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雪车的前铲浮压自动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6835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除雪车的前铲浮压自动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场及道路除雪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雪车的前铲浮压自动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在降雪天气,如果不能及时地将机场特别是飞机起降跑道上的积雪及时清除,那么毫无疑问会影响飞机的正常起降甚至会酿成安全事故。鉴此,机场除雪车成了机场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军用和民用机场的不可或缺的设施。

关于除雪车的技术信息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见诸,如文献a:cn201520951u推荐有“前轮驱动中部扫雪滚刷式机场扫雪车”;文献b:202705979u提供有“一种机场、高速公路除雪车”;文献c:cn103362097a介绍有“一种多功能除雪车”;文献d:cn204163041u公开有“一种机场扫雪车”,等等;文献e:cn101694092b“机场除雪车”等等。

通过对并非限于上面例举的专利文献的阅读可知,作为除雪车的结构体系通常包括底盘、位于车头前下方的前铲即“推雪机构”(也称“推雪铲”)、位于底盘中部下方的滚筒扫帚(也称“辊扫刷”,以下同)和位于车辆尾部的吹扫机构,由前铲将地面积雪推除,进而由滚扫刷滚筒的滚扫刷清扫残留积雪,再由吹扫机构吹除滚扫刷清扫时遗留的残雪,经过三道除雪基本上能充分清除机场地坪上的积雪,道路除雪同理。

依据专业常识,前铲的下沿是不能与地坪接触的,更具体地讲安装在前铲下沿的前铲铲刀即铲雪刀的下沿需与地坪之间保持合理的间隙,否则会导致推雪铲以及机场地坪俱损,因此前铲铲雪后仍会在机场地坪上留下小于10mm的残余雪,该残余雪由滚筒扫帚即滚扫刷扫除。

为了使前铲与地坪之间保持合理的距离如前述的小于10mm的距离,因而通常由与车辆底盘连接的车辆底盘连接机构的结构体系的升降油缸对供安装前铲的前铲支架施加压力(前铲支架与前述升降油缸的升降油缸柱连接),由于前铲支架由前铲支架支承行走机构(即“推雪铲支架行走机构”)支承,因而实质上由前述的升降油缸对前铲支架支承行走机构的结构体系的并且对应于前铲支架两端底部即对应于前铲两端底部的轮子旋加对地压力,这种结构可参见中国发明专利公布号cn105040625a推荐的“多功能除雪车的推雪装置”。此外,由于前铲是通过上下连杆与前铲支架铰接的,并且其在工作过程中有所上下浮动及前后摆动的,因而前述的前铲浮压实质上为前铲压力,对此同样可通过对cn105040625a的阅读得到理解。

从理论上讲,只要使前述升降油缸的压力(液压油压力)维持在某一数值例如2mpa,前铲与地坪之间的距离便可得到保障,但是在除雪车实际的除雪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不同情形,这种不同情形的典型的例子如:随着降雪量的大小不同、降雪时间的长短变化、室外环境温度的差异、相同背景下的雪层厚薄不同,等等,积聚在地面上的雪的厚度各不相同,因此如果仅从理论上考虑升降油缸对前述轮子施加的对地压力,那么可以认为是盲目的,因为在前铲铲雪过程中,升降油缸的压力会有所变化,难以始终保持在一预设的压力值程度。有鉴于此,若轮子对地压力过小,则铲雪效果欠佳,若对地压力过大,又会使车辆的前轿轮子着地力减轻,影响除雪车的推进性能,且压力过大还会导致前铲结构因负载大而容易遭到损坏。

