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拉桥的防摇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3886发布日期:2018-09-05 01:17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斜拉桥的防摇摆结构。



背景技术:

斜拉桥又称斜张桥,主要由梁体、索塔以及拉索组成,其中,拉索将梁体吊拉在索塔上,从而形成拉索结构。斜拉桥的跨越能力比梁式桥的大,是大跨度桥梁的最主要桥型。现有斜拉桥的索塔主要分为A型塔、H型塔和独柱塔三种类型,这些类型的塔均属于平面结构,造型简洁,施工方便简捷,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项目中。

一般地,梁体承受的主要重量并非位于上面的汽车或者火车,而是自身的重量;索塔的两侧通过设置对称的拉索,分别对两侧的车道进行吊拉,使得梁体上的总载荷经过拉索传到索塔上,由索塔对所有的重量进行支撑,从而形成稳定的桥梁结构体系。

现有部分斜拉桥的拉索同时作用在梁体的两侧,形成竖向对称的二维的吊拉平面;当受到垂直于梁体延伸方向的横向外力推动时,梁体容易发生摇摆;而且由于吊拉结构比较单一,梁体容易随着载荷的震动而震动,整体性能和抗震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斜拉桥的防摇摆结构,该斜拉桥的防摇摆结构中的梁体不易随着横向外力推动而发生摇摆,整体性好,具有较高的抗震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斜拉桥的防摇摆结构,包括索塔、梁体以及若干条拉索;其中,所述索塔包括上塔和下塔,所述上塔的宽度比下塔的宽度小,下塔的顶部形成支承平台;

所述梁体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索塔的两侧;所述梁体上远离上塔的一端通过拉索与上塔固定连接,另一端支承在下塔的支撑平台上。

上述斜拉桥的防摇摆结构的工作原理是:

一般地,索塔设置于两个梁体的中间,使得两个梁体相邻的一端可以同时放置在宽度较大的下塔上,并分别抵紧在上塔下端的两侧面上,另一端则通过设置拉索来固定在上塔上。这样,梁体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不同的对象上,形成平衡的支撑结构。

具体地,拉索分别从位于下塔上方的上塔连接到两侧的梁体上,构成倾斜的吊拉平面;进一步,通过对拉索进行受力分析得知,拉索在施加向上的拉力的同时也产生垂直于梁体延伸方向(桥的宽度方向)的作用力,即产生促使梁体往索塔方向移动的推力,使得梁体在竖向方向固定的同时,紧靠在上塔的下端上,从而使得两侧的梁体分别固定在索塔的两侧,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承结构,整体性好,进而使得桥梁的抗震能力更强。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上塔包括与下塔固定连接的抵紧部和与拉索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抵紧部和下塔均为长方体结构,且抵紧部的截面边长均比下塔的对应截面边的边长小。上述结构,由于抵紧部的截面边长均比下塔的对应截面边小,下塔上形成位于抵紧部的四周外的用于支承梁体的支承平台,所以位于索塔两侧的梁体的一端分别支撑在下塔的支承平台上,且分别抵靠在抵紧部垂直于梁体的延伸方向的两端上;这样,可以同时为梁体提供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支撑力,使得梁体和索塔的结构更加稳定,提高抗震性能。

