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沥青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57972发布日期:2018-10-13 00:09阅读:7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沥青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沥青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公路和道路发生许多变化,如交通流量和行驶频度急剧增长,货运车的轴重不断增加,普遍实行分车道单向行驶。因此要求进一步提高路面抗流动性,即高温下抗车辙的能力,提高柔性和弹性,即低温下抗开裂的能力,以及提高耐磨耗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普通沥青由于质脆、高低温稳定性较差,并不适用,因而出现了改性沥青。

改性沥青中,普遍使用改性剂作为改性材料,以sbs沥青改性剂为例说明,由于sbs是一种非极性高分子材料,相对密度小于0.9,而沥青是一种成分非常复杂的混合物,含有极性成分,相对密度大于0.9,两者性质上存在差异。如果两者的相容性较差,将会导致在热存储时出现离析现象,影响了改性沥青的使用性能。

现有技术中,改性沥青的加工流程如图1所示:将基质沥青通入沥青罐中,升温,完全溶解后转移到配料罐a中,加入改性剂,然后通入胶体磨中,将研磨后的浆料转移到配料罐b中作为中转站,再次将配料罐b中的浆料通入胶体磨中进行二次研磨,然后通入立式发育罐中进行发育,发育完后经过检验合格后转移至成品罐中储存。该加工方法操作繁琐,需要使用两个配料罐,占用了较大的空间,另外这种研磨方式需要经常改变转齿与定齿的间隙,操作繁琐,增加了大量工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沥青的加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一种改性沥青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基质沥青通入沥青罐中,升温至190℃;

步骤二:将升温后的基质沥青转移到配料罐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改性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料;

步骤三:将混合料依次通入胶体磨a和胶体磨b中,胶体磨a将改性剂分散均匀,胶体磨b将改性剂磨碎;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浆料转移至卧式发育罐中,开启搅拌装置,发育2小时;

步骤五:将步骤四发育好的浆料进行质量检测,合格后转移到成品罐中储存。

具体的,所述步骤二的搅拌时间为60-90分钟,温度始终控制在183-188℃之间。

具体的,所述步骤三的温度始终控制在178-182℃之间。

具体的,所述胶体磨a中转齿a和定齿a的间隙为1-2mm,所述转齿a的转速为1-3rpm。

具体的,所述胶体磨b中转齿b和定齿b的间隙为0.2-0.5mm,所述转齿b的转速为2-4rpm。

具体的,所述卧式发育罐中的搅拌装置为四个,四个所述搅拌装置并排设置在所述卧式发育罐底部,且每相邻两个所述搅拌装置的转动方向相反。

具体的,所述沥青罐、配料罐、胶体磨a均通过导热油炉加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发明的改性沥青的加工方法操作简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减少了一个配料罐,增加了一个胶体磨,两个胶体磨以串连的方式连接,胶体磨a将改性剂分散均匀后,胶体磨b将改性剂磨碎,改性剂的分散效果好,且加工效率极高,节省时间;

第二,传统的加工方法使用立式发育罐进行搅拌发育,立式发育罐内只有一个搅拌桨,造成混合料的流动方式单一,基质沥青与改性剂的分散效果不好,且容易分层,而本发明使用的是带有四个搅拌装置的卧式发育罐,且每相邻两个搅拌装置的转动方向相反,混合料的流动方式混乱,分散效果好,有助于改性剂溶解。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改性沥青加工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改性沥青加工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2所示的改性沥青加工流程示意图:

一种改性沥青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基质沥青通入沥青罐中,升温至190℃,直至基质沥青完全溶解;

步骤二:将升温后的基质沥青转移到配料罐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改性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料;

步骤三:将混合料依次通入胶体磨a和胶体磨b中,胶体磨a将改性剂分散均匀,胶体磨b将改性剂磨碎;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浆料转移至卧式发育罐中,开启搅拌装置,发育2小时;

步骤五:将步骤四发育好的浆料进行质量检测,合格后转移到成品罐中储存。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二的搅拌时间为60-90分钟,温度始终控制在183-188℃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三的温度始终控制在178-182℃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胶体磨a中转齿a和定齿a的间隙为1-2mm,转齿a的转速为1-3rpm。

作为优选方案,胶体磨b中转齿b和定齿b的间隙为0.2-0.5mm,转齿b的转速为2-4rpm。

作为优选方案,卧式发育罐中的搅拌装置为四个,四个搅拌装置并排设置在卧式发育罐底部,且每相邻两个搅拌装置的转动方向相反,这种搅拌方式可使混合料的流动方式混乱,分散效果更好,有助于改性剂溶解,另外,四个搅拌装置的搅拌速度可以独立控制,每个搅拌装置的搅拌速度可相同或不同,本发明中四个搅拌装置的搅拌速度均不同,得到的混合料的混合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方案,沥青罐、配料罐、胶体磨a均通过导热油炉加热,将天然气通入导热油炉中作为燃料,导热油炉通过高温导热油将热量分别传输到沥青罐、配料罐、胶体磨a中,使沥青罐、配料罐、胶体磨a内温度上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沥青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基质沥青通入沥青罐中,升温至190℃;步骤二:将升温后的基质沥青转移到配料罐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改性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料;步骤三:将混合料依次通入胶体磨a和胶体磨b中,胶体磨a将改性剂分散均匀,胶体磨b将改性剂磨碎;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浆料转移至卧式发育罐中,开启搅拌装置,发育2小时;步骤五:将步骤四发育好的浆料进行质量检测,合格后转移到成品罐中储存。本发明的加工方法操作简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减少了一个配料罐,增加了一个胶体磨,两个胶体磨以串连的方式连接,改性剂的分散效果好,且加工效率极高,节省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邓德鑫;邓志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泰和沥青产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28
技术公布日:2018.10.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