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噪抗滑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11343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沥青公路养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噪抗滑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



背景技术:

预防性养护是公路养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路面通车2~3年后,路面结构强度充足,但出现了表层粘结料老化,疲劳和反射裂缝、渗水系数增大、集料脱落、抗滑性能不足等轻微病害,特别是因渗水系数变大所造成的水损害,更加快了轻微病害向中度、重度病害的扩展,如果不采取适宜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将造成行车安全隐患和后期养护费用的成倍增加。

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需求:目前国内的大部分沥青公路需要进行预防性养护;而目前常用的含砂雾封层、稀浆封层、微表处、碎石封层、novachip超薄磨耗层、环氧覆层等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虽能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但不同程度地存在如下缺陷:层间粘结力不足易造成片状脱落;含砂雾封层的功能性弱、使用寿命短;稀浆封层和微表处的噪音大;碎石封层的噪音大、易产生飞石、影响行车安全;novachip超薄磨耗层和环氧覆层的成本高,封闭施工时间长,影响交通等。

开发一种层间粘结牢固、低噪抗滑、快速开放交通、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噪抗滑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低噪抗滑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在原路面上依次同步或异步洒/撒布:沥青路面层间界面剂、粘结材料、抗滑降噪骨料、粘结材料和表面保护剂,在原路面形成新养护层;所述表面保护剂为热固交联型高分子粘结剂。

未见本领域使用表面保护剂,本发明最后洒布表面保护剂,具有长期增强固结表面石料、耐磨、耐高低温、耐老化及防止开放交通初期粘轮的功效,可大大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本发明中所用粘结材料可以为但不限于热改性沥青、稀释改性沥青、乳化改性沥青、环氧树脂、聚氨酯、聚脲树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新养护层的厚度为1-10mm。

作为优选方案,洒/撒布之前对养护路段进行封闭交通,局部病害处置、路面清扫;待所述新养护层表干后,碾压若干遍,养生后开放交通。

作为优选方案,各材料重量配比为:沥青路面层间界面剂1-3份、粘结材料3-10份、抗滑降噪骨料20-50份、粘结材料3-10份、表面保护剂1-5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沥青路面层间界面剂包括表面活性剂、高分子粘结剂和沥青再生剂。

进一步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木质素胺类、季铵盐类或咪唑啉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高分子粘结剂为氯丁胶、丁腈胶、石油树脂、萜烯树脂、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沥青再生剂为芳烃油、环烷油、脂肪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木质素胺类表面活性剂可以为:三甲胺化木素、三乙胺木素、伯胺化木素、仲胺化木素等;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可以为: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双烷基双季铵盐等。

石油树脂可以为c5石油树脂、c9石油树脂等。脂肪酸酯可以为亚油酸脂肪酸酯、己二酸单甲酯等6个c以上的脂肪酸酯等。

进一步地,所述沥青路面层间界面剂还包括渗透剂,所述渗透剂为煤油和硅氧烷类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硅氧烷类材料可以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等。

本发明中沥青路面层间界面剂由表面活性剂、高分子粘结剂、沥青再生剂根据界面化学原理按照一定比例配成的常温液体材料;或者为由表面活性剂、高分子粘结剂、沥青再生剂和渗透剂根据界面化学原理按照一定比例配成的常温液体材料。

本发明的沥青路面层间界面剂能够增强乳化复合改性沥青对原路面的渗透,再生老化沥青,提高层间粘结力,使得新养护层与原路面层间粘结强度(25℃拉拔试验)≥1.0mpa,防止片状脱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粘结材料为乳化复合改性沥青,所述乳化复合改性沥青由基质沥青、sbs、sbr、sebs、环氧树脂、乳化剂、水复合改性乳化而成。相较于现用的改性乳化沥青具有固含量高、破乳速度快、粘结力强、粘弹性强,耐老化,耐高低温的优异性能。

