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与温变位移分离式耐寒球型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269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支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角与温变位移分离式耐寒球型支座。



背景技术:

在桥梁设计中,为满足温度变化、风力等气候影响以及其它外力等产生的水平位移、转角等需求,需要安装支座,将上部结构的反力可靠的传递给下部结构,从而消除上部结构的变形对下部结构产生的影响。通常设计时需要支座具有竖向承载力、位移、转角的功能,但是,普通球型支座的位移都是在上座板实现,当梁体转角完成后再实现位移,上座板处于倾斜状态,此时支座受力和支座轴线不重合,容易对梁体及支座本身产生应力集中,造成破坏;同时普通球型支座在长时间低温或者受雨雪等侵袭下容易影响转动、滑动等主要工作性能并减少支座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能满足桥梁的转角和温变位移,同时支座的转角和温变位移分开设置,并且在高寒地区及雨雪气候环境下具备可靠性能的转角与温变位移分离式耐寒球型支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上座板、中间钢衬板、下座板,所述上座板的底面为凸球面,中间钢衬板的顶面为凹球面,凸球面与凹球面相匹配,凸球面与凹球面间设置有球面摩擦副;下座板顶面设置有凹槽,中间钢衬板底面设置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凸台,下座板与中间钢衬板间、凹槽与凸台间设置有平面摩擦副。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上座板、中间钢衬板、下座板的外侧四周设置防雨雪护罩。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转角与温变位移分离式耐寒球型支座,上座板的底面为凸球面,中间钢衬板的顶面为凹球面,凸球面与凹球面相匹配,凸球面与凹球面间设置有球面摩擦副,满足上部结构的转角要求。下座板顶面设置有凹槽,中间钢衬板底面设置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凸台,下座板与中间钢衬板间、凹槽与凸台间设置有平面摩擦副,满足上部结构的温变位移要求。同时,转角与位移分开设置,避免了主梁的承载中心线与支座中心线位置由于主梁的伸缩变形产生大的偏离。上座板、中间钢衬板、下座板的外侧四周设置防雨雪护罩,并且支座所有部件均采用耐低温材料,有效的保护内部结构,保证了支座在高严寒地区及雨雪气候环境下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角与温变位移分离式耐寒球型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转角与温变位移分离式耐寒球型支座的结构和原理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转角与温变位移分离式耐寒球型支座包括上座板1、中间钢衬板2、下座板3,上座板1的底面为凸球面4,中间钢衬板2的顶面为凹球面5,凸球面4与凹球面5相匹配,凸球面4与凹球面5间设置有球面摩擦副6,下座板3顶面设置有凹槽7,中间钢衬板5底面设置有与凹槽7相匹配的凸台8,下座板3与中间钢衬板2间、凹槽7与凸台8间设置有平面摩擦副9,上座板1、中间钢衬板2、下座板3的外侧四周设置防雨雪护罩10。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转角与温变位移分离式耐寒球型支座,上座板1的底面为凸球面4,中间钢衬板2的顶面为凹球面5,凸球面4与凹球面5相匹配,凸球面4与凹球面5间设置有球面摩擦副6,满足上部结构的转角要求。下座板3顶面设置有凹槽7,中间钢衬板5底面设置有与凹槽7相匹配的凸台8,下座板3与中间钢衬板2间、凹槽7与凸台8间设置有平面摩擦副9,满足上部结构的温变位移要求。同时,转角与位移分开设置,避免了主梁的承载中心线与支座中心线位置由于主梁的伸缩变形产生大的偏离。上座板1、中间钢衬板2、下座板3的外侧四周设置防雨雪护罩10,并且支座所有部件均采用耐低温材料,有效的保护内部结构,保证了支座在高严寒地区及雨雪气候环境下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转角与温变位移分离式耐寒球型支座,不仅限于上述结构,凡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