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旧水泥路面加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1878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路面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旧水泥路面加铺结构。



背景技术:

在公路路面使用过程中,如果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不能满足行车需求时,需要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一层新的结构,从而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外观。目前,旧水泥路面的加铺通常是以加铺沥青混凝土层为主流,由于旧水泥混凝土板存在横缝或裂缝、同时沥青加铺层的抗裂性能较差,因此在行车荷载、环境因素等作用下,旧水泥混凝土板的横缝或裂缝会向上发展并逐步贯穿沥青混凝土加铺层,也就是常说的反射裂缝。由于旧水泥路面和沥青加铺层的结构特点,反射裂缝在沥青加铺结构中非常常见且难以应付,常常出现加铺2~3年后即产生大量反射裂缝的情况,这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旧水泥路面加铺结构,通过在旧水泥路面板层和沥青混凝土加铺层之间设置一层耐久型抗裂层,利用耐久型抗裂层内电磁波激荡导线以及钢丝棉在电磁波激荡下产生热量的特点,然后通过电磁波加热的方法使耐久型抗裂层以及旧水泥路面板层所产生的裂缝实现自愈合的目的,实现了阻止裂缝向上发展并反射到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作用,从而延长了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结构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旧水泥路面加铺结构的耐久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旧水泥路面加铺结构,包括旧水泥路面板层,旧水泥路面板层由若干个旧水泥路面板依次在同一平面上构筑而成,旧水泥路面板层的相邻两个旧水泥路面板之间具有横缝。在旧水泥路面板层上铺设有耐久型抗裂层,在耐久型抗裂层上铺设有沥青混凝土加铺层;所述耐久型抗裂层由导热沥青混凝土和均匀设置于导热沥青混凝土内部的电磁波激荡导线制造而成,耐久型抗裂层的所有电磁波激荡导线与位于耐久型抗裂层外部的电磁波发生器连接;所述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由改性沥青混凝土制造而成。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有电磁波激荡导线布设于耐久型抗裂层中,所述电磁波激荡导线与旧水泥路面板的横缝平行,所述电磁波激荡导线的长度与耐久型抗裂层的宽度相等,所有电磁波激荡导线在耐久型抗裂层中均匀间隔排列且相邻电磁波激荡导线之间的间隔均为5m。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优选的耐久型抗裂层结构技术方案是:所述耐久型抗裂层中的导热沥青混凝土为AC-13沥青混凝土,在耐久型抗裂层中的导热沥青混凝土中还添加有若干若干分散于导热沥青混凝土内部的钢丝棉,所述钢丝棉的直径为8~10μm,钢丝棉的长度为0.8~1.0mm。

作为优选,所述耐久型抗裂层的厚度为3~5cm,所述耐久型抗裂层中钢丝棉的体积占比为0.6%~1%。

作为优选,所述旧水泥路面板层与耐久型抗裂层之间设有SBS改性乳化沥青粘层。

作为优选,所述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由AC改性沥青混凝土或SMA改性沥青混凝土制造而成。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旧水泥路面板层和沥青混凝土加铺层之间设置一层耐久型抗裂层,利用耐久型抗裂层内电磁波激荡导线以及钢丝棉在电磁波激荡下产生热量的特点,然后通过电磁波加热的方法使耐久型抗裂层以及旧水泥路面板层所产生的裂缝实现自愈合的目的,实现了阻止裂缝向上发展并反射到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作用,从而延长了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结构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旧水泥路面加铺结构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旧水泥路面板,2-耐久型抗裂层,3-沥青混凝土加铺层,21-电磁波激荡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旧水泥路面加铺结构,包括旧水泥路面板层,旧水泥路面板层由若干个旧水泥路面板1依次在同一平面上构筑而成,旧水泥路面板层的相邻两个旧水泥路面板1之间具有横缝。在旧水泥路面板层上铺设有耐久型抗裂层2,耐久型抗裂层2由导热沥青混凝土和均匀设置于导热沥青混凝土内部的电磁波激荡导线21制造而成,耐久型抗裂层2的所有电磁波激荡导线21与位于耐久型抗裂层2外部的电磁波发生器连接,电磁波发生器源源不断的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发生器产生的电磁波传输至电磁波激荡导线21中,位于耐久型抗裂层2内部的电磁波激荡导线21通过电磁波加热方式对耐久型抗裂层2中的沥青混凝土进行电磁波加热,这样就实现阻止或自修复耐久型抗裂层以及旧水泥路面板层裂缝的产生和反射。在耐久型抗裂层2上铺设有沥青混凝土加铺层3,沥青混凝土加铺层3由改性沥青混凝土制造而成,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沥青混凝土加铺层3由AC改性沥青混凝土或SMA改性沥青混凝土制造而成。

所有电磁波激荡导线21布设于耐久型抗裂层2中,电磁波激荡导线21与旧水泥路面板1的横缝平行,所述电磁波激荡导线21的长度与耐久型抗裂层2的宽度相等,所有电磁波激荡导线21置于耐久型抗裂层2中的长度不小于5cm,所有电磁波激荡导线21在耐久型抗裂层2中均匀间隔排列且相邻电磁波激荡导线21之间的间隔均为5m。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耐久型抗裂层2中的导热沥青混凝土为AC-13沥青混凝土,在耐久型抗裂层2中的导热沥青混凝土中还添加有若干分散于导热沥青混凝土内部的钢丝棉,磁波发生器源源不断的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发生器产生的电磁波传输至电磁波激荡导线21中,电磁波激荡导线21将电磁波进一步传输至各个钢丝棉中。耐久型抗裂层2的厚度为3~5cm,耐久型抗裂层2中钢丝棉的体积占比为0.6%~1%,这样钢丝棉就密集地布置于耐久型抗裂层2中,电磁波激荡导线21向耐久型抗裂层2中释放电磁波,各个钢丝棉接收到电磁波,于是电磁波激荡导线21以及各个钢丝棉共同作用并对对耐久型抗裂层2中的沥青混凝土进行电磁波加热,这样就通过电磁波加热的方法使耐久型抗裂层以及旧水泥路面板层所产生的裂缝实现自愈合的目的,实现了阻止裂缝向上发展并反射到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作用,从而延长了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优选钢丝棉的直径为8~10μm(即钢丝棉的直径为8~10微米),钢丝棉的长度为0.8~1.0mm。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旧水泥路面板层与耐久型抗裂层2之间设有SBS改性乳化沥青粘层,具体施工操作如下:在铺设施工完旧水泥路面板层后,在旧水泥路面板层上喷洒一层SBS改性乳化沥青粘层,然后在旧水泥路面板层的SBS改性乳化沥青粘层上方铺设耐久型抗裂层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按照如图1的旧水泥路面加铺结构施工完毕后,及时观测旧水泥路面加铺结构中的路面反射裂缝的发展情况,使用电磁波发生器与电磁波激荡导线21连接,通过电磁波激荡导线21以及各个钢丝棉共同加热耐久型抗裂层2,实现对耐久型抗裂层2的自修复,一般的单次修复时间不宜超过60分钟,也可定期对耐久型抗裂层2进行电磁波加热,从而阻止或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

上述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范围的,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保护范围所述的内容做出的等效变化和近似替换,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