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施工警示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2474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道路施工警示牌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警示用具, 特别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施工警示牌。



背景技术:

为了加强现场施工安全、行车安全及人身安全,道路警示牌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警示工具,对人们起到了提示及引导的作用。如公告号为20563654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施工警示牌,它包括底板,底板下端一侧设有万向轮;底板下端另一侧通过螺纹杆设有支撑脚;底板上设有手动液压缸,手动液压缸一侧设有控制其升降的脚踏板,手动液压缸另一侧安装有控制箱,控制箱上设有红外线感应器及喇叭;手动液压缸上端设有警示牌体;警示牌体表面设有“施工”警告标志;警示牌体的边板面上设有若干LED灯。

上述专利通过在底板上设置手动液压缸以及万向轮,用于实现警示牌的升降以及方便移动,但在道路小型的施工修补过程中,施工人员将携带工具到施工位置,并对修补的位置进行施工修补后并继续前往下一个施工修补位置,导致在施工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对工具进行多次的携带搬运;而上述专利的警示牌虽然方便移动,但其体积较大且重量较重,导致该警示牌非常不便于收纳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收纳携带的市政道路施工警示牌。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市政道路施工警示牌,包括牌体以及用于支撑牌体的管件,所述管件包括上部管件以及下部管件,所述的牌体设置在所述的上部管件,所述的下部管件沿轴向分体设置为左管体和右管体,所述左管体的一端与右管体的一端均与上部管件的一端沿轴向转动连接且实现无极定位,所述的下部管件内收纳有与上部管件插设连接且配合左管体与右管体实现三角固定的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别转动连接上部管件的左管体和右管体,使左管体和右管体围绕转动连接处沿上部管件的轴向转动,使左管体与右管体分别与上部管件实现相互垂直并形成形状为倒T字形,并通过转动连接处的无极定位,使转动中的左管体与右管体能保持实时定位,再通过撑杆与上部管件之间的插设连接,形成对牌体的三角支撑固定。并通过将左管体与右管体分别围绕于上部管件的转动连接处进行转动合拢后,再将撑杆插设进下部管件内,减小管件的体积与质量,实现方便收纳与携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左管体和上部管件之间的转动连接位置与所述的右管体和上部管件之间的转动连接位置之间相对设置,使左管体与右管体相互抵触时形成一同心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转动连接位置为相对设置的方式,使得左管体与右管体在收拢抵触时能处于同一圆心上,既组合成所述的下部管件,且该位置所形成的所述下部管件与上部管件处于同轴设置的位置,使得携带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上部管件外壁相对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的左管体外壁设有左固定块,所述的右管体外壁设有右固定块,所述的左固定块和连接块、所述的右固定块和连接块之间均通过螺栓与螺母连接实现转动定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一螺栓穿过左固定块和连接块并与螺母螺纹连接,另一螺栓穿过右固定块和连接块并与螺母螺纹连接,通过螺栓与螺母的螺纹连接对左固定块、右固定块和两个连接块施加夹紧的作用力,使它们两两之间能产生较大的静摩擦力,在保证转动连接的基础上实现对左管体与右管体的无极定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左固定块与连接块之间、所述的右固定块与连接块之间均设有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的设置增加左固定块与连接块、右固定块与连接块之间的静摩擦力,使得转动中的左管体与右管体在定位时能有更强的静摩擦力去支撑它们的定位,从而使左管体与右管体能更好的实现对上部管件的支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撑杆的外壁设有用于吸附下部管件内壁的磁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进下部管件内的撑杆在磁条的磁性作用下吸附在下部管件内部,使得撑杆在携带移动的过程中不会从下部管件内滑出,从而便于捷撑杆的携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上部管件外壁沿轴向排列有插孔,所述的撑杆端面设有插设进所述插孔的插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插孔的排列设置,可根据不同的放置环境去调节牌体的放置高度,使牌体在放置固定的过程中,能在牌体的底部能形成较大的三角支撑面积,从而提升牌体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部管件内部靠近下部管件的位置设置有配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块的设置增加管件的重量,使管件能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并将配重块设置在靠近下部管件的位置,降低管件在放置支撑过程中的重心高度,使管件具有更好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左管体外壁与右管体外壁均设有磁块,当左管体与右管体之间抵触时,两磁块之间相互吸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管体与右管体之间的相互抵触,使两磁块之间能产生相互吸附的作用力,防止左管体与右管体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随意的晃动,从而使管件的携带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牌体上设有反光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光条的设置增加牌体的光线反射强度,使人体眼部在夜间能更好的接收来自于牌体所反射的光线,从而达到更好的警示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管件外涂覆有耐腐蚀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耐腐蚀涂层的设置防止管件在使用的过程中被氧化腐蚀,从而提升管件的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下部管件分体设置为左管体与右管体并均实现与上部管件的转动连接,并通过撑杆的插设对管件形成三角固定;再通过在上部管件内设置配重块,降低管件的重心高度,达到更好的支撑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主要用于表示下部管件收拢后的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部管件与下部管件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牌体;2、管件;2.1、上部管件;2.2、下部管件;2.2.1、左管体;2.2.2、右管体;3、撑杆;4、连接块;5、左固定块;6、右固定块;7、螺栓;8、螺母;9、橡胶垫;10、磁条;11、插孔;12、插块;13、配重块;14、磁块;15、反光条;16、耐腐蚀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市政道路施工警示牌,参考图1,包括牌体1,牌体1的一面焊接固定有竖直设置的管件2,管件2外表面涂覆有耐腐蚀涂层16,耐腐蚀涂层16可为耐磨陶瓷涂料层,通过耐磨陶瓷涂料层使管件2具有更好的耐磨以及耐腐蚀性。牌体1远离管件2的一面上粘贴有反光条15,通过反光条15提升牌体1的警示作用。管件2包括同轴设置的上部管件2.1与下部管件2.2,上部管件2.1靠近上端面的侧壁与牌体1焊接固定,下端面连接所述的下部管件2.2;上部管件2.1的内部靠近下端面的位置焊接有配重块13,通过配重块13降低重心,使放置更加稳定。

