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地面不均匀沉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7212发布日期:2018-06-30 04:09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防地面不均匀沉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防地面不均匀沉降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公路软土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土石混合填筑路基,体现为路面纵向、横向开裂等;地面的不均匀沉降对于交通等存在较大的危害,且维修的难度和成本等也需要较大的投入。如果能够从路基的结构上改善地面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则可以降低减少地面不均匀沉降带来的危害,也可以使公路的养护等降低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地面不均匀沉降结构,其能够将路面以及路面下方受到的较大作用力分散并分散开的传递至远离路面的方向,避免压力长期、直接、集中的作用于地基中的某些受力点,避免长期受力的部分和受力少的部分呈现不均匀的沉降,进而减少路面纵向、横向开裂,减少事故的发生等。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地面不均匀沉降结构,其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架和拱形基座,钢筋混凝土框架包括钢筋框架、至少两个钢筋环和至少两个混凝土支架。

钢筋框架设置有至少两个框格,每个框格的内部设置一个钢筋环,每个钢筋环的内部设置一个混凝土支架。

每个混凝土支架远离钢筋环的一端设置一个拱形基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钢筋环与框格的四边内切。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框格在钢筋框架呈矩形阵列排布。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混凝土支架包括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和第三支撑腿,第一支撑腿的一端、第二支撑腿的一端和第三支撑腿的一端均连接于钢筋环的内壁,第一支撑腿远离钢筋环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撑腿远离钢筋环的一端,第三支撑腿远离钢筋环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的连接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第一支撑腿包括钢筋内芯和混凝土外套,混凝土外套套设于钢筋内芯的外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第一支撑腿还包括网格外套,网格外套套设于混凝土外套的外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拱形基座设置有安装孔,混凝土支架远离钢筋环的一端设置于安装孔的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混凝土支架设置于安装孔的一端呈圆角。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拱形基座的直径小于钢筋环的直径。

一种防地面不均匀沉降结构,其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架、拱形基座、土工布、填充层和碎石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包括钢筋框架、至少两个钢筋环和至少两个混凝土支架。

钢筋框架设置有至少两个框格,每个框格的内部设置一个钢筋环,每个钢筋环的内部设置一个混凝土支架。

每个混凝土支架远离钢筋环的一端设置一个拱形基座。

钢筋混凝土框架设置于填充层,土工布覆盖于填充层的表面,碎石层覆盖于土工布的表面,拱形基座位于碎石层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地面不均匀沉降结构的有益效果是:该防地面不均匀沉降结构能够将路面以及路面下方受到的较大作用力分散并分散开的传递至远离路面的方向,避免压力长期、直接、集中的作用于地基中的某些受力点,避免长期受力的部分和受力少的部分呈现不均匀的沉降,进而减少路面纵向、横向开裂,减少事故的发生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地面不均匀沉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地面不均匀沉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凝土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Ⅳ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支撑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防地面不均匀沉降结构;100-钢筋混凝土框架;200-拱形基座;300-土工布;400-填充层;500-碎石层;110-钢筋框架;120-钢筋环;130-混凝土支架;121-框格;131-第一支撑腿;132-第二支撑腿;133-第三支撑腿;134-钢筋内芯;135-混凝土外套;136-网格外套;210-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地面不均匀沉降结构10,其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架100、拱形基座200、土工布300、填充层400和碎石层500,该钢筋混凝土框架100可以设置于填充层400中,土工布300可以覆盖于填充层400的表面,碎石层500可以覆盖于土工布300的表面,拱形基座200可以位于碎石层500的内部;且拱形基座200可以连接钢筋混凝土框架100。

上述的填充层400可以是在设置该防地面不均匀沉降结构10前,提前从地里挖出的各种泥土,例如:沙石、软土等。需要说明的是,在设置该防地面不均匀沉降结构10时,可以先在地上挖出相应深度坑,再将上述钢筋混凝土框架100设置于挖好的坑中,并且可以将拱形基座200连接于钢筋混凝土框架100,再回填挖出的沙石、软土等,或者还可以回填碎石等作为上述填充层400,再进一步地覆盖土工布300于填充层400的表面,再在土工布300的表面铺设碎石层500。

详细地,请参照图2,上述钢筋混凝土框架100可以包括钢筋框架110、至少两个钢筋环120和至少两个混凝土支架130。

钢筋框架110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框格121,且每个框格121的内部可以设置一个上述的钢筋环120,每个钢筋环120的内部可以设置一个混凝土支架130。该混凝土支架130远离钢筋环120的一端可以设置前述拱形基座200。

路面受到的作用力会向下传递给碎石层500,位于碎石层500中的拱形基座200会对受到压力的碎石层500提供支撑力,可以形成土拱,并且通过拱形基座200将受到的压力向填充层400的方向传递,通过混凝土支架130将受力分散,并且利用钢筋框架110承担转移的载荷,钢筋混凝土框架100作为整体承担地基结构上方碎石层500受到的压力。

进一步地,框格121可以是正方形的,上述钢筋环120的外径可以与框格121的四边内切,即钢筋环120的侧壁与框格121的内壁是直接连接的。需要说明的是,框格121是设置于钢筋框架110的,故框格121也是由钢筋制备的,上述钢筋环120与框格121的连接可以是焊接的。