表1:本发明所用乳化复合改性沥青与现有改性乳化沥青指标对比

更优选的,所述乳化复合改性沥青由40-60份基质沥青、5-10份sbs、3-8份sbr、1-4份sebs、2-5份环氧树脂、乳化剂1-3份,水20-40份复合改性乳化而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抗滑降噪骨料为石料,或石料配以高弹性橡胶颗粒和/或水硬性胶凝材料。根据设计,形成多纹理骨料层(优选为多纹理单一粒径骨料层),提供良好的耐磨性、抗滑性,行车噪音低,保证行车安全和行车舒适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热固交联型高分子粘结剂由苯丙乳液、氯丁乳液、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氟碳树脂中的两种或多种复配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目前通用的养护技术,多为路面材料的单层或两层施工工艺,普遍存在新养护层与原路面的粘结力不足、易形成片状脱落、噪音大、抗滑系数小、封水不彻底、使用寿命短等缺陷。本发明采用多种功能材料依次多层施工工艺,保证新养护层与原路面的层间粘结强度(25℃拉拔试验)≥1.0mpa,防止片状脱落;粘结料完全裹覆抗滑降噪骨料并形成两层连续粘结材料层,保证渗水系数为0;多纹理的表面构造以及表面保护膜,保证抗滑系数bpn≥55,保证行车噪音低(类似于sma-13路面结构),延缓反射裂缝,美化路面,快速开放交通,使用寿命长≥6年,性价比高,节能环保。本发明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目前通用的养护技术,没有解决因原路面沥青老化和路表粘附粉尘所造成的新养护层与原路面层间粘结性不足(层间粘结强度25℃拉拔试验<0.3mpa),易形成片状脱落,使用寿命短。本发明第一层洒布的沥青路面层间界面剂能够对老化沥青活化再生,改变原路面的界面能,降低路表粉尘对层间粘结的影响,促进新养护层乳化复合改性沥青对原路面的渗透深度,保证层间粘结力(层间粘结强度25℃拉拔试验≥1.0mpa),防止片状脱落,使用寿命长。

3、目前通用的养护技术,所使用的乳化沥青粘结材料路用性能固含量低、粘结力小、粘弹性低,耐老化性差,耐高低温性能不足,使用寿命短。本发明使用的乳化复合改性沥青是由基质沥青、sbs、sbr、sebs、环氧树脂、乳化剂、水复合改性乳化而成,相较于普通的改性乳化沥青具有固含量高、破乳速度快、粘结力大、粘弹性强,耐老化,耐高低温的优异性能,使用寿命长。

4、降噪抗滑材料是采用玄武岩、辉绿岩、闪长岩、石灰岩等石料,或石料配以高弹橡胶颗粒和/或水硬性胶凝材料组成,根据设计厚度形成1-10mm的多纹理骨料层,提供良好的耐磨性、抗滑性,行车噪音低,保证行车安全和行车舒适性。

5、本发明优选方案中采用了第二层洒布乳化复合改性沥青、第三层撒布抗滑降噪骨料、第四层洒布乳化复合改性沥青的工艺;洒布的两层乳化复合改性沥青作为主要粘结材料,实现完全裹覆、粘结抗滑降噪骨料并形成两层连续的沥青膜,完全封水,防止雨水浸湿骨料造成骨料易脱落现象,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6、目前通用的养护技术,没有施工表面保护层材料,开放交通初期易粘轮,表层粘结材料易老化,耐高低温性能和耐磨性能差。本发明采用的表面保护剂是一种热固交联型高分子粘结剂乳液,保证开放交通初期不粘轮,保证表层耐磨、耐高低温,防止表层老化,有效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低噪抗滑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包括步骤:

1)封闭交通:据确定的交通封闭方案进行交通管控;

2)原有路面局部病害处置:进行灌缝、坑槽修补等;

3)路面清扫:清理路面灰尘、泥块等杂物;

4)低噪抗滑表处施工:专用施工车辆按照“2份沥青路面层间界面剂、6.5份乳化复合改性沥青、35份降噪抗滑骨料、6.5份乳化复合改性沥青、3份表面保护剂”顺序依次同步或异步多层洒/撒布施工,形成厚度为6mm的新养护层;

5)待表干后使用胶轮压路机碾压5遍;

6)施工后3h开放交通。

步骤4)中:

沥青路面层间界面剂由2份木质素胺类表面活性剂、2份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2.5份咪唑啉表面活性剂,8份氯丁胶高分子粘结剂、8份丁腈胶高分子粘结剂、5.5份石油树脂高分子粘结剂和5.5份环氧树脂高分子粘结剂,2.5份芳烃油沥青再生剂、2份环烷油沥青再生剂和5份脂肪酸酯沥青再生剂,7.5份煤油渗透剂、4份硅氧烷类材料渗透剂复配而成。

