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隙透水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444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缝隙透水砖,包括呈长方体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的前后两侧面设有嵌锁肋柱与嵌锁槽,前侧面上的嵌锁肋柱位置对应后侧面上的嵌锁槽,前侧面上的嵌锁槽位置对应后侧面上的嵌锁肋柱,所述本体下部设有贯通本体左右两侧面的蓄集蓄流孔槽,所述本体的左右两侧面或单侧面设有向内凹陷连通本体上表面与蓄集蓄流孔槽的缝隙透水口,在所述缝隙透水口两边及相邻两个蓄集蓄流孔槽之间设有导流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嵌锁肋柱及嵌锁槽的断面形状为矩形或末端为半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集蓄流孔槽断面为圆形或拱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集蓄流孔槽断面与本体底面相交,在本体的底面形成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集蓄流孔槽断面在本体底面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下部设置有贯通前后侧面的蓄集蓄流孔槽,设置在距左右两侧面1/4宽度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缝隙透水口厚度为3-6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缝隙透水口设置在本体的单侧,厚度为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于缝隙透水口两边的导流檐起始位置在本体上表面距前侧面或后侧面5-10mm,连接至邻近的蓄集蓄流孔槽的内壁,并与该蓄集蓄流孔槽内壁相切,所述的位于两个蓄集蓄流孔槽之间的导流檐呈向上的拱形或锥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缝隙透水砖的砖体材质为混凝土。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