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共享车位锁功能的充电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0934发布日期:2018-07-20 20:06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共享车位锁功能的充电桩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电动汽车的拥有量越来越多,除了家庭用户在自己家里的停车位上设置充电桩,在驾车出行时的停车后也需要充电,因此在公共停车位设置充电桩也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车位锁是城市当中人们为了防止别人的车停到自己车位上而特别固定在停车位上的装置,很多城市小区家庭用户购买了地上停车位,就设置车位锁,现有的车位锁,操作不便,如何将充电桩与车位锁结合为一体,这也是一个研究的方向。现有的充电桩一般为壳体结构且露天设置,壳体结构性和强度较差,遇到车技较差的人会撞坏充电桩,另外,充电桩内部的充电装置等电气元件随同四季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特别是湿度和温度的变化对充电装置的影响最大,导致锈蚀或温差较大影响元器件的使用寿命,严重的会使电路板短路,直接毁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提高空闲停车位的利用率、充电桩强度高、能调节充电桩内部湿度和温度的具备共享车位锁功能的充电桩装置与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具备共享车位锁功能的充电桩装置,包括设置在停车位中部的智能车位锁和设置在停车位前侧的充电桩;

智能车位锁包括升降锁臂、电动缸、太阳能发电机构和底座,底座内设有顶部呈敞口状的矩形内腔,底座的边框上设有若干安装孔,太阳能发电机构装配在底座顶部,升降锁臂的外形为L形结构,升降锁臂的后端铰接在底座的矩形内腔,电动缸的缸体端部铰接在底座的矩形内腔内,升降锁臂下部设置有安装槽,电动缸的活塞杆伸入到安装槽内并与升降锁臂铰接;

充电桩包括呈长方体形状的安装箱,安装箱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有隔热材料,安装箱前侧设置有液晶触摸屏,安装箱内设置有汽车充电装置、总控制器、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温度调节系统和内循环除湿系统,汽车充电装置通过线缆连接有挂在安装箱外侧部的充电枪;

太阳能发电机构通过供电线与总控制器连接,总控制器通过电缆分别与液晶触摸屏、电动缸、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温度调节系统和内循环除湿系统连接。

内循环除湿系统包括循环风机、除湿箱、均匀抽风管件、主抽风管和排风管,循环风机和除湿箱设置在安装箱底部,均匀抽风管件设置有三层,最上一层均匀抽风管件位于安装箱内的顶部,中间一层均匀抽风管件位于安装箱内的中部,最下一层均匀抽风管件位于安装箱内的下部并位于循环风机和除湿箱的上方;

每层均匀抽风管件均包括一个水平设置有圆环管,圆环管的外侧四周分别与安装箱的四侧内壁固定连接,圆环管下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抽气孔,主抽风管的中心线与圆环管的中心线重合,主抽风管上端与安装箱顶部固定连接,主抽风管下端与循环风机的进风口连接,每个圆环管的内侧均通过四根水平管与主抽风管连通,四根水平管沿圆环管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每层均匀抽风管件的圆环管和四根水平管的顶部位于同一高度的水平面上;

循环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第一快速插接头与除湿箱下部连接,排风管沿垂直方向设置,排风管位于三层圆环管的外侧并固定连接在安装箱的内壁上,排风管上自上而下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均朝向主抽风管的排气孔,排风管的下端通过第二快速插接头与除湿箱顶部的出风口连接,排风管上端与安装箱顶部固定连接。

除湿箱内自进气口到出气口自下而上倾斜设置有三层安装框,每层安装框内均设置有将安装框填满的滤网袋,滤网袋内盛装有颗粒状的硅胶干燥剂。

中层的圆环管和四根水平管上铺设有上安装板,最下层的圆环管和四根水平管上铺设有下安装板,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上均设置有上下通透的穿线孔和透气孔。

