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越既有管线的铁路盖板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5939阅读:10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跨越既有管线的铁路盖板涵结构。



背景技术:

新建铁路线同既有管线交叉时,根据相关规范及管道受力要求,必须修建防护涵体对既有管线进行防护。分离式基础铁路盖板涵,具有两个独立的边墙及基础,可于既有管线两侧开挖土体浇注施工。

当盖板涵采用标准设计时,两边墙基础间设有混凝土流水板,对基础起支撑作用,防止滑移。常规设计中,应将管线置于流水板上方,管线与流水板之间设置支架,对管线起支撑固定的作用。但管线如为既有现状管线,两侧边墙基础开挖浇注后,难以在不中断管线使用的情况下,施工两基础间的混凝土流水板与管线支架。无法实现对基础的支撑以及管线的固定作用。

因管线多埋于原地面以下一定深度,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多不设置混凝土流水板及管线支架,而是保留涵洞两边墙内管线上方的土体。依靠自然土体对涵洞边墙形成支撑,将受力传递至基础,防止其产生向涵洞内侧的滑移;同时保留的自然土体对管线的包裹也起到固定作用。但保留的土体,必将导致涵洞的净高压缩,不能够留出足够的人员通行高度,无法对涵洞及管线进行正常检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越既有管线的铁路盖板涵结构,既能不中断既有管线的使用,又能满足涵洞基础受力要求,平稳固定管线,实现人员通行检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跨越既有管线的铁路盖板涵结构,包括位于铁路路基下方、既有管线上方的钢筋混凝土盖板,钢筋混凝土盖板两端搭设在间隔布置的两盖板涵边墙顶端,两盖板涵边墙底端由上到下分别设置着盖板涵标准基础以及盖板涵加厚基础,既有管线的轴向中部两侧的两基础间自然土体顶面上分别设置着厚度为25厘米的混凝土块件,沿着既有管线的轴线方向均布间隔设置着半圆形扁铁,半圆形扁铁两端通过螺栓分别固接在所述的混凝土块件上;混凝土块件与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盖板之间为中空结构。

相邻半圆形扁铁之间的间距为3—5米。

本实用新型采用铁路分离式基础盖板涵跨越管线,在管线两侧对应位置开挖基坑并浇注,施工中不干扰管线的正常使用。取消两边墙基础间混凝土流水板,增加标准设计中基础的埋设深度,即加大边墙基础厚度尺寸。该方式增加了基础同土体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基础间的自然土体产生的抵抗土压力加大,其作用方向为阻止滑移的方向,该措施能够有效的防止基础滑移。完成盖板涵基础、边墙、盖板的施工后,将管线上方至自然地面的土体部分挖除,直至管线的1/2截面高度处,利用剩余土体对管线形成下半部分支撑固定;同时在管线两侧浇注或者砌筑25cm厚混凝土板块,其上预留螺栓;以半圆型扁铁构件扣压管线,联接到管线两侧的混凝土板块构件上,扁铁延管线方向3m~5m设置一道,起到加强固定的作用。

因管线上方至自然地面的土体开挖至管线1/2截面高度处,故预留出了盖板底的空间高度,满足检修需要,同时管线两侧设置的混凝土板块可作为人员行走通道,方便检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新建铁路跨越既有管线时,跨越结构稳定可靠,不干扰管线的正常使用,同时满足管线支撑固定以及人员检修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铁路盖板涵纵断面构造图;

图中:2.既有现状管线;4.原地面线;6. 盖板涵标准基础;7.盖板涵加厚基础;8. 盖板涵边墙;9.钢筋混凝土盖板;10.混凝土块件;11.半圆型扁铁;13. 铁路路基;14.两基础间自然土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跨越既有管线的铁路盖板涵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位于铁路路基13下方、既有管线2上方的钢筋混凝土盖板9,钢筋混凝土盖板9两端搭设在间隔布置的两盖板涵边墙8顶端,两盖板涵边墙8底端由上到下分别设置着盖板涵标准基础6以及盖板涵加厚基础7,既有管线2的轴向中部两侧的两基础间自然土体14顶面上分别设置着厚度为25厘米的混凝土块件10,沿着既有管线2的轴线方向均布间隔设置着半圆形扁铁11,半圆形扁铁11两端通过螺栓分别固接在所述的混凝土块件10上;混凝土块件10与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盖板9之间为中空结构。

相邻半圆形扁铁11之间的轴向间距为3—5米。

因管线上方至自然地面4的土体开挖至管线1/2截面高度处,故预留出了盖板底的空间高度,满足检修需要,同时管线两侧设置的混凝土块件10可作为人员行走通道,方便检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