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速列车转弯的铁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1834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高速列车转弯的铁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速列车转弯的铁轨。



背景技术:

高铁在我国近年来高速发展,现已普及到很多大中城市,并发展到国外。目前我国的高铁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高铁技术的水平主要体现在安全和速度两个方面。威胁列车高速运行安全的主要因素是通过弯道时产生的离心力,速度越高离心力越大,这也是限制高铁进一步提速的主要原因。

如果不改变现有铁轨的形状想进一步提高列车的速度很难实现,只能是随着速度的提高安全系数明显降低,进而通过降低速度来使列车平稳安全的通过转弯区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了一种用于高速列车转弯的铁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列车在高速行驶转弯的过程中不降速的情况下,能够安全平稳的通过转弯区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易于安装,设计合理,稳定性高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高速列车转弯的铁轨,包括:

轨底座;

轨腰,其设置成与所述轨底座具有第一倾斜角度;

轨头,其与所述轨腰连接,包括平轨头及斜轨头;

其中,所述平轨头与所述轨底座平行,所述斜轨头设置成与所述平轨头具有第二倾斜角度,并且所述铁轨安装时使所述斜轨头位于高速列车转弯时的外侧。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倾斜角度为80°~88°。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倾斜角度为130°~140°。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倾斜角度为85°。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倾斜角度为135°。

优选的是,所述铁轨的两端面与铁轨纵向成140°角。

优选的是,所述铁轨的材质为高锰钢。

优选的是,所述平轨头与所述斜轨头宽度相等。

优选的是,所述轨底座的外延向上弯曲形成外延部,其与所述轨腰形成凹面。

优选的是,在所述凹面处可通过螺栓加强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平轨头与斜轨头的设置,使列车在通过转弯时可以克服离心力,保证了在不降低安全系数的前提下,提高了高铁列车和普通列车的过弯速度,并且能够保持列车过弯的稳定性;

2、轨底座的外延部的设置,使固定螺栓能够卡合在外延部与轨腰之间,进而能够更稳定将铁轨固定在枕木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铁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铁轨连接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高速列车转弯的铁轨,其主体结构包括:轨底座110、轨腰120以及轨头;轨底座110固定在枕木上,轨腰120设置成与轨底座110具有第一倾斜角度;轨头与轨腰120连接,轨头包括平轨头140及斜轨头130;其中,平轨头140与轨底座110平行,斜轨头130设置成与平轨头140具有第二倾斜角度,并且铁轨安装时使斜轨头130位于高速列车转弯时的外侧,使列车在高速转弯时,克服通过弯道时产生的离心力,在不降低安全系数的情况下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使列车能够平稳安全的通过转弯区域。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倾斜角度为80°~8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倾斜角度选为85°。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倾斜角度为130°~14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倾斜角度选为135°。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两条铁轨对接处的伸缩间隙呈斜向,车轮经过此处时,则由一个平面直接过渡到另一个平面,从而达到消除噪音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铁轨的两端面与铁轨纵向成140°角,通过该角度的设置使列车在转弯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能够平稳安全的通过转弯区域。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铁轨的材质为高锰钢。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平轨头140与斜轨头130的宽度相等。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轨底座110的外延向上弯曲形成外延部111,外延部111与轨腰120形成凹面,在凹面处可以通过螺栓使铁轨加强固定在枕木上,并且使螺栓能够卡合在凹面处,使列车在高速转弯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同时也有利于列车更加完全的通过转弯区域。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