乳化复合改性沥青由50份基质沥青、7份sbs、5份sbr、2份sebs、3份环氧树脂、乳化剂2份,水20份复合改性乳化而成。

降噪抗滑骨料为55份玄武岩石料、30份辉绿岩石料、35份闪长岩石料、12份石灰岩石料配以3.5份高弹性橡胶颗粒和1.6份水硬性胶凝材料。

表面保护剂由6.5份苯丙胶乳、2.5份氯丁胶乳、3.5份聚氨酯树脂、4.5份环氧树脂、3.5份氟碳树脂复配而成。

本实施例中,

木质素胺类表面活性剂为:三甲胺化木素或三乙胺木素或三甲胺化木素与三乙胺木素任意配比混合;

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为: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石油树脂为c5石油树脂。

脂肪酸酯为亚油酸脂肪酸酯。

硅氧烷类材料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实施后效果:新养护层与原路面的层间粘结强度25℃拉拔试验1.21mpa;渗水系数为0;多纹理的表面构造以及表面保护膜,抗滑系数bpn60,行车噪音低,延缓反射裂缝,美化路面,快速开放交通,使用寿命长≥7年,节能环保。

实施例2

一种低噪抗滑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包括步骤:

1)封闭交通:据确定的交通封闭方案进行交通管控;

2)原有路面局部病害处置:进行灌缝、坑槽修补等;

3)路面清扫:清理路面灰尘、泥块等杂物;

4)低噪抗滑表处施工:专用施工车辆按照“1份沥青路面层间界面剂、1.5份乳化复合改性沥青、20份降噪抗滑骨料、1.5份乳化复合改性沥青、1.5份表面保护剂”顺序依次同步或异步多层洒/撒布施工,形成厚度为3mm的新养护层;

5)待表干后使用胶轮压路机碾压4遍;

6)施工后2h开放交通。

步骤4)中:

沥青路面层间界面剂由1份木质素胺类表面活性剂、3份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1份咪唑啉表面活性剂,7份氯丁胶高分子粘结剂、9份丁腈胶高分子粘结剂、5份萜烯树脂、7份环氧树脂高分子粘结剂,2份芳烃油沥青再生剂、2份环烷油沥青再生剂和6份脂肪酸酯沥青再生剂,6份硅氧烷类材料渗透剂复配而成。

乳化复合改性沥青由55份基质沥青、8份sbs、4份sbr、4份sebs、3份环氧树脂、乳化剂3份,水20份复合改性乳化而成。

降噪抗滑骨料为90份玄武岩石料、40份石灰岩石料配以4份高弹性橡胶颗粒和1份水硬性胶凝材料。

表面保护剂由9份苯丙胶乳、1份聚氨酯树脂、8份氟碳树脂复配而成。

本实施例中,

木质素胺类表面活性剂为:伯胺化木素;

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为:双烷基双季铵盐。

脂肪酸酯为己二酸单甲酯。

硅氧烷类材料为异丁基三乙氧基硅。

实施后效果:新养护层与原路面的层间粘结强度25℃拉拔试验1.10mpa;渗水系数为0;多纹理的表面构造以及表面保护膜,抗滑系数bpn57,行车噪音低,延缓反射裂缝,美化路面,快速开放交通,使用寿命长≥6年,节能环保。

实施例3

一种低噪抗滑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包括步骤:

1)封闭交通:据确定的交通封闭方案进行交通管控;

2)原有路面局部病害处置:进行灌缝、坑槽修补等;

3)路面清扫:清理路面灰尘、泥块等杂物;

4)低噪抗滑表处施工:专用施工车辆按照“3份沥青路面层间界面剂、8份乳化复合改性沥青、40份降噪抗滑骨料、8份乳化复合改性沥青、5份表面保护剂”顺序依次同步或异步多层洒/撒布施工,形成厚度为8mm的新养护层;

5)待表干后使用胶轮压路机碾压6遍;

6)施工后4h开放交通。

步骤4)中:

沥青路面层间界面剂由2份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2份咪唑啉表面活性剂,7份氯丁胶高分子粘结剂、15份环氧树脂高分子粘结剂,10环烷油沥青再生剂,12份硅氧烷类材料渗透剂复配而成。

乳化复合改性沥青由60份基质沥青、6份sbs、4份sbr、2份sebs、4份环氧树脂、乳化剂2份,水30份复合改性乳化而成。

降噪抗滑骨料为130份辉绿岩石料。

表面保护剂由9份氯丁胶乳、12份氟碳树脂复配而成。

本实施例中,

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为: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与双烷基双季铵盐1:1混合复配。

