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临时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9072阅读:7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临时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具体为用于桥梁施工时梁体需要临时支撑以便于下一步施工并在施工工序完成后解除的临时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桥梁施工领域中,经常需要一种临时承受荷载的支撑装置来支撑桥梁施工的某一阶段,但部分施工需要支撑的荷载较大时间较长,使用普通机械装置(诸如,普通的液压千斤顶)难以对其进行长时间稳固支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临时支撑装置,可以长时间稳固支撑较重桥梁结构以实现桥梁某阶段的施工,操作简单,安全省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临时支撑装置,包括底铁环,所述底铁环内填充有底层砂子,所填充的底层砂子的高度低于所述底铁环的上表面,所述底层砂子的砂面上设有带底板的外筒,所述外筒内填充有上层砂子,所填充的述上层砂子的高度位于所述外筒的中上部,所述上层砂子的砂面上设有一带有底板的内筒,所述内筒的顶部设有盖板;所述外筒的下部侧壁上设置卸砂阀,所述卸砂阀上铰接有限阀板,所述外筒的上部外壁上焊接有外筒吊钩,所述内筒的上部外壁上焊接有内筒吊钩。

本实用新型用于桥梁施工的临时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内筒内设有加强肋板。所述底铁环的内径大于所述外筒的外径,所述外筒的内径大于所述内筒的外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筒6外设置有可沿外筒上下移动底铁环1,在底铁环1与外筒6之间放置填充有砂子,在拆除此支撑装置时,首先,将底铁环1沿外筒8向上移动,清除底铁环1和外筒6之间的填充砂,由于底铁环1和外筒6之间的填充砂较薄,不易板结极易清除,使支撑装置处于不再受力的自然状态下,再打开限阀板3将外筒6和内筒8之间的填充砂十分容易的清除,本实用新型其操作简单,安全省力,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临时支撑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应用实例1的工作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应用实例2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底铁环,2-卸砂阀,3-限阀板,41-底层砂子,42-上层砂子,5-外筒吊钩,6-外筒,7-内筒吊钩,8-内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临时支撑装置,包括底铁环1、外筒6和内筒8,所述底铁环1的内径大于所述外筒6的外径,所述外筒6的内径大于所述内筒8的外径,所述底铁环1可沿外筒6的外侧上下移动,所述内筒8可沿外筒6内上下移动。

所述底铁环1内填充有底层砂子41,所填充的底层砂子41的高度低于所述底铁环1的上表面,所述底层砂子41的砂面上设有带底板的外筒6,所述外筒6内填充有上层砂子42,所填充的上层砂子42的高度位于所述外筒6的中上部,所述填充的上层砂子42的高度可根据需要调整;所述上层砂子42的砂面上设有一带有底板的内筒8,所述内筒8的顶部设有盖板;所述外筒6的下部侧壁上设置卸砂阀2,所述卸砂阀2上铰接有限阀板3,即所述限阀板3一端连接在所述卸砂阀2上,另一端可自由活动,所述外筒6的上部外壁上焊接有外筒吊钩5,所述内筒8的上部外壁上焊接有内筒吊钩7。所述内筒8内可以设有加强肋板增加其抗压强度。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底铁环1放置在工作位置,即桥梁施工中需要临时支撑的位置,在底铁环1内放置一层填充砂,即底层砂子41,使用吊运设备将外筒6放置在底铁环1内,使限阀板3处于闭合状态,在外筒6内放置填充砂,即上层砂子42,其填充的高度根据施工的需要进行灵活调整,使用吊运设备将内筒8放置在外筒6中,并根据实际需要在内筒8上设置找平钢板。待桥梁施工完成后需要拆除此支撑装置时,首先,将底铁环1沿外筒6向上移动,清除底铁环1和外筒6之间的底层砂子41,由于底铁环1和外筒6之间填充的底层砂子41较薄,不易板结极易清除,当支撑装置处于不再受力的自然状态下,再打开限阀板3,将外筒6和内筒8之间的填充砂,上层砂子42掏出,待内筒8降至一定位置后,即可从被支撑物体底部平稳地移除该支撑装置。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应用于转体桥梁施工中下承台施工完成后需要临时支撑上承台及未转梁体的工作状态,将6-8个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40分别均匀安置在下承台30需要支撑处,开始施工上承台及梁体结构,直至转体前进行支撑装置的拆除。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应用于连续梁施工中梁体架设时需要临时支撑的工作状态,将2个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40分别安置在将要架设梁体20的墩柱50上方的盖梁60上,待架梁完成并进行连续梁体系转换后进行支撑装置拆除。

尽管上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变形,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