综上所述,在除雪车除雪过程中,只有始终保证前述前铲支架支承行走机构的结构体系的轮子的对地压力,才能避免上述弊端,然而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可借鉴的技术启示,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动态地测知升降油缸的压力变化并且使升降油缸的压力始终维持在设定的压力值而藉以保障用于支承前铲支架的轮子获得良好的对地压力并且避免前铲因雪厚引起的反作用力产生跳动以及确保前铲铲雪效果的除雪车的前铲浮压自动调整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除雪车的前铲浮压自动调整装置,所述的除雪车包括一与除雪车车体的底盘的前方连接的车辆底盘连接机构,在该车辆底盘连接机构上设置有升降油缸;一前铲支架,该前铲支架在对应于所述车辆底盘连接的左侧的位置与所述的升降油缸连接,并且在该前铲支架的长边方向的两端的底部各设置有轮子;一组前铲,该组前铲循着前铲支架的长边方向的左侧以一个挨着一个的状态铰接在前铲支架上;所述的前铲浮压自动调整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除雪车车体上的一液压控制站,该液压控制站与所述升降油缸液压油路连接并且与除雪车的车载控制器电气控制连接,特征在于在所述液压控制站与所述升降油缸液压油路连接的液压油路上设置有用于感知升降油缸的压力的升降油缸工作压力感知传感器,该升降油缸工作压力感知传感器与所述车载控制器电气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组前铲的右侧各通过前铲上连杆以及前铲下连杆与所述前铲支架的左侧铰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一组前铲的下部各固定有一前铲铲刀。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升降油缸具有一上缸腔和一下缸腔,上、下缸腔由升降油缸的油缸柱的油缸柱活塞分隔,所述的液压控制站包括油箱、油泵、第一阀块、第二阀块、溢流阀、压力加载阀、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电磁阀、电磁溢流阀和节流阀,油箱设置在所述除雪车车体上,油泵配设在油箱上,该油泵的油泵进油口由油泵进油管与油箱相通,而油泵的油泵出油口通过油泵出油管与第一换向阀连接,溢流阀、压力加载阀、第一换向阀以及第二换向阀设置在第一阀块上,溢流阀与油箱的油箱回油管以及所述的油泵出油管相通,压力加载阀同样与油箱回油管以及油泵出油管相通,第一换向阀与油泵出油管相通并且通过第一管路与电磁阀相通,第二换向阀通过第二管路与油箱回油管相通,并且还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升降油缸的上缸腔相通,电磁阀、电磁溢流阀以及节流阀设置在第二阀块上,电磁阀通过第四管路与节流阀相通,而该节流阀通过第五管路与升降油缸的下缸腔相通,电磁溢流阀与所述的第三管路相通并且该电磁溢流阀还通过第六管路与所述的油箱回油管相通,所述的第一阀块以及第二阀块设置在油箱的上部;所述前铲支架与所述油缸柱连接;所述的升降油缸工作压力感知传感器通过压力感知传感器油管在对应于升降油缸与电磁溢流阀之间的位置与所述第三管路连接。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对应于所述油泵的油泵进油口的位置设置有油液过滤器。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管路与所述升降油缸的上缸腔相通,所述的第五油管与所述升降油缸的下缸腔相通。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液压控制站与升降油缸液压油路连接的液压油路上设置了升降油缸工作压力感知传感器,因而由该升降油缸工作压力感知传感器动态地感知升降油缸的压力变化,当升降油缸的压力超过或低于压力设定值时,由液压控制站的工作而使升降油缸的压力始终维持在设定的压力值程度,确保用于支承前铲支架的轮子获得良好的对地压力,避免一组前铲因雪厚引起的反作用力出现跳动而藉以保障一组前铲的铲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液压控制站与升降油缸以及升降油缸工作压力感知传感器与液压控制站液压油路连接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升降油缸的上缸腔回油而下缸腔进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除雪车的结构体系的一与除雪车车体1的底盘11的前方连接的车辆底盘连接机构2,在该车辆底盘连接机构2上设置有升降油缸21;一前铲支架3,该前铲支架3在对应于前述车辆底盘连接2的左侧的位置与前述的升降油缸21连接,并且在该前铲支架3的长边方向的两端的底部各设置有轮子31;一组前铲4,该组前铲4循着前铲支架3的长边方向的左侧以一个挨着一个的状态铰接在前铲支架3上。由于除雪车的前述结构属于现有技术,例如可参见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专利文献特别是cn105040625a,因而申请人不再展开说明。

请参见图2,在图2中示出了前铲浮压自动调整装置的结构体系的设置在前述除雪车车体1上的一液压控制站5,该液压控制站5与前述升降油缸21液压油路连接并且与除雪车的车载控制器电气控制连接。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液压控制站5与前述升降油缸21液压油路连接的液压油路上设置有用于感知升降油缸21的压力的升降油缸工作压力感知传感器6,该升降油缸工作压力感知传感器6与前述车载控制器电气连接。