硅氧烷类材料可以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异丁基三乙氧基硅2:1复配。

实施后效果:新养护层与原路面的层间粘结强度25℃拉拔试验1.16mpa;渗水系数为0;多纹理的表面构造以及表面保护膜,抗滑系数bpn58,行车噪音低,延缓反射裂缝,美化路面,快速开放交通,使用寿命长≥6年,节能环保。

实施例4

一种低噪抗滑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包括步骤:

1)封闭交通:据确定的交通封闭方案进行交通管控;

2)原有路面局部病害处置:进行灌缝、坑槽修补等;

3)路面清扫:清理路面灰尘、泥块等杂物;

4)低噪抗滑表处施工:专用施工车辆按照“2份沥青路面层间界面剂、6.5份乳化复合改性沥青、35份降噪抗滑骨料、6.5份乳化复合改性沥青、3份表面保护剂”顺序依次同步或异步多层洒/撒布施工,形成厚度为4mm的新养护层;

5)待表干后使用胶轮压路机碾压5遍;

6)施工后3h开放交通。

步骤4)中:

沥青路面层间界面剂由2份木质素胺类表面活性剂、2份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2.5份咪唑啉表面活性剂,8份氯丁胶高分子粘结剂、8份丁腈胶高分子粘结剂、5.5份石油树脂高分子粘结剂和5.5份环氧树脂高分子粘结剂,2.5份芳烃油沥青再生剂、2份环烷油沥青再生剂和5份脂肪酸酯沥青再生剂复配而成。

乳化复合改性沥青由56份基质沥青、7份sbs、5份sbr、2份sebs、3份环氧树脂、乳化剂2份,水35份复合改性乳化而成。

降噪抗滑骨料为55份玄武岩石料、30份辉绿岩石料、35份闪长岩石料、12份石灰岩石料配以3.5份高弹性橡胶颗粒。

表面保护剂由6.5份苯丙胶乳、2.5份氯丁胶乳、3.5份聚氨酯树脂、4.5份环氧树脂、3.5份氟碳树脂复配而成。

本实施例中,

木质素胺类表面活性剂为:三甲胺化木素或三乙胺木素或三甲胺化木素与三乙胺木素任意配比混合;

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为: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石油树脂为c5石油树脂。

脂肪酸酯为亚油酸脂肪酸酯。

实施后效果:新养护层与原路面的层间粘结强度25℃拉拔试验1.16mpa;渗水系数为0;多纹理的表面构造以及表面保护膜,抗滑系数bpn59,行车噪音低,延缓反射裂缝,美化路面,快速开放交通,使用寿命长≥6年,节能环保。

本实施例沥青路面层间界面剂中不包含渗透剂,试验结果说明,沥青路面层间界面剂中包含渗透剂时,新养护层与原路面的层间粘结强度有较大程度的提升。

实施例5

一种低噪抗滑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包括步骤:

1)封闭交通:据确定的交通封闭方案进行交通管控;

2)原有路面局部病害处置:进行灌缝、坑槽修补等;

3)路面清扫:清理路面灰尘、泥块等杂物;

4)低噪抗滑表处施工:专用施工车辆按照“3份沥青路面层间界面剂、5份乳化复合改性沥青、45份降噪抗滑骨料、6份乳化复合改性沥青、4份表面保护剂”顺序依次同步或异步多层洒/撒布施工,形成厚度为10mm的新养护层;

5)待表干后使用胶轮压路机碾压6遍;

6)施工后3h开放交通。

步骤4)中:

沥青路面层间界面剂由3份木质素胺类表面活性剂、4份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15份丁腈胶高分子粘结剂、8份石油树脂高分子粘结剂,4份环烷油沥青再生剂和6份脂肪酸酯沥青再生剂,6份煤油渗透剂、4份硅氧烷类材料渗透剂复配而成。

乳化复合改性沥青由58份基质沥青、5份sbs、7份sbr、1份sebs、5份环氧树脂、乳化剂3份,水30份复合改性乳化而成。

降噪抗滑骨料为90份玄武岩石料、80份石灰岩石料配以5份高弹性橡胶颗粒和3份水硬性胶凝材料。

表面保护剂由10份氯丁胶乳、3份聚氨酯树脂、9份氟碳树脂复配而成。

本实施例中,

木质素胺类表面活性剂为:三甲胺化木素、三乙胺木素、伯胺化木素按照1:2:3复配;

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为: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双烷基双季铵盐按照3:1复配。

