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隔离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8714发布日期:2018-08-04 15:12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隔离带。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道路隔离带普遍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作为对向车道中间隔离带,例如:采用种植绿化植物方式,采用水泥砌成,采用间隔布置片状挡光板方式等。上述几种方式虽然起到了隔离遮挡对向车光的作用,但是当车辆因驾驶不慎撞至隔离带时,汽车与隔离带产生直接的刚性碰撞,不仅会加重对车辆的损坏,还加剧了对车内驾驶员和乘客的受伤程度。面对此类难题,需要提供一种既可以有效遮挡对向车道车光,而且安全性较高、又可对城市道路进行绿化的市政道路隔离带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隔离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一种市政道路隔离带,包括隔离带,所述隔离带为上端敞开的空腔结构,所述隔离带为一体化结构且由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组成,所述隔离带的内部从下至上填充有石子层和土壤层,土壤层内种植有绿色植被,所述隔离带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外壁上设有加固板,加固板的上端和下端均通过螺栓紧固安装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外壁上,所述加固板的外壁上设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的背面设有减震组件,且防撞板通过减震组件与加固板连接,所述隔离带的底板上设有竖直的渗水孔,所述隔离带的底板的下端面设有水平的排水槽,所述渗水孔的上端与隔离带的内部连通且下端与排水槽的内壁连通。

优选的,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导向杆和减震弹簧,所述加固板的外壁和内壁上均设有凹槽且两个凹槽同轴分布,外壁与内部的凹槽的底部通过一导向孔连通,所述防撞板的背面设有紧固座,所述导向杆垂直安装在紧固座上,所述减震弹簧套在导向杆上且导向杆依次穿过加固板外壁的凹槽和导向孔并伸至加固板内壁的凹槽中,导向杆在导向孔内可滑动,所述导向杆的末端设有螺纹并通过锁紧螺母进行定位,所述减震弹簧一端与紧固座的端面接触且另一端与加固板外壁上的凹槽的底部接触。

优选的,所述防撞板上粘结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的表面嵌有条形的警示带。

优选的,所述减震组件设有两组且每组由多个沿竖直方向分布的减震组件构成,且其中一组减震组件位于防撞板的一端、另一组减震组件位于防撞板的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隔离带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高度与加固板的高度相同,所述防撞板的高度小与加固板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加固板由刚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既可以有效的遮挡城市道路行车时对向的车光,又可以降低车辆撞击隔离带时隔离带对车身以及车内驾驶员和乘客的反冲击力,对车体和驾驶员以及乘客进行一定的保护,同时还可以对城市道路进行绿化且隔离带的渗水效果较好,绿色植物不会产生烂根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隔离带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绿色植物未画出)。

图4为右侧板处的防撞板的左侧视图。

图5为右侧板上的加固板的右侧视图。

图6为隔离带的仰视图。

其中,1-隔离带,2-加固板,3-防撞板,4-橡胶层,5-减震组件,6-渗水孔,7-排水槽,8-螺栓,9-绿色植物,10-土壤层,11-石子层,12-警示带,13-凹槽,14-锁紧螺母,15-减震弹簧,16-导向杆,17-固定座,18-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市政道路隔离带,包括隔离带1,所述隔离带1为上端敞开的空腔结构,所述隔离带1为一体化结构且由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组成,所述隔离带1的内部从下至上填充有石子层11和土壤层10,土壤层10内种植有绿色植被9,所述隔离带1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外壁上设有加固板2,加固板2的上端和下端均通过螺8栓紧固安装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外壁上,所述加固板2的外壁上设有防撞板3,所述防撞板3的背面设有减震组件5,且防撞板3通过减震组件5与加固板2连接,所述隔离带1的底板上设有竖直的渗水孔6,所述隔离带1的底板的下端面设有水平的排水槽7,所述渗水孔6的上端与隔离带1的内部连通且下端与排水槽7的内壁连通,可以有效的排出隔离带1内的积水,防止出现“死水”现象导致绿色植物9烂根。

优选的,所述减震组件5包括导向杆16和减震弹簧15,所述加固板2的外壁和内壁上均设有凹槽13且两个凹槽13同轴分布,外壁与内部的凹槽13的底部通过一导向孔18连通,所述防撞板3的背面设有紧固座17,所述导向杆16垂直安装在紧固座17上,所述减震弹簧15套在导向杆16上且导向杆16依次穿过加固板2外壁的凹槽13和导向孔18并伸至加固板2内壁的凹槽13中,导向杆16在导向孔18内可滑动,所述导向杆16的末端设有螺纹并通过锁紧螺母14进行定位,所述减震弹簧15一端与紧固座17的端面接触且另一端与加固板2外壁上的凹槽13的底部接触,车辆在行驶不当或者产生故障与隔离带1产生碰撞时,防撞板3以及减震组件5能够很好的对撞击力进行缓冲,从而减小了隔离带1对车辆的反冲击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撞板3上粘结有橡胶层4,所述橡胶层4的表面嵌有条形的警示带12,橡胶层4可以进一步的缓冲车辆与防撞板3撞击产生的撞击力,警示带12用于近视车辆夜晚在行车时驾驶员更好的看清隔离带1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组件5设有两组且每组由多个沿竖直方向分布的减震组件5构成,且其中一组减震组件5位于防撞板3的一端、另一组减震组件5位于防撞板3的另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带1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高度与加固板2的高度相同,所述防撞板3的高度小与加固板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固板2由刚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中应用步骤为:

(1)、将防撞板3的背面的减震组件5中的导向杆16依次穿过加固板2外壁上的凹槽13和导向孔18且导向杆16的末端伸至加固板2内壁的凹槽13中,然后用锁紧螺母14将其定位,从而完成防撞板3与加固板2的装配;

(2)、将加固板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螺栓8紧固安装在隔离带1的左侧板个右侧板上,完成加固板2与隔离带1的装配,然后将装配后的整体放置在城市道路的路面上的用于将道路隔开的指定的区域;

(3)、先填充石子进入隔离带1内形成石子层11,再将土壤填充至隔离带1内部形成土壤层10,最后在土壤层10中种植绿色植被9;

(4)、循环(1)-(3),从而形成长距离的隔离带。

本实用新型既可以有效的遮挡城市道路行车时对向的车光,又可以降低车辆撞击隔离带时隔离带对车身以及车内驾驶员和乘客的反冲击力,对车体和驾驶员以及乘客进行一定的保护,同时还可以对城市道路进行绿化且隔离带的渗水效果较好,绿色植物不会产生烂根现象。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