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刷摆闸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2941阅读:6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刷摆闸闸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通道闸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无刷摆闸闸机。



背景技术:

传统通道闸机设备具有多种机型,如三辊闸、摆闸、翼闸,通道闸机设备可广泛应用在智能小区、大厦、工厂、学校、车站、码头、地铁等需要对进出人员进行有序管理的场所,从而起到对人员进出通道进行智能控制,目前使用较多的智能通道闸机设备结构复杂、运行不平稳、噪音大、机芯易损坏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使用较多的智能通道闸机设备结构复杂、运行不平稳、噪音大、机芯易损坏等缺点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无刷摆闸闸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无刷摆闸闸机,包括无刷马达控制部分、机芯部分,所述无刷马达控制部分与所述机芯部分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无刷马达控制部分包括ARM主控电路、无刷马达驱动部分、无刷马达、第一定位传感器、第二定位传感器,所述ARM主控电路驱动无刷马达驱动部分,所述无刷马达驱动部分带动无刷马达,所述第一定位传感器、第二定位传感器与所述ARM主控电路信号连接;所述ARM主控电路控制无刷马达转动,所述无刷马达带动摆臂联动,当摆臂转到第一定位传感器与第二定位传感器位置中间点停止,摆臂处理关门状态,当需要开门时,摆臂向开门位置第一定位传感器或第二定位传感器转动,做左开门或右开门动作,所述ARM主控电路精确计算左开门与右开门的角度,在将到达第一定位传感器或第二定位传感器前做减速动作,使摆臂能平稳定位于第一定位传感器或第二定位传感器位置,同理,在关门时,摆臂将到达第一定位传感器与第二定位传感器中间点前,做减速动作,使摆臂平稳定位于第一定位传感器与第二定位传感器位置中间。

进一步地,所述机芯部分包括摆臂、机芯装置、电机装置、光耦装置,所述摆臂上方设有机芯装置,所述机芯装置左侧设有电机装置,所述电机装置右侧设有光耦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摆臂包括摆臂主体、摆臂头、轴承座、堵头、闸门,所述摆臂主体一侧连接有闸门,所述摆臂主体顶部设有摆臂头,所述摆臂主体底部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下方设有堵头。

进一步地,所述机芯装置包括机芯底板、机芯侧板、机芯端板、机芯盖,所述机芯底板顶部设有机芯盖,所述机芯底板上设有圆孔,所述机芯底板两侧设有机芯侧板,所述机芯侧板上方设有机芯端板,所述机芯端板上设有圆孔,所述机芯底板上的圆孔与所述机芯端板上的圆孔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电机垫板、电机、电机轮,所述电机垫板安装在所述机芯端板左侧,所述电机垫板上设有圆孔,所述电机输出轴穿过电机垫板上的圆孔与所述电机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光耦装置包括光耦安装板、光耦指针、光耦主轴、光耦从动轮,所述光耦安装板安装在所述机芯端板右侧,所述光耦安装板上设有光耦主轴,所述光耦主轴一端连接有光耦指针,所述光耦主轴另一端穿过机芯端板上的圆孔与所述光耦从动轮连接,并且所述光耦主轴穿过光耦从动轮与所述摆臂头连接,所述光耦从动轮与所述电机轮相互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运行平稳、噪音小、防冲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刷马达控制部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刷马达控制部分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无刷摆闸闸机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无刷摆闸闸机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无刷马达控制部分;11、ARM主控电路;12、无刷马达驱动部分;13、无刷马达;14、第一定位传感器;15、第二定位传感器;2、机芯部分;21、摆臂;211、摆臂主体;212、摆臂头;213、轴承座;214、堵头;215、闸门;22、机芯装置;221、机芯底板;2210、圆孔;222、机芯侧板;223、机芯端板;2230、圆孔;224、机芯盖;23、电机装置;231、电机垫板;2310、圆孔;232、电机;233、电机轮;24、光耦装置;241、光耦安装板;242、光耦指针;243、光耦主轴;244、光耦从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无刷摆闸闸机,包括无刷马达控制部分1、机芯部分2,所述无刷马达控制部分1与所述机芯部分2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无刷马达控制部分1包括ARM主控电路11、无刷马达驱动部分12、无刷马达13、第一定位传感器14、第二定位传感器15,所述ARM主控电路11驱动无刷马达驱动部分12,所述无刷马达驱动部分12带动无刷马达13,所述第一定位传感器14、第二定位传感器15与所述ARM主控电路11信号连接;

所述ARM主控电路11控制无刷马达13转动,所述无刷马达13带动摆臂联动,当摆臂转到第一定位传感器14与第二定位传感器15中间位置时停止,摆臂处理关门状态,当需要开门时,摆臂向开门位置第一定位传感器14或第二定位传感器15转动,做左开门或右开门动作,所述ARM主控电路11精确计算左开门与右开门的角度,在将到达第一定位传感器14或第二定位传感器15前做减速动作,使摆臂能平稳定位于第一定位传感器14或第三定位传感器15位置,同理,在关门时,摆臂将到达第一定位传感器14与第二定位传感器15中间点前,做减速动作,使摆臂平稳定位于第一定位传感器14与第二定位传感器15中间位置。

优选地,所述机芯部分2包括摆臂21、机芯装置22、电机装置23、光耦装置24,所述摆臂21上方设有机芯装置22,所述机芯装置22左侧设有电机装置23,所述电机装置23右侧设有光耦装置24。

优选地,所述摆臂21包括摆臂主体211、摆臂头212、轴承座213、堵头214、闸门215,所述摆臂主体211一侧连接有闸门215,所述摆臂主体211顶部设有摆臂头212,所述摆臂主体211底部设有轴承座213,所述轴承座213下方设有堵头214。

优选地,所述机芯装置22包括机芯底板221、机芯侧板222、机芯端板223、机芯盖224,所述机芯底板221顶部设有机芯盖224,所述机芯底板221上设有圆孔2210,所述机芯底板221两侧设有机芯侧板222,所述机芯侧板222上方设有机芯端板223,所述机芯端板223上设有圆孔2230,所述机芯底板221上的圆孔2210与所述机芯端板223上的圆孔2230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电机装置23包括电机垫板231、电机232、电机轮233,所述电机垫板231安装在所述机芯端板223左侧,所述电机垫板231上设有圆孔2310,所述电机232输出轴穿过电机垫板231上的圆孔2310与所述电机轮233连接。

优选地,所述光耦装置24包括光耦安装板241、光耦指针242、光耦主轴243、光耦从动轮244,所述光耦安装板241安装在所述机芯端板223右侧,所述光耦安装板241上设有光耦主轴243,所述光耦主轴243一端连接有光耦指针242,所述光耦主轴243另一端穿过机芯端板223上的圆孔2230与所述光耦从动轮244连接,并且所述光耦主轴243穿过光耦从动轮244与所述摆臂头212连接,所述光耦从动轮244与所述电机轮233相互啮合。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