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线间行走可调高双向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7818阅读:862来源:国知局
高速铁路线间行走可调高双向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混凝土灌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铁路线间行走可调高双向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工装。



背景技术:

CRTS Ⅲ板式无砟轨道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核心技术,其中自密实充填更是高速铁路建设的核心技术之一,推广并完善我国无砟轨道技术体系,实现高速铁路“走出去”战略势在必行,今后CRTS Ⅲ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将是高铁的常规施工项目。

在CRTS Ⅲ 型轨道板铺设完成后,需要对CRTS Ⅲ 型轨道板充填层进行自密实混凝土灌注,自密实灌注工装选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影响自密实灌注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等,但目前使用的灌注工装移动不便,灌注效率低,尤其是对于铁路上曲线段的自密实混凝土灌注,采用目前的灌注工装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均不能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采用目前的灌注工装进行铁路上曲线段的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时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均不能得到保证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高速铁路线间行走可调高双向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工装。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速铁路线间行走可调高双向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工装,包括可调节支架、行走轮、转向集料槽、溜槽、灌注小料斗提升架、倒链和灌注小料斗,行走轮安装在可调节支架的下方,转向集料槽安装在可调节支架顶部中间位置,所述转向集料槽的出料口朝向左右两侧,可调节支架顶部转向集料槽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灌注小料斗提升架,灌注小料斗提升架的端部分别设置倒链,倒链下分别连接灌注小料斗,所述可调节支架顶部转向集料槽的左右两侧分别斜向安装溜槽,转向集料槽左右两侧的出料口分别与左右两侧溜槽的进料口连接,左右两侧溜槽的出料口分别与左右两侧灌注小料斗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可调节支架包括四根支腿,四根支腿围成方形结构,所述四根支腿均由套管和安装在套管内的立柱构成,所述每个套管上均纵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架调节孔。

每个溜槽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溜槽上支架和两个溜槽下支架,所述两个溜槽下支架分别设置在溜槽的两侧,所述每个套管上均纵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溜槽下支架调节孔,溜槽下支架的一端与溜槽下部铰接,另一端插入溜槽下支架调节孔内,溜槽上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溜槽两侧的支腿上,所述溜槽的上部搭设在溜槽上支架上。

所述可调节支架的一侧设置爬梯。

所述可调节支架的顶部转向集料槽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与可调节支架之间设置斜撑。

所述每个操作平台上均设置有防护围栏。

所述操作平台的四角分别设置防护围栏立柱套管,所述防护围栏的栏杆立柱插在防护围栏立柱套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可调节支架,使得工装高度可调,满足了铁路上直线段和曲线段的自密实混凝土施工;

2. 采用本实用新型在轨道板间行走,走行方便稳定,两个工人就可以推动前行;

3. 本实用新型材料用量少、自身重量轻,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

4.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转向集料槽方向选择灌注线路左侧或线路右侧轨道板,极其方便;

5.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溜槽出料口的高低,满足了自密实混凝土施工的高度和流速要求,保证了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不会发生分层、离析和泌浆等现象,使灌注自密实混凝土质量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6.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吊车的使用效率,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功效提高,减少了用工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可调节支架,2-行走轮,3-转向集料槽,4-溜槽,5-灌注小料斗提升架,6-倒链,7-灌注小料斗,8-套管,9-立柱,10-支架调节孔,11-溜槽上支架,12-溜槽下支架,13-溜槽下支架调节孔,14-操作平台,15-爬梯,16-斜撑,17-防护围栏。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一种高速铁路线间行走可调高双向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工装,包括可调节支架1、行走轮2、转向集料槽3、溜槽4、灌注小料斗提升架5、倒链6、灌注小料斗7、支架调节孔10、溜槽上支架11、溜槽下支架12和溜槽下支架调节孔13,所述可调节支架1为由横杆和四根支腿构成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长x宽x高=1.4x1.4x2.1m,四根支腿围成方形结构,所述四根支腿均由套管8和安装在套管8内的立柱9构成,所述套管8采用外径102mm x壁厚6mm x长1140mm的钢管制成,距套管8底端0.397m、0.563m的位置处设置支架调节孔10,支架调节孔处设置有便于将立柱9固定在套管8内的螺栓,立柱9通过固定在不同的支架调节孔10处来调节可调节支架1的高低,距套管8顶端0.05m、0.25m、0.45m位置处设溜槽下支架调节孔13,溜槽下支架调节孔13采用内径为22mm的套管焊接在内径为102mm的套管8上制成,所述行走轮2采用尼龙定向轮和尼龙万向轮,行走轮2安装在可调节支架1的下方,转向集料槽3安装在可调节支架1顶部中间位置,所述转向集料槽3采用3mm钢板焊接而成,所述转向集料槽3的出料口朝向左右两侧,可调节支架1顶部转向集料槽3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灌注小料斗提升架5,灌注小料斗提升架5的端部分别设置倒链6,倒链6下分别连接灌注小料斗7,所述可调节支架1顶部转向集料槽3的左右两侧分别斜向安装溜槽4,溜槽4采用3mm钢板焊接而成,转向集料槽3与溜槽4错位搭接,转向集料槽3左右两侧的出料口分别与左右两侧溜槽4的进料口连接,左右两侧溜槽4的出料口分别与左右两侧灌注小料斗7的进料口连接,可调节支架1的一侧设置爬梯15,爬梯由φ16圆钢焊接而成。

每个溜槽4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溜槽上支架11和两个溜槽下支架12,所述两个溜槽下支架12分别设置在溜槽4的两侧,溜槽下支架12的一端与溜槽4下部铰接,另一端插入溜槽下支架调节孔13内,通过将溜槽下支架12插入不同的溜槽下支架调节孔13内调节溜槽4出料口的高度,可调节支架1的支腿上距可调节支架1顶端0.47m处设有溜槽上支架支撑槽,溜槽上支架11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溜槽上支架支撑槽内,所述溜槽4的上部搭设在溜槽上支架11上。

所述可调节支架1的顶部转向集料槽3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操作平台14,所述操作平台的长X宽=1.4X0.7m,操作平台框架由63#角钢焊接而成,框架中间均匀布设φ16圆钢,所述操作平台14与可调节支架1之间设置斜撑16。每个操作平台14上均设置有防护围栏17,所述防护围栏17设置在安装爬梯16以外的操作平台14周围,所述防护围栏17高1.2m,由φ16圆钢焊接而成。所述操作平台14的四角分别设置防护围栏立柱套管,安装防护围栏17时将栏杆立柱直接插在防护围栏立柱套管内。

高速铁路线间行走可调高双向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工装材料规格和数量表如下表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将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工装置于轨道板之间,人工推动行走,万向轮改变行走方向,溜槽挂在可调节支架上,利用溜槽下支架调节孔来调节溜槽出料口高低。灌注小料斗提升架上悬挂灌注小料斗,灌注小料斗与轨道板灌注孔PVC管套接。利用龙门吊将装有混凝土的料斗置于操作平台上,工人手动改变转向集料槽选择灌注线路左侧或者右侧,控制灌注小料斗出料速度来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当进行曲线超高段混凝土灌注时,利用吊车或龙门吊将可调节支架悬吊起来,改变支架调节孔的位置来调节灌注装置的高低,可调范围在2.1m-2.5之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