由图1所示,前述的一组前铲4的右侧各通过前铲上连杆41以及前铲下连杆42与前述前铲支架3的左侧铰接,并且在一组前铲4的下部各固定有一前铲铲刀43。

由图2所示,前述的升降油缸21具有一上缸腔211和一下缸腔212,上、下缸腔211、212由升降油缸21的油缸柱213的油缸柱活塞2131分隔,前述的液压控制站5包括油箱51、油泵52、第一阀块53、第二阀块54、溢流阀55a、压力加载阀55b、第一换向阀55c、第二换向阀55d、电磁阀55e、电磁溢流阀55f和节流阀55g,油箱51设置在前述除雪车车体1上,油泵52配设在油箱51上,该油泵52的油泵进油口由油泵进油管521与油箱51相通,而油泵52的油泵出油口通过油泵出油管522与第一换向阀55c连接,溢流阀55a、压力加载阀55b、第一换向阀55c以及第二换向阀55d设置在第一阀块53上,溢流阀55a与油箱51的油箱回油管511以及前述的油泵出油管522相通,压力加载阀55b同样与油箱回油管511以及油泵出油管522相通,第一换向阀55c与油泵出油管522相通并且通过第一管路56a与电磁阀55e相通,第二换向阀55d通过第二管路56b与油箱回油管511相通,并且还通过第三管路56c与前述升降油缸21的上缸腔211相通,电磁阀55e、电磁溢流阀55f以及节流阀55g设置在第二阀块54上,电磁阀55e通过第四管路56d与节流阀55g相通,而该节流阀55g通过第五管路56e与升降油缸21的下缸腔212相通,电磁溢流阀55f与前述的第三管路56c相通并且该电磁溢流阀55f还通过第六管路56f与前述的油箱回油管511相通,前述的第一阀块53以及第二阀块54设置在油箱51的上部;前述前铲支架3与前述油缸柱213连接;前述的升降油缸工作压力感知传感器6通过压力感知传感器油管61在对应于升降油缸21与电磁溢流阀55f之间的位置与前述第三管路56c连接。

优选地,在对应于前述油泵52的油泵进油口的位置设置有油液过滤器523。

由图2所示,前述的第三管路56c与前述升降油缸21的上缸腔211相通,前述的第五油管56e与前述升降油缸21的下缸腔212相通。

申请人结合图1和图2并且以一组前铲4下降为例进行说明,在图中以点划线箭头即以虚线箭头表示回油,以实线箭头“→”表示进油。一组前铲4下降时,由前述的车载控制器的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发出指令使液压控制站5的油泵52工作,此时,压力加载电磁阀55b得电关闭(平时处于打开状态,并且通过油箱回油管511将油液回入油箱51),第二换向阀55d开启,电磁阀55e以及电磁溢流阀55f开启,电磁溢流阀55f设定的压力为2mpa。此时出自油泵52的高压油经油泵出油管522进入第一换向阀55c,再经第三管路56c进入升降油缸21的油缸柱活塞2131的上方的上缸腔211,推动油缸柱213下行,此时下缸腔212的液压油依次经第五管路56e、节流阀55g、第四管路56d、电磁阀55e、第一管路56a、第一换向阀55c、第二管路56b和油箱回油管511,进入油箱51内。在前述过程中,当油泵52输出的压力油的压力过大时,即超过2mpa时,油路上的电磁溢流阀55f打开(克服内部弹簧压力下打开),油液依次经第六管路56f和油箱回油管511回入油管51,使升降油缸21始终保持一定的对地压力,即由升降油缸21迫使前述轮子31产生一定的对地压力,该对地作用力为7000n-10000n。也就是说,升降油缸下腔即升降油缸2的下缸腔212的油液压力始终保持在2mpa左右,一组前铲4的对地压力增大至7000-10000n,防止一组前铲4在铲雪时受厚雪阻力(也可称“压力”)产生抬起情形而影响铲雪效果。

请参见图3,并且结合图1,以一组前铲4上升为例进行说明,图3中的箭头含意如同对图2的描述。一组前铲4上升时,高压油及回油走向如图3所示,具体是:由车载控制器的plc发出指令使电磁阀55e关闭,第二换向阀55d换向,油泵52泵出的压力油依次经油泵出油管522、第二换向阀55d、第一管路56a、电磁阀55e、第四管路56d、节流阀55g和第五管路56e,进入升降油缸21的下缸腔212,油缸柱213上行。升降油缸21的上缸腔211内的油液依次经第三管路56c、第二换向阀55d、第二管路56b和油箱回油管511回入油箱。

前述升降油缸21的上缸腔211进油而下缸腔212回油或者下缸腔212进油而上缸腔211回油,即前述油缸柱213向下或向上位移均取决于由升降油缸工作压力感知传感器6感知到第三管路56c的压力后将信号反馈给车载控制器,车载控制器在获得来自于升降油缸工作压力传感器6的信号后才发出指令给液压控制站5。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