底座的矩形内腔由矩形的安装腔和L形的放置腔组成,太阳能发电机构位于安装腔内,太阳能发电机构包括支撑框架、蓄电池和太阳能控制器,支撑框架为格栅状的框板结构,支撑框架安装在底座的安装腔内且其尺寸与安装腔的尺寸相同,支撑框架由若干矩形框组成,每个矩形框内均设置有一块蓄电池,太阳能控制器设置在安装箱内,每块矩形框的顶部均装配有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控制器分别通过导线与蓄电池以及所有的太阳能电池板连接;L形的放置腔位于矩形内腔的两相邻侧边处,升降锁臂和电动缸均位于放置腔内。

底座的四周边框上均粘贴有反光警示胶带;升降锁臂上设有闪烁警示灯。

底座的底板上开设有若干透水孔,透水孔位于放置腔内。

底座的边框内在放置腔的外侧设有电热丝。

温度调节系统设置有两个,两个温度调节系统分别设置在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上;

每个温度调节系统均包括右侧敞口的方箱,方箱的左侧面与安装箱的内壁左侧接触,方箱的后侧面与安装箱的内壁后侧接触,方箱的前侧与安装箱的内壁前侧之间固定设置有电机,方箱右侧敞口处设置有与右侧敞口适配的方框,方框的前侧边和后侧边的中间处分别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接在安装箱前侧和后侧的转轴,电机的主轴通过联轴器与前侧的转轴的前端传动连接,方框内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制热片,方箱内在左侧底部设置有对流风机,对流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对流出风管,安装箱前侧开设有圆形的对流出风口,对流出风管穿过方箱前侧与对流出风口连接,安装箱和方箱的后侧开设有矩形的对流进风口,对流出风口处和对流进风口处均设置有滤网。

方箱在右侧敞口的四周内壁设置有与方框四周密封配合的密封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智能车位锁的底座通过装配在安装孔内的螺栓固定在停车位置,在停车位上没有停放汽车时,太阳能电池板收集太阳能,经过太阳能控制器的作用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存储在蓄电池内,由于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有限,蓄电池只能为总控制器、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温度调节系统、内循环除湿系统、闪烁警示灯和电动缸提供电源,汽车充电装置为汽车充电的电能由市电提供,可以通过遥控器对总控制器进行控制,也可以通过液晶触摸屏对总控制器进行操作作业;当电动缸伸长,驱动升降锁臂从放置腔向上翻转直到沿垂直方向时,该停车位即处于锁止状态,汽车不能停在该位置;

(2)、太阳能电池板采用分块设计并装配在支撑框架上,支撑框架可以防止车辆碾压太阳能电池板,如果是一整块太阳能电池板,由于其面积太大,因此很容易遭到损坏,另外这样分块易于加工太阳能电池板,而且如果有个别的太阳能电池板损坏的情况下,可以对单个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更换,免得更换一大块,降低损失;

(3)、本实用新型在底座的底板上开设透水孔,当遇到下雨天,底座内积存的水可以经透水孔排出;

(4)、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闪烁警示灯,当车位处于锁止状态,且光线不好时(例如晚上),通过总控制器启动闪烁警示灯,闪烁警示灯闪烁,用于提醒行人此处有障碍物;

(5)、在底座的四周边框粘贴有警示胶带,警示胶带可以提醒车辆此处有车位锁,防止在光线不好时,车辆误撞在本装置上,从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6)、当遇到下雪天,放置腔内会落入并积雪,升降锁臂在使用时不能落入放置腔内,因此在底座的边框内设有电热丝,控制总控制器启动电热丝,从而对放置腔进行加热,从而除去放置腔内的积雪;

(7)、由于充电桩是露天安装,因此充电桩的安装箱采用双层结构,并在双层结构当中设置隔热材料,这样可以提高耐高温和抗严寒的程度。为了使安装箱内的汽车充电装置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充分提高使用寿命,在充电箱内设置了温度调节系统和内循环除湿系统,使安装箱内部的温度保持在25℃左右,湿度尽量低;

