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0753发布日期:2018-07-20 20:04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道路给排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城市道路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的城市道路建设对于给排水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特别是每年的夏汛期间更是考验一个城市对于雨洪水的排泄能力的时间,因此对于城市雨水的及时排放收集和处理,也得到更多的重视。

授权公告号为CN205776651U的中国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的排水系统,包括路面和人行道,在路面和人行道之间设有下水道,下水道通过管道连通有雨水收集池,雨水收集池再通过管道连接有灌溉池,灌溉池中设有浇灌装置,从而达到利于收集雨水并充分利用雨水进行灌溉的效果。

但是上述方案中,对于路面雨水汇集至排水沟中的方式,仅仅靠雨水自身的流动来实现,对于开通一段时间的路面来说,往往路面都不会是平整的,此时在低凹处会产生积水,来往的车辆容易造成雨水飞溅的情况,不利于行车安全,且还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具有及时有效的排出路面积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包括中央隔离带、设置于所述中央隔离带两侧的行车道、设置于行车道一侧的非机动车道,所述行车道均从中央隔离带一侧向所述非机动车道一侧设有雨水找坡层,所述行车道内部还沿从中央隔离带一侧向所述非机动车道的方向埋设有多根排水管,所述非机动车道采用透水混凝土浇筑而成,且所述非机动车道的正下方设置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的一侧连通于市政管网且另一侧连通于所述排水管,所述储水腔和所述市政管网连通处还设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上设有用于防止市政管网水分倒流进入储水腔中的溢流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行车道表面的积水由于雨水找坡层的设置更方便排泄,下渗进入路面内的水分通过排水管能够及时的排放至储水腔中,达到有效及时排放路面积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水腔的顶板采用透水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排水管沿从中央隔离带一侧向所述非机动车道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且其内部还设有防止水分从储水腔进入的单向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排水管倾斜设置,更有利于下渗至路面内部的水分及时的排出,而设置单向阀则能够有效的避免水分的倒灌,减少进入行车道内部的水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溢流装置包括开设于供水管上的滑槽以及用于封堵供水管的供水口的启闭机构;所述启闭机构包括与滑槽竖直滑移连接的滑动板和连接于滑动板下端的开口向上的盛水容器;所述滑动板上连接一空心浮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心浮球能够在水分的带动下向上浮起,从而带动整个启闭机构向上运动进而将供水管的供水口封闭,此时由于水位高于供水管则盛水容器内必定盛有水分,当水位下降至低于盛水容器的高度时,盛水容器中的水分会对整个启闭机构作用有向下的力,促使启闭机构向下运动而打开供水口,从而完成对供水口的启闭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板和滑槽的截面均为上小下大的梯形;滑动板的梯形腰与滑槽的梯形腰斜度相同;所述滑槽上下两端处的供水管的壁上开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储水腔内竖直设有导向杆,所述滑动板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且滑动板与导向杆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板可以在导向杆的限位作用下沿竖直方向滑动,而且滑动板的梯形腰与滑槽的梯形腰斜度相同,所以滑动板向上运动时能够很好的跟滑槽向抵接,从而达到将供水口封闭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板的外缘、所述滑槽的内缘均设有橡胶密封条,所述滑动板的梯形高大于滑槽的梯形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滑动板的梯形高大于滑槽的梯形高,因此滑动板在浮球的带动下向上运动,当其与滑槽相抵紧时能够穿出上开口,达到将整个供水口完全封闭的效果,又由于滑动板的外缘、所述滑槽的内缘均设有橡胶密封条,从而能够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杆位于滑动板下方的位置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端面距离供水管下方的距离小于滑动板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位板且其上端面距离供水管下方的距离小于滑动板高度,则能够保证滑动板在盛水容器的作用下下降时不会完全脱离滑槽,保证了下次上浮时还能够和滑槽配合将供水口封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央隔离带的下方埋设有预制的保水空腔,所述保水空腔的顶板为透水混凝土制成,所述保水空腔中还设有用于保水和释水的高吸水性树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混凝土能够让水分自由的进出,因此保水空腔中保有的雨水能够长期的保存其中,再通过设置有高吸水性竖直,极大的加强了保水的性能,同时也能够在中央隔离带处于干燥时及时的释水,提供水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水空腔中还设有多根穿过所述保水空腔的顶板的吸水通道,所述吸水通道中穿设有吸水海绵条,所述吸水海绵条的顶端埋设于中央隔离带种植的土壤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水海绵条能够将保水空腔中的水分缓慢的提供至土壤中,使得土壤保持湿润的状态,有利于中央隔离带中植物的生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行车道表面的积水由于雨水找坡层的设置更方便排泄,排放至两侧的分机动车道上时能够及时下渗至储水腔中,而下渗进入路面内的水分也能够通过排水管及时的排放至储水腔中,达到有效及时排放路面积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一种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供水管处设置的溢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正视图。