参考图2,下部管件2.2沿轴心分体设置为左管体2.2.1与右管体2.2.2,左管体2.2.1外壁靠近上端面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左固定块5,右管体2.2.2外壁靠近上端面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右固定块6,左固定块5与右固定块6之间相对设置。上部管件2.1外表面靠近下端面的位置相对固定设置有连接块4,两个连接块4分别抵触在左固定块5侧壁与右固定块6侧壁。

两个连接块4与左固定块5和右固定块6之间均设有橡胶垫9,通过橡胶垫9增加静摩擦阻力,实现更好的转动定位;螺栓7穿过左固定块5、橡胶垫9和靠近于左固定块5的连接块4,并与螺母8螺纹连接,使左管体2.2.1可以沿竖直方向转动。另一螺栓7穿过右固定块6、橡胶垫9和靠近于右固定块6的连接块4,并与螺母8螺纹连接,使右管体2.2.2可以沿竖直方向转动。

左管体2.2.1外壁和右管体2.2.2外壁均设有磁块14,两磁块14的形状均为C字形且通过粘接固定在左管体2.2.1和右管体2.2.2上。当左管体2.2.1与右管体2.2.2抵触时,两个磁块14之间的端面相互抵触;通过磁块14产生的磁力实现左管体2.2.1与右管体2.2.2之间的固定。左管体2.2.1与右管体2.2.2形成的内部空腔内放置有撑杆3,通过撑杆3实现对牌体1的支撑。

参考图3,撑杆3的一端面向外突出有直径小于撑杆3直径的插块12。上部管件2.1背向牌体1一侧的外壁沿轴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插孔11,插块12插设进插孔11中并配合左管体2.2.1与右管体2.2.2形成三角固定,用于支撑上部管件2.1。撑杆3外壁粘接有沿轴向延伸设置的磁条10,当撑杆3放置在左管体2.2.1与右管体2.2.2内部时,通过磁条10吸附在左管体2.2.1内壁上,使得撑杆3能更好的固定在左管体2.2.1与右管体2.2.2的内部空腔里。

放置过程:

工作人员同时对左管体2.2.1与右管体2.2.2施加朝向相对方向的作用力,使左管体2.2.1与右管体2.2.2分别围绕于上部管件2.1之间的转动连接位置实现转动分离,并将左管体2.2.1与右管体2.2.2转动到垂直于上部管件2.1的位置,由于螺栓7与螺母8施加的夹紧作用力和橡胶垫9产生的静摩擦力,能很好实现转动后左管体2.2.1与右管体2.2.2的定位。将撑杆3从左管体2.2.1上取出,并将插块12插设进插孔11中,通过撑杆3、左管体2.2.1和右管体2.2.2之间三者之间形成三角固定,从而实现对牌体1的支撑固定。对管件2进收纳时,将撑杆3拔出并吸附在左管体2.2.1内壁,在将左管体2.2.1与右管体2.2.2合拢,在磁块14的相互吸附作用下实现两者的固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