(8)、在夏天时,空气的湿度较大,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安装箱内的湿度大于50%后,将信号传递到总控制器,总控制器给循环风机发出信号,循环风机启动,潮湿的空气由圆环管进入,在依次通过水平管、主抽风管和循环风机内部进入到除湿箱内,经过三层均装有硅胶干燥剂的滤网袋后,空气中含有的水分被硅胶干燥剂吸附,干燥的空气由排风管上的排风孔再回到安装箱内,如此循环,就可将空气进行干燥。由于圆环管设置三层,圆环管的外侧分别与安装箱的四周内壁固定连接,并且水平管均匀设置四根并与主抽风管固定连接,这样不仅提高循环换气除湿的效率,而且可增强安装箱的强度;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的设置,可以用于安装汽车充电装置各部件,并且具有穿线孔和透气孔,上下通透,温湿度上下保持一致。

当需要更换除湿箱内的滤网袋内盛装有颗粒状的硅胶干燥剂,可通过操作第一快速插接头和第二快速插接头,将除湿箱从安装箱内取出,再把滤网袋取出,更换硅胶干燥剂。

(9)、当安装箱内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低于20℃或高于30℃,将信号传递到总控制器,总控制器给电机、对流风机和半导体制冷制热片发出信号,若安装箱内的温度低于20℃时,电机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半导体制冷制热片旋转使制热面朝向右侧(朝向安装箱内部),方框外侧与密封条接触并良好密封,半导体制冷制热片启动,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的制热面对安装箱内的气流进行加热,从而使安装箱内的温度升高;同时,方箱内的对流风机启动,将方箱内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的制冷面产生的冷气抽送到大气中,从而提高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的工作效率;

若安装箱内的温度高于30℃时,电机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半导体制冷制热片旋转使制冷面朝向右侧(朝向安装箱内部),方框外侧与密封条接触并良好密封,半导体制冷制热片启动,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的制冷面对安装箱内的气流进行制冷,从而使安装箱内的温度降低,同时,方箱内的对流风机启动,将方箱内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的制热面产生的热量抽送到大气中,从而提高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的工作效率。

当多天的阴雨天气或者很多天汽车占用车位,导致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效率降低,导致不能持续为蓄电池充电,蓄电池内电量不足时,可通过市电为总控制器以及各用电设备供电。若车位锁设置在背阴处,可直接接上市电为总控制器以及各用电设备供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构造简单,将充电桩与车位锁组合设置,统一控制,太阳能为车位锁和充电桩的自动控制提供电能,充电桩具有良好强度,并且具有可调节的温湿度,提高充电桩的使用寿命,可用于家庭,也可以用于公共场合的停车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智能车位锁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者智能车位锁的升降锁臂收回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支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均匀抽风管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备共享车位锁功能的充电桩装置,包括设置在停车位50中部的智能车位锁和设置在停车位50前侧的充电桩1;

智能车位锁包括升降锁臂2、电动缸3、太阳能发电机构和底座4,底座4内设有顶部呈敞口状的矩形内腔,底座4的边框上设有若干安装孔5,太阳能发电机构装配在底座4顶部,升降锁臂2的外形为L形结构,升降锁臂2的后端铰接在底座4的矩形内腔,电动缸3的缸体端部铰接在底座4的矩形内腔内,升降锁臂2下部设置有安装槽6,电动缸3的活塞杆伸入到安装槽6内并与升降锁臂2铰接;

充电桩1包括呈长方体形状的安装箱7,安装箱7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有隔热材料8,安装箱7前侧设置有液晶触摸屏9,安装箱7内设置有汽车充电装置、总控制器10、湿度传感器11、温度传感器12、温度调节系统和内循环除湿系统,汽车充电装置通过线缆连接有挂在安装箱7外侧部的充电枪;汽车充电装置和充电枪在图中未示意出来。

太阳能发电机构通过供电线51与总控制器10连接,供电线51预埋在地面下,总控制器10通过电缆分别与液晶触摸屏9、电动缸3、湿度传感器11、温度传感器12、温度调节系统和内循环除湿系统连接。

内循环除湿系统包括循环风机14、除湿箱15、均匀抽风管件、主抽风管17和排风管18,循环风机14和除湿箱15设置在安装箱7底部,均匀抽风管件设置有三层,最上一层均匀抽风管件位于安装箱7内的顶部,中间一层均匀抽风管件位于安装箱7内的中部,最下一层均匀抽风管件位于安装箱7内的下部并位于循环风机14和除湿箱15的上方;