图中:1、中央隔离带;2、行车道;21、雨水找坡层;22、排水管;3、非机动车道;4、储水腔;41、导向杆;42、限位板;5、市政管网;6、供水管;61、滑槽;611、上开口;612、下开口;62、供水口;7、滑动板;71、盛水容器;72、空心浮球;8、保水空腔;81、高吸水性树脂;82、吸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中央隔离带1、设置于中央隔离带1两侧的行车道2、设置于行车道2一侧的非机动车道3。

如图1所示,行车道2从中央隔离带1一侧向非机动车道3一侧设有2%的雨水找坡层21,使得雨水能够更加顺畅的向行车道2的侧边排放,而非机动车道3采用透水混凝土浇筑而成,使得从行车道2表面排放的水分更容易下渗至非机动车道3的内部。非机动车道3的下方设置有储水腔4,储水腔4采用混凝土浇筑预制而成,且顶板采用透水混凝土制成。

如图1所示,为了使向行车道2内部下渗的水分也能够及时排出,在行车道2内部沿从中央隔离带1一侧向非机动车道3的方向埋设有多根排水管22,排水管22与现有技术中的相同,管身上开设有多个均布的进水口(图中未示出),用于及时将下渗至行车道2内部的水分排出。排水管22沿从中央隔离带1一侧向非机动车道3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且其内部还设有防止水分从储水腔4进入的单向阀(图中未示出)。

如图1和图2所示,储水腔4与市政管网5以及排水管22均连通设置,且储水腔4与市政管网5连接处还设有伸入储水腔4内部的供水管6,供水管6的管口为供水口62且供水口62处设有用于将其启闭的溢流装置。

如图2和图3所示,溢流装置包括开设于供水管6上的滑槽61以及用于封堵供水管6的供水口62的启闭机构,启闭机构包括与滑槽61竖直滑移连接的滑动板7和连接于滑动板7下端的开口向上的盛水容器71,储水腔4内竖直设有导向杆41,滑动板7套设于导向杆41上且滑动板7与导向杆41滑移连接,且滑动板7上还连接有一带动其向上浮动的空心浮球72。

如图2所示,滑动板7和滑槽61的截面均为上小下大的梯形,滑动板7的梯形腰与滑槽61的梯形腰斜度相同,滑槽61上下两端处的供水管6的壁上开有上开口611和下开口612,滑动板7的梯形高大于滑槽61的梯形高,且滑动板7的外缘、滑槽61的内缘均设有橡胶密封条,当封板在空心浮球72带动下向上运动时,封板能够穿过上开口611并将供水口62封闭。

如图2所示,导向杆41位于滑动板7下方的位置设有限位板42,限位板42上端面距离供水管6下方的距离小于滑动板7高度。

如图1所示,中央隔离带1的下方埋设有预制的保水空腔8,保水空腔8的顶板为透水混凝土制成,保水空腔8中还设有用于保水和释水的高吸水性树脂81,保水空腔8中还设有多根穿过保水空腔8的顶板的吸水通道82,吸水通道82中穿设有吸水海绵条(图中为示出),吸水海绵条的顶端埋设于中央隔离带1种植的土壤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