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减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1671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斜拉桥减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设计一种斜拉桥减振结构。



背景技术:

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其可看作是拉索代替支墩的多跨弹性支承连续梁。其可使梁体内弯矩减小,降低建筑高度,减轻了结构重量,节省了材料。斜拉桥主要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

斜拉索自振特性是大跨径桥梁无法避免的。激振力是使拉索起振的根本原因,可以把斜拉索看作振动系统,归纳起来有三种情况:索塔振动激励斜拉索振动、箱振动激励斜拉索振动以及自然扰动力激励斜拉索振动。实际上斜拉索作为整桥结构的一部分,发生振动的根本就是因为环境对结构的扰动作用,如自然风、雨等引起的扰动等。理论上由于拉索时刻接受着以上三种方式的激励,有可能互相抑制,这是所期望的,但由于主要是由于风形成涡流,使塔、索和箱梁受激起振,当频率与某几根拉索固有频率相当时,会发生共振,甚至发生工程灾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斜拉桥减振结构。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斜拉桥减振结构,包括梁体和拉索,其关键在于:所述梁体上设有预埋筒,所述拉索伸入预埋筒后与梁体固定连接,所述拉索和预埋筒之间设有弹性减振件,所述梁体内设有减振预埋件,该减振预埋件上设有减振阻尼器,该减振阻尼器的一端与所述拉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减振预埋件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索的下端伸入预埋筒后与梁体连接,拉索和桥梁的梁体之间设有减振阻尼器,拉索上端的振动传到下端后首先通过减振阻尼器减振,再进一步通过预埋筒内的弹性减振件进一步减振,再传到梁体的振动微乎其微,梁体不易受激起振,稳定性、抗疲劳性能等大大提升。

上述减振预埋件包括预埋在所述梁体内部的预埋板,该预埋板上竖向设置有支撑柱,所述减振阻尼器一端与所述拉索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柱的铰接。采用此方案方便将减振阻尼器安装在离套筒较远处的拉索上,减振效果更好。

上述支撑柱的上端水平穿设有阻尼器连接杆,该阻尼器连接杆的两端穿出所述支撑柱后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阻尼器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有所述减振阻尼器,所述阻尼器连接杆两端的减振阻尼器上端铰接有同一个卡箍,该卡箍箍紧在所述拉索上。采用本方案两个减振阻尼器和连接杆之间形成稳固的三角形结构。

上弹性减振件为减振弹簧,该减振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预埋筒的内壁和所述拉索固定连接。采用本设计拉索下端的振动可经减振弹簧消化大大降低。

上述预埋筒内沿所述拉索的周向呈环形阵列状设有所述减振弹簧。采用此设计不论拉索振幅方向如何,均有相对应的减振弹簧起到减振作用。

上述拉索外套设有防护套管,所述卡箍箍紧在所述防护套管上,所述拉索的下端穿出所述防护套筒后伸入所述预埋筒内并与所述梁体固定连接,所述预埋筒的上部设有箍紧套筒,该箍紧套筒的下筒口套设在所述预埋筒的筒口处,所述箍紧套筒的筒径沿所述拉索的延伸方向逐渐缩小,所述箍紧套筒的上筒口箍紧在所述防护套管上。采用此设计箍紧套筒将拉索下端箍紧,振幅减小,起到二次减振的作用。

上述预埋筒的筒壁上呈环形阵列状设有多个风阻减压过孔,风从所述预埋筒迎风面的所述风阻减压过孔进入所述预埋筒内后从预埋筒背风面的风阻减压过孔穿出。采用此设计当外界风阻较大时,风直接从预埋筒穿过,对预埋筒的阻力小。

上述减振阻尼器与所述拉索之间的夹角为90°。

上述减振阻尼器为磁流变阻尼器。

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拉索上端的振动传到下端时首先经减振阻尼器减振,振幅大大降低,然后经箍紧套筒二次减振后才传到预埋筒内,并进一步经预埋筒内的减振弹簧减振,三次连续减振效果非常显著,且遇到大风时,外界风阻会直接从预埋筒内穿过对预埋筒的影响非常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减振阻尼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4为预埋筒和减振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斜拉桥减振结构,包括梁体1和拉索2,所述梁体1上设有预埋筒3,所述拉索2伸入预埋筒3后与梁体1固定连接,所述拉索2和预埋筒3之间设有弹性减振件,所述梁体1内设有减振预埋件,该减振预埋件上设有减振阻尼器5,该减振阻尼器5的一端与所述拉索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减振预埋件连接。

所述减振预埋件包括预埋在所述梁体1内部的预埋板4,所述预埋板4为钢板,该预埋板4上竖向焊接有支撑柱6,所述减振阻尼器5一端与所述拉索2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柱6的铰接,所述支撑柱6的上端水平穿设有阻尼器连接杆7,该阻尼器连接杆7的两端穿出所述支撑柱6后连接有锁紧螺母8,所述阻尼器连接杆7的两端分别铰接有所述减振阻尼器5,所述阻尼器连接杆7两端的减振阻尼器5上端铰接有同一个卡箍9,该卡箍9箍紧在所述拉索2上,所述减振阻尼器5与所述拉索2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减振阻尼器5为磁流变阻尼器,所述锁紧螺母8、阻尼器连接杆7上以及支撑柱6和预埋板4之间的连接处分别涂刷有环氧富锌漆。

所述弹性减振件为减振弹簧11,该减振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预埋筒3的内壁和所述拉索2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预埋筒3内沿所述拉索2的周向呈环形阵列状设有所述减振弹簧11,所述拉索2外套设有防护套管10,所述卡箍9箍紧在所述防护套管10上,所述拉索2的下端穿出所述防护套筒10后伸入所述预埋筒3内并与所述梁体1固定连接,所述预埋筒3的上部设有箍紧套筒12,该箍紧套筒12的下筒口套设在所述预埋筒3的筒口处,所述箍紧套筒12的筒径沿所述拉索2的延伸方向逐渐缩小,所述箍紧套筒12的上筒口箍紧在所述防护套管10上。

所述预埋筒3的筒壁上呈环形阵列状设有多个风阻减压过孔13,风从所述预埋筒3迎风面的所述风阻减压过孔13进入所述预埋筒3内后从预埋筒3背风面的风阻减压过孔13穿出。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