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水储蓄和湿度调节一体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7220发布日期:2018-06-30 04:09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蓄水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降水储蓄和湿度调节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例如步行街等主要用于人行的城市道路,在雨季的时候往往需要进行排涝,而在夏天连续多日未降雨的情况下,人行道路又过于干燥,过于干燥的人行道路不仅容易使道路的内部结构发生形变,而且会使得路面温度居高不下,无法通过水分蒸发来适度地降低路面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水储蓄和湿度调节一体化系统,能够自动进行降水储蓄、排涝作业,并可以对人行路面进行保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降水储蓄和湿度调节一体化系统,包括渗透性道路本体和设置于所述渗透性道路本体两侧的蓄水排涝下水道;所述渗透性道路本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铺设的道路本体表层、道路蓄水中层和道路隔水底层;所述蓄水排涝下水道包括下水道隔水外壳、设置于所述下水道隔水外壳中的下水道蓄水内筒,所述下水道隔水外壳和所述下水道蓄水内筒均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容器形结构,所述下水道隔水外壳的底壁和所述下水道蓄水内筒的底壁之间设置有内筒弹性支撑块;所述下水道蓄水内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内筒降水溢流口和内筒湿度调节口,所述下水道隔水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分别连通所述内筒降水溢流口和所述内筒湿度调节口的外壳降水溢流管和外壳湿度调节管;所述外壳降水溢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下水道隔水外壳,所述外壳降水溢流管的另一端连通地下排水管;所述外壳湿度调节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下水道隔水外壳,所述外壳湿度调节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道路蓄水中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道路本体表层为渗水混凝土材料铺设而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道路蓄水中层包括上瓜子片蓄水层、下碎石蓄水层,所述上瓜子片蓄水层位于所述下碎石蓄水层上方,且所述上瓜子片蓄水层中的填充沙石粒径小于所述下碎石蓄水层中的填充沙石粒径,所述上瓜子片蓄水层和所述下碎石蓄水层之间铺设一层防下沉玻璃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道路隔水底层包括耐磨玻璃布垫层和PVC隔水胶垫,所述耐磨玻璃布垫层为两层且分别铺设在所述PVC隔水胶垫的上方和下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道路隔水底层的底面高度等于或高于所述下水道隔水外壳的底面高度,所述内筒弹性支撑块为弹性橡胶材料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水道隔水外壳的顶部设置有下水道漏水盖板,所述下水道漏水盖板的顶面高度与所述道路本体表层的顶面高度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降水储蓄和湿度调节一体化系统,能够自动进行降水储蓄、排涝作业,并可以对人行路面进行保湿,从而提高了人行路面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且提高了人行路面的环境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降水储蓄和湿度调节一体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降水储蓄和湿度调节一体化系统,包括渗透性道路本体和设置于所述渗透性道路本体两侧的蓄水排涝下水道;所述渗透性道路本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铺设的道路本体表层11、道路蓄水中层和道路隔水底层;所述蓄水排涝下水道包括下水道隔水外壳21、设置于所述下水道隔水外壳21中的下水道蓄水内筒22,所述下水道隔水外壳21和所述下水道蓄水内筒22均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容器形结构,所述下水道隔水外壳21的底壁和所述下水道蓄水内筒22的底壁之间设置有内筒弹性支撑块23;所述下水道蓄水内筒22的侧壁上设置有内筒降水溢流口24和内筒湿度调节口25,所述下水道隔水外壳2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分别连通所述内筒降水溢流口24和所述内筒湿度调节口25的外壳降水溢流管31和外壳湿度调节管32;所述外壳降水溢流管31的一端连接所述下水道隔水外壳21,所述外壳降水溢流管31的另一端连通地下排水管33;所述外壳湿度调节管32的一端连接所述下水道隔水外壳21,所述外壳湿度调节管32的另一端连通所述道路蓄水中层。

当所述下水道蓄水内筒22中干燥时,所述下水道蓄水内筒22在所述内筒弹性支撑块23的支撑下上升,使所述内筒降水溢流口24位于所述外壳降水溢流管31和所述下水道隔水外壳21的连接处上方、且使所述内筒湿度调节口25位于所述外壳湿度调节管32和所述下水道隔水外壳21的连接处上方;当所述下水道蓄水内筒22中有水且液面高度低于排涝需求时,所述下水道蓄水内筒22克服所述内筒弹性支撑块23的弹力下降,使所述内筒降水溢流口24位于所述外壳降水溢流管31和所述下水道隔水外壳21的连接处上方、且使所述内筒湿度调节口25连通所述外壳湿度调节管32;当所述下水道蓄水内筒22中液面高度高于排涝需求时,所述下水道蓄水内筒22克服所述内筒弹性支撑块23的弹力下降,使所述内筒降水溢流口24和所述内筒湿度调节口25分别连通所述外壳降水溢流管31和所述外壳湿度调节管32。

因此可以在降水较多的时候,对所述渗透性道路本体和所述蓄水排涝下水道的积水进行排涝,在降水较少的时候,所述下水道蓄水内筒22中的积水先蒸发完,所述下水道蓄水内筒22上升从而封闭所述渗透性道路本体,使所述渗透性道路本体进行保湿。

具体地,所述道路本体表层11为渗水混凝土材料铺设而成。所述道路蓄水中层包括上瓜子片蓄水层12、下碎石蓄水层14,所述上瓜子片蓄水层12位于所述下碎石蓄水层14上方,且所述上瓜子片蓄水层12中的填充沙石粒径小于所述下碎石蓄水层14中的填充沙石粒径,所述上瓜子片蓄水层12和所述下碎石蓄水层14之间铺设一层防下沉玻璃布13。所述道路隔水底层包括耐磨玻璃布垫层15和PVC隔水胶垫16,所述耐磨玻璃布垫层15为两层且分别铺设在所述PVC隔水胶垫16的上方和下方。

具体地,所述道路隔水底层的底面高度等于或高于所述下水道隔水外壳21的底面高度,所述内筒弹性支撑块23为弹性橡胶材料制成。所述下水道隔水外壳21的顶部设置有下水道漏水盖板26,所述下水道漏水盖板26的顶面高度与所述道路本体表层11的顶面高度相同。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