再进一步地,上述框格121在钢筋框架110的分布是呈矩形阵列排布的。该钢筋框架110的设置方法可以是,将多个纵筋按照相同的间距排列,在排列开的多个纵筋的表面按照相同的间距排列多个横筋,且纵筋之间的间距等于横筋之间的间距,再将纵筋和横筋的交叉处焊接起来,即可在钢筋框架110上形成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框格121;在其它实施例中钢筋框架110的设置还可以是,先按照需要制备多个正方形的框格121,再将正方形的框格121两两焊接,并且排列成矩形阵列的分布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钢筋框架110可以是在提前挖好的设置坑中焊接成型的,也可以是先焊接完成后再整体设置于坑中的。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钢筋环120可以是在需要设置该防地面不均匀沉降结构10的坑中焊接于钢筋框架110的,也可以是提前焊接于钢筋框架110后在整体设置于需要设置该防地面不均匀沉降结构10的坑中的。

请参照图3,前述混凝土支架130可以包括第一支撑腿131、第二支撑腿132和第三支撑腿133,第一支撑腿131的一端、第二支撑腿132的一端以及第三支撑腿133的一端均可以连接上述钢筋环120的内侧侧壁,即第一支撑腿131、第二支撑腿132和第三支撑腿133的一端可以是抵住钢筋环120的内壁的(如图4所示),或者粘接于钢筋环120的内壁等;第一支撑腿131远离钢筋环120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撑腿132远离钢筋环120的一端,且第三支撑腿133远离钢筋环120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撑腿131和第二支撑腿132的连接处,即该混凝土支架130呈三角锥形。

进一步地,上述拱形基座200设置于第一支撑腿131、第二支撑腿132和第三支撑腿133的连接处。

混凝土支架130的能够将拱形基座200承受的载荷分散于三个支撑腿上,再由三个支撑腿分别传递给钢筋环120,并且通过钢筋环120将荷载传递给钢筋框架110,利用钢筋混凝土框架100和拱形基座200整体承担路面、碎石层500等承受的压力,避免路基不均匀的沉降。

再进一步地,请参照图5,上述第一支撑腿131可以包括钢筋内芯134和混凝土外套135,混凝土外套135可以套设于钢筋内芯134的外部。

更进一步地,该第一支撑腿131还可以包括网格外套136,网格外套136可以套设于混凝土外套135的外部。

在混凝土外套135的内部设置钢筋内芯134,一方面可以增强第一支撑腿131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第一支撑腿131对荷载传递和分散等能力,以提高该混凝土支架130的承受荷载能力。在该混凝土外套135的外部套设网格外套136可以进一步地提高该混凝土支架130的强度和承受荷载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网格外套136可以是有钢筋焊接成型的。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第二支撑腿132和第三支撑腿133的结构和第一支撑腿131的结构相似,可以直接参照第一支撑腿131,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支撑腿131、第二支撑腿132和第三支撑腿133的连接可以是,先在各个钢筋内芯134的外部浇铸混凝土外套135,并在混凝土外套135的外部设置网格外套136;浇铸混凝土外套135于钢筋内芯134的外部时,各个混凝土外套135的一端端部均保留一截钢筋内芯134于外部,将留于外部的钢筋内芯134焊接在一起,最后在用混凝土把上述焊接点包裹起来,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在将三个支撑腿的钢筋内芯134焊接在一起时,需要注意保持三个支撑腿成三角锥的形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混凝土外套135可以是圆柱形、三角柱形、四棱柱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参照图1,前述拱形基座200设置有安装孔210,且上述混凝土支架130远离钢筋环120的一端设置于安装孔210的内部。需要说明的是,再将拱形基座200设置于混凝土支架130后,可以在安装孔210中填充混凝土、粘接剂、泡沫或海绵等,使拱形基座200和混凝土支架130连接的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上述混凝土支架130设置于安装孔210内部的一端的端部呈圆角,一方面可以提高拱形基座200设置于混凝土支架130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荷载传动的能力和效率,提高该结构防止地面不均匀沉降的能力。

再进一步地,拱形基座200的直径可以小于上述钢筋环120的直径,进而可以将拱形基座200承受到的荷载更加充分的分散,确保该结构防地面不均匀沉降的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拱形基座200可以是由混凝土制备的,也可以是由硬质的泡沫材料制备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防地面不均匀沉降结构10的有益效果是:将该防地面不均匀沉降结构10作为地基设置于公路的下方,在公路受到各种压力时,压力从路面向下传递,并经过碎石层500传递给拱形基座200,拱形基座200将受到的荷载传递给混凝土支架130,混凝土支架130的三个支撑腿将荷载传递给钢筋框架110,进而使荷载被分散开来,利用拱形基座200、混凝土支架130和钢筋框架110等作为整体承担了路面所受的荷载,进而避免不均匀沉降,也避免了因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的路面横向、纵向开裂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防地面不均匀沉降结构的有益效果是:该防地面不均匀沉降结构能够将路面以及路面下方受到的较大作用力分散并分散开的传递至远离路面的方向,避免压力长期、直接、集中的作用于地基中的某些受力点,避免长期受力的部分和受力少的部分呈现不均匀的沉降,进而减少路面纵向、横向开裂,减少事故的发生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