优选地,所述抵紧部和下塔上沿着梁体的延伸方向的宽度均小于垂直于梁体的延伸方向的宽度。这样,一方面可以在垂直于梁体的延伸方向为梁体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另一方面也减少索塔的建筑用料,降低建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梁体靠近索塔的一端设有与抵紧部配合的卡槽,该卡槽的宽度等于抵紧部沿着梁体延伸方向的宽度。设置卡槽的作用在于,梁体通过卡槽卡在抵紧部上,在垂直于梁体的延伸方向上,可以为梁体提供稳定的横向支撑,从而防止梁体在横向外力的推动下而摇晃;在沿着梁体的延伸方向上,可以进一步将梁体固定在索塔上,防止梁体因外力的推动而发生沿着梁体的延伸方向的移动,增加其稳定性,提高抗震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梁体与下塔之间设有减震器,该减震器设置于下塔的上端面上。这样,将减震器设置于下塔的支承平台上,在受到垂直作用力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适当的减压,从而有效避免外力对桥梁造成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梁体与下塔之间还设有斜支撑结构,该斜支撑结构包括紧贴在梁体下端中间的支撑板和固定在支撑板与下塔之间的支撑件。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为梁体提供更稳定的支撑,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和整体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梁体的中间设置索塔,使得拉索分别从位于下塔上方的上塔连接到两侧的梁体上,形成竖向倾斜的吊拉平面;由拉索的受力分析得知,拉索在施加向上的拉力的同时也产生垂直于梁体延伸方向的作用力,即产生促使梁体往索塔方向移动的推力,使得梁体在竖向方向固定的前提下,同时紧靠在上塔的下端上,从而使得两侧的梁体分别固定在索塔的两侧,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承结构,整体性好,进而使得桥梁的抗震能力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斜拉桥的防摇摆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斜拉桥的防摇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斜拉桥的防摇摆结构的梁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多个本实用新型的斜拉桥的并列连接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参见图1-4,本实施例中的斜拉桥的防摇摆结构,包括索塔、梁体1以及若干条拉索2;其中,所述索塔包括上塔3和下塔4,所述上塔3的宽度比下塔4的宽度小,下塔4的顶部形成支承平台;所述梁体1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索塔的两侧;所述梁体1上远离上塔3的一端通过拉索2与上塔3固定连接,另一端支承在下塔4的支撑平台上。

参见图1-4,其中,所述上塔3包括与下塔4固定连接的抵紧部3-1和与拉索2连接的连接部3-2;所述抵紧部3-1和下塔4均为长方体结构,且抵紧部3-1的截面边长均比下塔4的对应截面边的边长小。上述结构,由于抵紧部3-1的截面边长均比下塔4的对应截面边小,下塔4上形成位于抵紧部3-1的四周外的用于支承梁体1的支承平台,所以位于索塔两侧的梁体1的一端分别支撑在下塔4的支承平台上,且分别抵靠在抵紧部3-1垂直于梁体1的延伸方向的两端上;这样,可以同时为梁体1提供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支撑力,使得梁体1和索塔的结构更加稳定,提高抗震性能。

参见图1-4,所述抵紧部3-1和下塔4上沿着梁体1的延伸方向的宽度均小于垂直于梁体1的延伸方向的宽度。这样,一方面可以在垂直于梁体1的延伸方向为梁体1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另一方面也减少索塔的建筑用料,降低建造成本。

参见图1-4,所述梁体1靠近索塔的一端设有与抵紧部3-1配合的卡槽5,该卡槽5的宽度等于抵紧部3-1沿着梁体1延伸方向的宽度。设置卡槽5的作用在于,梁体1通过卡槽5卡在抵紧部3-1上,在垂直于梁体1的延伸方向上,可以为梁体1提供稳定的横向支撑,从而防止梁体1在横向外力的推动下而摇晃;在沿着梁体1的延伸方向上,可以进一步将梁体1固定在索塔上,防止梁体1因外力的推动而发生沿着梁体1的延伸方向的移动,增加其稳定性,提高抗震性能。

参见图2,所述梁体1与下塔4之间设有减震器6,该减震器6设置于下塔4的上端面上。这样,将减震器6设置于下塔4的支承平台上,在受到垂直作用力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适当的减压,从而有效避免外力对桥梁造成的损坏。

参见图1-2,所述梁体1与下塔4之间还设有斜支撑结构,该斜支撑结构包括紧贴在梁体1下端中间的支撑板7和固定在支撑板7与下塔4之间的支撑件8。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为梁体1提供更稳定的支撑,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和整体性。

参见图1-4,本实施例中的斜拉桥的防摇摆结构的工作原理是:

一般地,索塔设置于两个梁体1的中间,使得两个梁体1相邻的一端可以同时放置在宽度较大的下塔4上,并分别抵紧在上塔3下端的两侧面上,另一端则通过设置拉索2来固定在上塔3上。这样,梁体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不同的对象上,形成平衡的支撑结构。

具体地,拉索2分别从位于下塔4上方的上塔3连接到两侧的梁体1上,构成倾斜的吊拉平面;进一步,通过对拉索2进行受力分析得知,拉索2在施加向上的拉力的同时也产生垂直于梁体1延伸方向(桥的宽度方向)的作用力,即产生促使梁体1往索塔方向移动的推力,使得梁体1在竖向方向固定的同时,紧靠在上塔3的下端上,从而使得两侧的梁体1分别固定在索塔的两侧,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承结构,整体性好,进而使得桥梁的抗震能力更强。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