每层均匀抽风管件均包括一个水平设置有圆环管19,圆环管19的外侧四周分别与安装箱7的四侧内壁固定连接,圆环管19下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抽气孔,主抽风管17的中心线与圆环管19的中心线重合,主抽风管17上端与安装箱7顶部固定连接,主抽风管17下端与循环风机14的进风口连接,每个圆环管19的内侧均通过四根水平管20与主抽风管17连通,四根水平管20沿圆环管19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每层均匀抽风管件的圆环管19和四根水平管20的顶部位于同一高度的水平面上;

循环风机14的出风口通过第一快速插接头21与除湿箱15下部连接,排风管18沿垂直方向设置,排风管18位于三层圆环管19的外侧并固定连接在安装箱7的内壁上,排风管18上自上而下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均朝向主抽风管17的排气孔,排风管18的下端通过第二快速插接头22与除湿箱15顶部的出风口连接,排风管18上端与安装箱7顶部固定连接。

除湿箱15内自进气口到出气口自下而上倾斜设置有三层安装框23,每层安装框23内均设置有将安装框23填满的滤网袋24,滤网袋24内盛装有颗粒状的硅胶干燥剂。

中层的圆环管19和四根水平管20上铺设有上安装板25,最下层的圆环管19和四根水平管20上铺设有下安装板26,上安装板25和下安装板26上均设置有上下通透的穿线孔27和透气孔28。

底座4的矩形内腔由矩形的安装腔和L形的放置腔29组成,太阳能发电机构位于安装腔内,太阳能发电机构包括支撑框架30、蓄电池和太阳能控制器,支撑框架30为格栅状的框板结构,支撑框架30安装在底座4的安装腔内且其尺寸与安装腔的尺寸相同,支撑框架30由若干矩形框组成,每个矩形框内均设置有一块蓄电池,太阳能控制器设置在安装箱7内,每块矩形框的顶部均装配有一块太阳能电池板33,太阳能控制器分别通过导线与蓄电池以及所有的太阳能电池板33连接;L形的放置腔29位于矩形内腔的两相邻侧边处,升降锁臂2和电动缸3均位于放置腔29内。

底座4的四周边框上均粘贴有反光警示胶带34;升降锁臂2上设有闪烁警示灯35。

底座4的底板上开设有若干透水孔16,透水孔16位于放置腔29内。

底座4的边框内在放置腔29的外侧设有电热丝(图中未示出)。

温度调节系统设置有两个,两个温度调节系统分别设置在上安装板25和下安装板26上;

每个温度调节系统均包括右侧敞口的方箱13,方箱13的左侧面与安装箱7的内壁左侧接触,方箱13的后侧面与安装箱7的内壁后侧接触,方箱13的前侧与安装箱7的内壁前侧之间固定设置有电机36,方箱13右侧敞口处设置有与右侧敞口适配的方框37,方框37的前侧边和后侧边的中间处分别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接在安装箱7前侧和后侧的转轴38,电机36的主轴通过联轴器与前侧的转轴38的前端传动连接,方框37内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制热片39,方箱13内在左侧底部设置有对流风机40,对流风机40的出风口连接有对流出风管,安装箱7前侧开设有圆形的对流出风口41,对流出风管穿过方箱13前侧与对流出风口41连接,安装箱7和方箱13的后侧开设有矩形的对流进风口42,对流出风口41处和对流进风口42处均设置有滤网,滤网用于过滤空气中的粉尘。

方箱13在右侧敞口的四周内壁设置有与方框37四周密封配合的密封条43。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智能车位锁的底座4通过装配在安装孔5内的螺栓固定在停车位置,在停车位50上没有停放汽车时,太阳能电池板33收集太阳能,经过太阳能控制器的作用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存储在蓄电池内,由于太阳能电池板33的面积有限,蓄电池只能为总控制器10、湿度传感器11、温度传感器12、温度调节系统、内循环除湿系统、闪烁警示灯35和电动缸3提供电源,汽车充电装置为汽车充电的电能由市电提供,可以通过遥控器对总控制器10进行控制,也可以通过液晶触摸屏9对总控制器10进行操作作业;当电动缸3伸长,驱动升降锁臂2从放置腔29向上翻转直到沿垂直方向时,该停车位50即处于锁止状态,汽车不能停在该位置;

