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轻交通的保水降温沥青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1876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路面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轻交通的保水降温沥青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城市区域发展日益庞大,使得人口密集、不透水建筑面积增加、排热机器繁多,其结果导致自然降雨渗入地面土壤的机会相对减少,城市的热平衡受到破坏,以致于路面热量无法释放。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减少对生态的影响、节约水资源的保水降温路面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保水路面是在普通大孔隙透水式路面的空隙中填充具有保水功能的材料而成的一种新的路面形式。保水性路面中的保水材料能吸收并保存降雨或高温季节在路表面洒的水,气温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这些存留的水分会蒸发气化吸收一些热量从而降低路面温度。

但是保水降温路面材料是一种全新的路面材料,由于我国实践经验少,对这种材料在不同路面结构中的适应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保水降温沥青路面结构对不同荷载等级的适应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因此,提供一种适用于轻交通的保水降温沥青路面结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轻交通的保水降温沥青路面结构,该路面结构能够适应轻交通荷载特点,满足累计标准轴次Ne<3×106(次/车道)的道路,同时能有效降低沥青路面温度,缓解车辙等沥青路面早期损坏,有效缓减“热岛效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轻交通的保水降温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于轻交通的保水降温沥青路面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铺设在土基上的保水降温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保水降温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以及水泥稳定砂砾垫层。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保水降温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是由保水砂浆以及基体沥青混凝土制备而成;所述基体沥青混凝土的级配为OGFC-16;所述基体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为20%~25%;所述保水砂浆的保水率大于20%;所述保水降温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的厚度为40mm。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保水降温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是由保水砂浆以及基体沥青混凝土制备而成;所述基体沥青混凝土的级配为ATPB-25,所述基体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为20%~25%;所述保水砂浆的保水率大于20%;所述保水降温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的厚度为50mm。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厚度为300mm。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水泥稳定砂砾垫层的厚度为200mm。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土基的抗压回弹模量不小于35MPa。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轻交通的保水降温沥青路面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铺设的保水降温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保水降温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稳定砂砾垫层、土基。各层材料性能特点以及结构组合形式能够完全适应这种保水降温路面的降温效果、路面结构承载能力以及路用性能,有效在实现其环保效果的同时,避免了路面各层病害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适用于轻交通的保水降温沥青路面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

1-保水降温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2-保水降温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4-水泥稳定砂砾垫层;5-土基。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下述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轻交通的保水降温沥青路面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铺设在土基5上的保水降温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1、保水降温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以及水泥稳定砂砾垫层4,其中:

保水降温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1是将保水砂浆灌入到基体沥青混凝土中得到;基体沥青混凝土的级配为OGFC-16,基体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为20%~25%;保水砂浆的保水率大于20%;保水降温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1的厚度为40mm。基体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为20%~25%,保水砂浆用来填充基体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的,保水砂浆与基体沥青混凝土的体积比是20~25:100。

保水降温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2是将保水砂浆灌入到基体沥青混凝土中得到;基体沥青混凝土的级配为ATPB-25,基体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为20%~25%;保水砂浆的保水率大于20%;保水降温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2的厚度为50m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的厚度为300mm。

水泥稳定砂砾垫层4的厚度为200mm。

土基5的抗压回弹模量不小于35MPa。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