1是实施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吸能能力的吸能桶式可导向防撞垫结构示意图。图2是滑动支架与吸能桶的螺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滑动支架与吸能桶的挂钩搭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滑动支架与吸能桶的错台搭接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提高吸能能力的吸能桶式可导向防撞垫,包括位于后端的锚固支架5和位于前端的锚固底板7,在所述锚固支架5与所述锚固底板7之间的纵向空间内包括沿纵向排列的一组滑动支架3,该组滑动支架3串联在导轨4上,所述导轨4的前端固定在所述锚固底板7上,所述导轨4的后端固定在所述锚固支架5上,所述滑动支架3的左侧通过滑动螺栓8连接左侧导向板(即导向板2),所述滑动支架3的右侧通过滑动螺栓8连接右侧导向板(即导向板2),前后相邻的滑动支架3之间设置有吸能桶1,所述吸能桶1的桶壁与滑动支架3相连接,相邻的滑动支架3之间的距离自前往后逐节增加,相应的各节吸能桶3的纵向长度自前往后逐节增加。所述吸能桶1呈扁形,所述吸能桶1的内面设置有加强构件。所述吸能桶1呈扁八边形,所述吸能桶1的内面设置有加强构件9。所述相邻的滑动支架3之间的距离自前往后逐节增加的方式成等差数列分布,相应的各节吸能桶1的纵向长度自前往后逐节增加的方式成等差数列分布。
所述加强构件9采用肋板或圆管焊接结构,相邻滑动支架3之间上下居中设置一个吸能桶1。所述加强构件9为环形,所述吸能桶1纵向中线与吸能桶1右端之间的中部设置有加强构件9,所述吸能桶1纵向中线与吸能桶1左端之间的中部设置有加强构件9。所述滑动支架3的下部设置有导向孔13,所述导轨4穿越所述导向孔13。所述导向板2为波形梁或其他梁,所述锚固底板7的上方设置有圆弧形鼻端6,所述圆弧形鼻端6连接所述导向板2。所述吸能桶1的桶壁通过紧固螺栓10连接所述滑动支架3,或者通过错台搭接结构12连接所述滑动支架3。所述滑动支架3包括挂钩搭接结构,所述吸能桶1的桶壁下端设置有槽孔,所述滑动支架3与所述吸能桶1的桶壁之间采用挂钩搭接结构11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质量轻,可变宽度,适用范围广,结构简明,满足新标准,安全合法,适用性强。吸能桶1内有加强构件9,加强构件9是由多块肋板或者圆管等结构焊 接而成的构件,从而使吸能桶1既可以起到吸能的效果,还可以增强防撞垫横向刚度;吸能桶1可以排放一排,也可以排放两排;吸能桶1纵向长度从前向后依次呈等差数列分布,整个结构纵向刚度从前向后依次增强。吸能桶1与滑动支架3以及锚固支架5可以通过螺栓连接10,也可以通过挂钩搭接11或错台搭接12。锚固底板7与锚固支架5分别连接固定导轨4两端,防止导轨移动;导轨4可以是圆管,也可以是钢丝绳或缆索。滑动支架3下端有导向孔13,滑动支架3左右两根竖梁与中间三根横梁栓接,栓接重叠板上有多个螺栓孔,可以通过栓接不同的螺栓孔改变滑动支架3的宽度;每两个滑动支架3的间距,随吸能桶1的长度从前向后依次成等差数列分布,滑动支架3随着吸能桶的压缩沿导轨4纵向滑动。导向板2长度随吸能桶1长度从前向后依次成等差数列分布,导向板2可以是波形梁或其他梁;每一个导向板2都通过滑动螺栓8与其后部的滑动支架3固定,滑动螺栓8可在导向板2的滑槽内滑动,从而使整个防撞垫可纵向压缩。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便宜、质量轻便且满足新标准的高吸能型防撞垫结构。
在此指明,以上叙述有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创造,但并非限制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任何没有脱离本发明创造实质内容的对以上叙述的等同替换、修饰改进和/或删繁从简而进行的实施,均落入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