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道路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6528阅读:21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道路越来越成为山区经济腾飞的基点。由于地处山区,地形复杂,施工的限制条件及影响因素多,山区道路的设计面临着很多问题,因此,在道路建设中无论设计还是施工都必须考虑山区本身的地形复杂多变等的众多因素。其中,排水系统的设置尤为重要。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好山区道路的排水系统问题非常重要。

水损害是导致道路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山岭区具有坡陡谷深的特点,水很容易在沟溪中汇集,造成路基及防护工程的水毁破坏。尤其在南方地区的陡峭山区修建道路时,山区雨量充沛、特定时段会出现强降雨,山区很快形成“山流”,大量积水顺着冲沟、边坡等由上至下,此时如不采取排水措施的道路,无论在道路施工期、还是道路运行期,都会有较大的安全隐患,随时会出现道路土方冲毁、道路面层和基层流失等情况,故而在山区修建道路,排水问题必须要加以重视,必须综合进行考虑,即要考虑汇水,又要考虑排水,根据各种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

由于“山流”具有形成迅速、流量大、流速快的特点,现有的一些排水设施仅仅汇集和引排是不够,“山流”往往会对山体、排水设施和路基产生剧烈的冲刷作用,同时裹挟泥沙块石,对排水设施和路基造成冲击,很容易导致导致排水设施和路基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山区道路排水系统,具有能够对水流进行排石消能,延长排水设施和路基使用寿命的特点。

参考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山区道路排水系统,道路内边坡上设有截水沟,所述道路内侧设有边沟,所述截水沟通过泄水槽连接所述边沟,所述泄水槽连接在所述截水沟侧边中部,所述泄水槽上设有挡水坎,所述挡水坎与所述泄水槽构成保水槽结构,所述边沟下部设有用于汇集流水的集水井,所述边沟侧壁中部设有与所述集水井连通的溢流口,所述集水井侧壁设有交叉布置的水跳板,所述水跳板上倾5°~30°,与所述集水井侧壁构成保水槽结构,所述水跳板根部设有落水管,所述落水管出水口方向朝向下一级的水跳板,所述集水井中部连接与道路外侧相通的排水管涵,所述所述集水井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侧壁设有水挡头,所述排水管涵出水口设有跌水坎。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山区道路排水系统中,所述集水井在所述边沟靠近所述道路的一侧设有落水口,所述落水口上设有落水口盖。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山区道路排水系统中,过山谷部位的所述道路高程于低山谷两侧,所述道路外侧设有连续挡墙。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山区道路排水系统中,所述道路外侧设有挡墙,所述排水管涵贯穿所述挡墙。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山区道路排水系统中,所述截水沟为浆砌石截水沟,所述泄水槽为浆砌石泄水槽,所述边沟为浆砌石边沟,所述集水井为混凝土集水井,所述排水管涵为预制水泥管,所述跌水坎为混凝土跌水坎。

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山区道路排水系统通过设置挡水坎、集水井的水跳板和缓冲槽等机构,有效对水流进行消能,减少了水流对排水设施和路基的冲刷侵蚀,又通过截水沟和边沟的溢流结构阻挡水流携带的泥沙石块等杂质,减少了对排水设施和路基的冲击,延长了排水设施和路基的使用寿命,而且冲击破坏仅限于截水沟和边沟,便于维修,能在在道路施工期、道路运行期对山区道路进行相应的排水保护,节省道路建设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标记对应关系为:

100截水沟;

200泄水槽;210挡水坎;

300边沟;310溢流口;

400集水井;

410水跳板;411落水管;

420缓冲槽;421水挡头;

430落水口盖;

500排水管涵;

600跌水坎;

700挡墙;

800道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山区道路排水系统,道路800内边坡上设有截水沟100,所述道路内侧设有边沟300,所述截水沟100通过泄水槽200连接所述边沟300,所述泄水槽200连接在所述截水沟100侧边中部,所述泄水槽200上设有挡水坎210,所述挡水坎210与所述泄水槽200构成保水槽结构,所述边沟300下部设有用于汇集流水的集水井400,所述边沟300侧壁中部设有与所述集水井400连通的溢流口310,所述集水井400侧壁设有交叉布置的水跳板410,所述水跳板410上倾5°~30°,与所述集水井400侧壁构成保水槽结构,所述水跳板410根部设有落水管411,所述落水管411出水口方向朝向下一级的水跳板410,所述集水井400中部连接与道路800外侧相通的排水管涵500,所述所述集水井400设有缓冲槽420,所述缓冲槽420侧壁设有水挡头421,所述排水管涵500出水口设有跌水坎600。

保水槽结构的作用是当水流过后会有一部分水留存在其中,当再次有水流过时,保水槽中的水会起到缓冲作用,对来水进行消能,而且,由于水流中往往会裹挟泥沙石块等杂物,这些杂物留在保水槽中会极大改变水流流态,起到更好的消能作用。泄水槽200连接在截水沟100侧边中部,以及边沟300侧壁中部设有与集水井400连通的溢流口310,作用是排石,质量较大的杂质经过截水沟100和边沟300的这些溢流部位时,由于截水沟100和边沟300底部流速较慢,会直接沉积下来,所以实际使用时,泥沙石块等杂物主要冲击部位是截水沟100和边沟300的侧壁,而不会冲击集水井400、水跳板410以及排水管涵500等部位,由于截水沟100和边沟300均外露,所以维修极其方便。落水管411出水口方向朝向下一级的水跳板410,作用是在水流流量大、流速快的情况下,使水跳板410边缘溢出的水和落水管411中落下的水形成对冲,来进一步消能,同时在水流经过后落水管411能将水跳板410上的水及时排干,防止蚊虫细菌藻类的滋生和对集水井400的腐蚀。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山区道路排水系统中,所述集水井400在所述边沟300靠近所述道路800的一侧设有落水口,所述落水口上设有落水口盖430。当水流流量较大或边沟300的溢流口310堵塞时,水流会通过落水口流入集水井400中。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山区道路排水系统中,过山谷部位的所述道路800高程于低山谷两侧,所述道路800外侧设有连续挡墙。当出现间歇性大水流的情况时,防止水通过道路800路面流向道路800外侧冲刷路基,同时,也能防止水溢到道路800上将车辆行人冲走。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山区道路排水系统中,所述道路800外侧设有挡墙700,所述排水管涵500贯穿所述挡墙700。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山区道路排水系统中,所述截水沟100为浆砌石截水沟,所述泄水槽200为浆砌石泄水槽,所述边沟300为浆砌石边沟,所述集水井400为混凝土集水井,所述排水管涵500为预制水泥管,所述跌水坎600为混凝土跌水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山区道路排水系统通过设置挡水坎、集水井的水跳板和缓冲槽等机构,有效对水流进行消能,减少了水流对排水设施和路基的冲刷侵蚀,又通过截水沟和边沟的溢流结构阻挡水流携带的泥沙石块等杂质,减少了对排水设施和路基的冲击,延长了排水设施和路基的使用寿命,而且冲击破坏仅限于截水沟和边沟,便于维修,能在在道路施工期、道路运行期对山区道路进行相应的排水保护,节省道路建设成本。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