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安全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9135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安全防护栏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道路安全防护栏。



背景技术:

防护栏是对机关、学校、小区别墅、工厂、花园、道路旁、铁路旁、机场周边及其他建筑物与外接安全分隔的防护装置,如人行道防护栏、草坪防护栏、围墙防护栏以及道路防护栏等。

其中,道路防护栏是一种将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进行交通分隔和导向的设施,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发达,交通紧张已经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保证行车安全,在急弯陡坡路段、事故多发路段的双黄线处都设置有道路防护栏,防止因司机失误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非正常行驶车辆越出道路或穿越中央分隔带闯入对向车道的交通事故的发生,保护路侧行人、建筑物、汽车司机和车上乘员安全,同时兼有诱导驾驶员视线、增加行车安全感和美化道路环境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道路安全防护栏,结构简单且稳定,可避免行人随意跨越防护栏,并有效减少车辆与防护栏碰撞时对对向车道造成的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道路安全防护栏,包括左、右底座,所述左底座的竖直方向上设有左立杆,所述右底座的竖直方向上设有右立杆,所述左立杆和所述右立杆之间连接有相互平行的上横杆和下横杆;

还包括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位于所述左立杆、所述右立杆、所述上横杆和所述下横杆构成区域的内部,所述防护网的网孔形状为菱形;

所述上横杆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尖刺体,所述尖刺体垂直于所述上横杆且平行于所述左立杆/所述右立杆;

所述左立杆、所述右立杆、所述上横杆和所述下横杆的中部分别设有预断槽。

进一步地说,所述防护网为弹性实心钢网。

进一步地说,所述防护网的中部设置有安全防护提醒标示。

进一步地说,所述左底座和所述右底座的底部分别设有防滑垫。

进一步地说,所述尖刺体和所述上横杆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说,所述左立杆、所述右立杆、所述上横杆和所述下横杆皆是采用不锈钢或碳素钢材料制成的杆体。

进一步地说,所述左立杆和所述右立杆上皆设有黄色反光板,所述黄色反光板与所述防护网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具有以下几点:

一、本实用新型设有的防护网是网孔为菱形的防护网,相比较相互平行的竖杆,可以提高防护栏结构的稳定性;

二、本实用新型上横杆上设有尖刺体,可以避免行人在道路的中央随意跨越防护栏穿过马路,促使行人通过人行道穿过马路,提高行人的安全性;

三、本实用新型左立杆、右立杆、上横杆和下横杆的中部都设有预断槽,当车辆意外与防护栏相撞时,可以使防护栏的左立杆、右立杆、上横杆或下横杆任一处断裂并保持原型,避免因车辆与防护栏碰撞时,使防护栏变形,从而对对向车道造成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立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左底座1、右底座2、左立杆3、右立杆4、上横杆5、下横杆6、防护网7、尖刺体8、预断槽9、安全防护提醒标示10和黄色反光板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种道路安全防护栏,如图1-2所示,包括左底座1和右底座2,所述左底座1的竖直方向上设有左立杆3,所述右底座2的竖直方向上设有右立杆4,所述左立杆3和所述右立杆4之间连接有相互平行的上横杆5和下横杆6;

还包括防护网7,所述防护网7位于所述左立杆3、所述右立杆4、所述上横杆5和所述下横杆6构成区域的内部,所述防护网7的网孔形状为菱形;

所述上横杆5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尖刺体8,所述尖刺体8垂直于所述上横杆5且平行于所述左立杆3/所述右立杆4;

所述左立杆3、所述右立杆4、所述上横杆5和所述下横杆6的中部分别设有预断槽9。

所述防护网7为弹性实心钢网。

所述防护网7的中部设置有安全防护提醒标示10。

所述左底座1和所述右底座2的底部分别设有防滑垫。

所述尖刺体8和所述上横杆5一体成型。

所述左立杆3、所述右立杆4、所述上横杆5和所述下横杆6皆是采用不锈钢或碳素钢材料制成的杆体。

所述左立杆3和所述右立杆4上皆设有黄色反光板11,所述黄色反光板11与所述防护网7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设有的防护网是网孔为菱形的防护网,相比较相互平行的竖杆,可以提高防护栏结构的稳定性;上横杆上设有尖刺体,可以避免行人在道路的中央随意跨越防护栏穿过马路,促使行人通过人行道穿过马路,提高行人的安全性;左立杆、右立杆、上横杆和下横杆的中部都设有预断槽,当车辆意外与防护栏相撞时,可以使防护栏的左立杆、右立杆、上横杆或下横杆任一处断裂并保持原型,避免因车辆与防护栏碰撞时,使防护栏变形,从而对对向车道造成安全隐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