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路面结冰的橡胶沥青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5534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路面结冰的橡胶沥青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路面积雪结冰问题较为常见。尤其是初冬和初春季节,路面积雪在温度变化和车辆荷载的作用下,极易在路面形成薄冰,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有数据显示,冰雪使路面附着系数大大降低,干燥沥青路面的附着系数约为0.6,积雪路面的附着系数约为0.2,结冰路面的附着系数约为0.15.积雪路面的结冰路面附着力明显减小,车辆的制动稳定性、转向操作稳定性都将变差,这些常常会使汽车刹车失灵、方向失控,车辆容易打滑、跑偏,制动距离显著延长,而且在冰雪路面上行车时,由于长时间的强光线反射刺激,容易使驾驶员双目疼痛、流泪、视线模糊不清,进而导致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冰雪天交通事故率明显增加。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作为我国高等级公路主要路面类型,具有路面强度高、承载力强、稳定性好,沥青层薄、工程造价低等优点,但是,半刚性基层材料容易发生温缩、干缩裂缝,在荷载作用下底层裂缝逐渐贯通沥青层形成反射裂缝,反射裂缝的存在破坏了路面整体受力,且外部水分更容易进入路面,加速了路面破坏进程,进而影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优势的发挥,降低了路面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抑制路面结冰的橡胶沥青路面结构,用于实现抑制结冰、自动融雪和排水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抑制路面结冰的橡胶沥青路面结构,包括在路基上方沿着靠近路基7方向依次铺设的多孔隙自融雪沥青混合料表面层1、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层2、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层3、沥青下面层4、半刚性基层5和底基层6;其中:

所述的多孔隙自融雪沥青混合料表面层厚度为2~4cm,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层厚度为2~3cm,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层厚度为2~3cm,沥青下面层厚度为8~10cm,半刚性基层厚度为35~40cm,底基层厚度15~20cm。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隙自融雪沥青混合料表面层1为添加融雪化盐物材料的多孔隙开级配沥青磨耗层。其级配类型OGFC-13,压实成型后空隙率18%~23%,油石比为质量比5%:1,融雪盐化材料通过等容积替代法替代多孔隙开级配沥青磨耗层中的部分或者全部矿粉。

进一步地,所述的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层是指最大集料粒径为9.5mm或13.2mm(圆孔筛10mm或15mm)的沥青混合料。

进一步地,所述的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层是由湿法制得,原料包含质量比依次为0.5:1:5的硅烷偶联剂、轿车胎30目胶粉和SK-90道路石油沥青。

进一步地,所述的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层中的橡胶颗粒沥青的单位面积洒布量1.2~1.8kg/㎡。

进一步地,所述的沥青下面层为沥青混凝土面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半刚性基层由粉煤灰稳定土或灰粒料中的一种,以及石灰这两种材料所制成的。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由水泥和碎石组成,水泥、碎石的掺配比例为水泥:碎石=6~8:90。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针对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一种抑制路面结冰的橡胶沥青路面结构使路面具有抑制结冰、自动融雪、排水功能,解决现有沥青路面结构功能单一的问题;

2.在重载、多雨的使用条件下不容易产生裂缝和水损害,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3.本方案的沥青路面结构,由于采用复合式路面结构,充分的利用了沥青层的功能作用和半刚性基层的承载作用,具有节能环保,整体强度高,路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维修费用小的一些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代表:1-多孔隙自融雪沥青混合料表面层,2-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层,3-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层,4-沥青下面层,5-半刚性基层,6-底基层,7-路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抑制路面结冰的橡胶沥青路面结构,包括在路基上方沿着靠近路基7方向依次铺设的多孔隙自融雪沥青混合料表面层1、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层2、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层3、沥青下面层4、半刚性基层5、底基层6;其中,所述的多孔隙自融雪沥青混合料表面层1厚度为2~4cm,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层2厚度为2~3cm,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层3厚度为2~3cm,沥青下面层4厚度为8~10cm,半刚性基层5厚度为35~40cm,底基层6厚度15~20cm。制备时,将土基压实后铺设底基层6,养生期过后在底基层6上铺设半刚性基层5,在半刚性基层5上铺设沥青下面层4,在沥青下面层4上铺设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层3,在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层3上铺设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层2,最后铺设多孔隙自融雪沥青混合料表面层1,养生压实后便得到抑制路面结冰的橡胶沥青路面结构。半刚性基层5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的水泥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粒料制成的半刚性基层。

所述多孔隙自融雪沥青混合料表面层1为添加融雪化盐物材料的多孔隙开级配沥青磨耗层。其级配类型OGFC-13,压实成型后空隙率18%~23%,油石比为质量比5%:1,融雪盐化材料通过等容积替代法替代多孔隙开级配沥青磨耗层中的部分或者全部矿粉。

所述的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层是由湿法制得,原料包含质量比依次为0.5:1:5的硅烷偶联剂、轿车胎30目胶粉和SK-90道路石油沥青。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层一方面作为过渡层利用橡胶沥青的高粘结力使面层与表面层之间结合良好。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层中的橡胶颗粒沥青的单位面积洒布量1.2~1.8kg/㎡。

底基层6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6,由水泥和碎石组成,水泥、碎石的掺配比例为水泥:碎石=6~8:9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