(2)、太阳能电池板33采用分块设计并装配在支撑框架30上,支撑框架30可以防止车辆碾压太阳能电池板33,如果是一整块太阳能电池板33,由于其面积太大,因此很容易遭到损坏,另外这样分块易于加工太阳能电池板33,而且如果有个别的太阳能电池板33损坏的情况下,可以对单个的太阳能电池板33进行更换,免得更换一大块,降低损失;

(3)、本实用新型在底座4的底板上开设透水孔16,当遇到下雨天,底座4内积存的水可以经透水孔16排出;

(4)、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闪烁警示灯35,当车位处于锁止状态,且光线不好时(例如晚上),通过总控制器10启动闪烁警示灯35,闪烁警示灯35闪烁,用于提醒行人此处有障碍物;

(5)、在底座4的四周边框粘贴有警示胶带,警示胶带可以提醒车辆此处有车位锁,防止在光线不好时,车辆误撞在本装置上,从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6)、当遇到下雪天,放置腔29内会落入并积雪,升降锁臂2在使用时不能落入放置腔29内,因此在底座4的边框内设有电热丝,控制总控制器10启动电热丝,从而对放置腔29进行加热,从而除去放置腔29内的积雪;

(7)、由于充电桩1是露天安装,因此充电桩1的安装箱7采用双层结构,并在双层结构当中设置隔热材料8,这样可以提高耐高温和抗严寒的程度。为了使安装箱7内的汽车充电装置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充分提高使用寿命,在充电箱内设置了温度调节系统和内循环除湿系统,使安装箱7内部的温度保持在25℃左右,湿度尽量低;

(8)、在夏天时,空气的湿度较大,湿度传感器11检测到安装箱7内的湿度大于50%后,将信号传递到总控制器10,总控制器10给循环风机14发出信号,循环风机14启动,潮湿的空气由圆环管19进入,在依次通过水平管20、主抽风管17和循环风机14内部进入到除湿箱15内,经过三层均装有硅胶干燥剂的滤网袋24后,空气中含有的水分被硅胶干燥剂吸附,干燥的空气由排风管18上的排风孔再回到安装箱7内,如此循环,就可将空气进行干燥。由于圆环管19设置三层,圆环管19的外侧分别与安装箱7的四周内壁固定连接,并且水平管20均匀设置四根并与主抽风管17固定连接,这样不仅提高循环换气除湿的效率,而且可增强安装箱7的强度;上安装板25和下安装板26的设置,可以用于安装汽车充电装置各部件,并且具有穿线孔27和透气孔28,上下通透,温湿度上下保持一致。

(9)、当安装箱7内的温度传感器12检测到温度低于20℃或高于30℃,将信号传递到总控制器10,总控制器10给电机36、对流风机40和半导体制冷制热片39发出信号,若安装箱7内的温度低于20℃时,电机36驱动转轴38转动,转轴38带动半导体制冷制热片39旋转使制热面朝向右侧(朝向安装箱7内部),方框37外侧与密封条43接触并良好密封,半导体制冷制热片39启动,半导体制冷制热片39的制热面对安装箱7内的气流进行加热,从而使安装箱7内的温度升高;同时,方箱13内的对流风机40启动,将方箱13内半导体制冷制热片39的制冷面产生的冷气抽送到大气中,从而提高半导体制冷制热片39的工作效率;

若安装箱7内的温度高于30℃时,电机36驱动转轴38转动,转轴38带动半导体制冷制热片39旋转使制冷面朝向右侧(朝向安装箱7内部),方框37外侧与密封条43接触并良好密封,半导体制冷制热片39启动,半导体制冷制热片39的制冷面对安装箱7内的气流进行制冷,从而使安装箱7内的温度降低,同时,方箱13内的对流风机40启动,将方箱13内半导体制冷制热片39的制热面产生的热量抽送到大气中,从而提高半导体制冷制热片39的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