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驱动浇筑式沥青转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6540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浇筑式沥青转运设备。



背景技术:

从世界范围来看,沥青路面铺装仍是未来的主流趋势,沥青混凝土是一种集弹性、塑性和粘性为一体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路面有弹性,能减震降噪,行车较为舒适,且在施工与公路养护方面,并可分期改造和再生利用。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意义为“流动路面”,其含义是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具有流动性,摊铺时不需要碾压,只需要简单的摊铺整平即可完成施工。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属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具有细集料含量高,矿粉含量高,沥青含量高等特点,较多的沥青含量使骨料处于悬浮状态,它与热压沥青混凝土不同的是其空隙率很小,而且内部空隙不连续,浇筑式沥青混凝土不透水,在层内不会出现水损害。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有较高的沥青含量,具有较好的抗低温开裂能力,同时又具有良好的密水性、耐久性、整体性好等特点。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很小,而且内部空隙不连续,防止水渗透能力强,水不会渗透到桥梁主体结构中,有效保护了桥梁主体结构不受腐蚀,延长了使用寿命,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具有整体性好及变形能力强的优点,能够确保铺装层与桥面板的有效粘接,优良的变形性能能较好地适应桥梁结构的变形,提高铺装层与桥面板的粘接强度和抗剪切性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养护、维修和管理费用降低,路面全寿命周期成本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随着浇筑式沥青设备的不断增加,工业燃油是浇筑式沥青设备的驱动能源,故障率高,排放的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大、噪音大、能效利用率低。

所以,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高效节能、噪音低、无排放、故障率低的一种电驱动浇筑式沥青转运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驱动浇筑式沥青转运设备,使其高效节能、噪音低、无排放、故障率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驱动浇筑式沥青转运设备,包括浇筑式沥青转运设备主要由电驱动装置、壳体、进料装置、框架、保温层、搅拌器、卸料装置、支架、加热设备和电源供应系统组成;支架安装在底部;支架上安装电源供应系统和框架;支架外被壳体覆盖并密封,壳体顶部设有进料装置;壳体外层设有保温层;壳体一端设有电驱动装置和加热设备;壳体另一端的下部设有卸料装置;电源供应系统与电驱动装置连接。本发明中浇筑式沥青转运设备的电驱动系统直接为浇筑式沥青转运设备提供动力。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电驱动浇筑式沥青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浇筑式沥青转运设备主要由电驱动装置、壳体、进料装置、框架、保温层、搅拌器、卸料装置、支架、加热设备和电源供应系统组成;支架安装在底部;支架上安装电源供应系统和框架;支架外被壳体覆盖并密封,壳体顶部设有进料装置;壳体外层设有保温层;壳体一端设有电驱动装置和加热设备;壳体另一端的下部设有卸料装置;电源供应系统与电驱动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电驱动浇筑式沥青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搅拌设备可以是立式,也可以是卧式。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电驱动浇筑式沥青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供应系统可以采用蓄电池、发电机、直流或交流外接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浇筑式沥青转运设备的电驱动系统直接为浇筑式沥青转运设备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高效节能、噪音低、无排放、故障率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电驱动装置,2-壳体,3-进料装置,4-框架,5-保温层,6-搅拌器,7-卸料装置,8-支架,9-加热设备,10-电源供应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驱动浇筑式沥青转运设备,包括浇筑式沥青转运设备主要由电驱动装置1、壳体2、进料装置3、框架4、保温层5、搅拌器6、卸料装置7、支架8、加热设备9和电源供应系统10组成;支架8安装在底部;支架8上安装电源供应系统1和框架4;框架4外被壳体2覆盖并密封,壳体2顶部设有进料装置3;壳体2外层设有保温层5;壳体2一端设有电驱动装置1和加热设备9;壳体2另一端的下部设有卸料装置7;电源供应系统10与电驱动装置1连接。本发明中浇筑式沥青转运设备的电驱动系统直接为浇筑式沥青转运设备提供动力。

优选的,所述的搅拌设备可以是立式,也可以是卧式。

优选的,所述电源供应系统可以采用蓄电池、发电机、直流或交流外接电源。

本发明中浇筑式沥青转运设备的电驱动系统直接为浇筑式沥青转运设备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高效节能、噪音低、无排放、故障率低。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