石油树脂为c5石油树脂和c9石油树脂按照4:1复配。

硅氧烷类材料可以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异丁基三乙氧基硅8:1复配。

实施后效果:新养护层与原路面的层间粘结强度25℃拉拔试验1.18mpa;渗水系数为0;多纹理的表面构造以及表面保护膜,抗滑系数bpn59,行车噪音低,延缓反射裂缝,美化路面,快速开放交通,使用寿命长≥7年,节能环保。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沥青路面层间界面剂中的表面活性剂仅采用6.5份咪唑啉表面活性剂。

实施后效果:新养护层与原路面的层间粘结强度25℃拉拔试验1.18mpa;渗水系数为0;多纹理的表面构造以及表面保护膜,抗滑系数bpn59,行车噪音低,延缓反射裂缝,美化路面,快速开放交通,使用寿命长≥7年,节能环保。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沥青路面层间界面剂中高分子粘结剂仅使用27份环氧树脂高分子粘结剂。

实施后效果:新养护层与原路面的层间粘结强度25℃拉拔试验1.18mpa;渗水系数为0;多纹理的表面构造以及表面保护膜,抗滑系数bpn59,行车噪音低,延缓反射裂缝,美化路面,快速开放交通,使用寿命长≥7年,节能环保。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粘结材料选用普通的改性乳化沥青。

实施后效果:新养护层与原路面的层间粘结强度25℃拉拔试验1.19mpa;渗水系数为0;多纹理的表面构造以及表面保护膜,抗滑系数bpn59,行车噪音低,延缓反射裂缝,美化路面,快速开放交通,使用寿命长≥5年,节能环保。

由于普通的改性乳化沥青路用性能明显低于本发明所用乳化复合改性沥青,如将本发明的乳化复合改性沥青替换成市售普通的改性乳化沥青,路面使用寿命有一定程度的缩短。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粘结材料选择热改性沥青。

实施后效果:新养护层与原路面的层间粘结强度25℃拉拔试验0.6mpa;渗水系数为0;多纹理的表面构造以及表面保护膜,抗滑系数bpn59,行车噪音低,延缓反射裂缝,美化路面,快速开放交通,使用寿命长≥5年。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1、粘结材料选择环氧树脂;2、形成新养护层的厚度为1mm。

实施后效果:新养护层与原路面的层间粘结强度25℃拉拔试验1.6mpa;渗水系数为0;多纹理的表面构造以及表面保护膜,抗滑系数bpn50,行车噪音低,延缓反射裂缝,美化路面,快速开放交通,使用寿命长≥8年,节能环保。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不包含沥青路面层间界面剂,直接向养护路面洒布粘结材料。

实施后效果:新养护层与原路面的层间粘结强度25℃拉拔试验0.4mpa;渗水系数为0;多纹理的表面构造以及表面保护膜,抗滑系数bpn59,行车噪音低,延缓反射裂缝,美化路面,快速开放交通,与实施例1相比,使用寿命缩短2年,一般4年便会出现新老路面脱层现象。

说明层间界面剂的洒布极大增加了新老路面的结合力,避免了新老路面片状脱落现象,极大的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不包含表面保护剂,即,最表面为粘结材料。

实施后效果:新养护层与原路面的层间粘结强度25℃拉拔试验1.21mpa;渗水系数为0;多纹理的表面构造,抗滑系数bpn49,行车噪音低,延缓反射裂缝,美化路面,与实施例1相比表面干后延长2小时才能开放交通,使用寿命缩短2年。

没有施工表面保护层材料,开放交通初期易粘轮,表层粘结材料易老化,耐高低温性能和耐磨性能差;表面保护剂的洒布可实现快速开放交通,而且大大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不包含沥青路面层间界面剂和表面保护剂,即,直接向养护路面洒布粘结材料,且最表面也为粘结材料。

实施后效果:新养护层与原路面的层间粘结强度25℃拉拔试验0.4mpa;渗水系数为0;多纹理的表面构造,抗滑系数bpn49,行车噪音低,延缓反射裂缝,美化路面,与实施例1相比,表面干后延长2小时才能开放交通,使用寿命缩短3年。一般3年会出现新养护层与原路面脱开,且路面磨损的现象。

没有施工层间界面剂,新养护路面与原路面粘结力差,容易出现新养护路面与原路面片状脱落现象。

没有施工表面保护剂材料,开放交通初期易粘轮,表层粘结材料易老化,耐高低温性能和耐磨性能差。表面保护剂的洒布可实现快速开放交通,而且大大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